让“价格战”来的更猛烈些吧
胡文辉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饲料行业的利润逐年走低,加上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不少中小饲料企业倍感生存艰难,一些企业甚至被淘汰出局。造成这种局面,“价格战”也是因素之一。因此,“价格战”被不少业内人士指责,认为恶化了行业环境。然而,“价格战”真的是在恶化行业环境吗?事实上,在产业的整合期,“价格战”是在净化行业环境。鉴于行业内饲料企业数量逾1万家的现状,目前行业内的“价格战”,不是太猛烈,而是需要更猛烈!
市场呼唤“价格战”
10多年来,“价格战”这个词在中国商界似乎一直背负着贬义的包袱。比如彩电、摩托车行业,如今又蔓延到饲料行业。
然而,稍微对市场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价格战”是饲料市场发展和竞争的必然产物。因为养殖户(场)对产品的需求是趋于低价高质的。他们总想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产品,这一点看似与企业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相矛盾,但是从市场发展上看,却实实在在地促进了饲料行业的发展。因为决定饲料市场的,是养殖户(场),不是饲料企业。 一个产品的价格因竞争而逐步降低,是牺牲企业和商家利润空间换来的,是亲用户的举动,很正常。当微利或无利甚至负利时,又将逼使包含新技术的新产品诞生,这就是发展。竞争必然会将不力的企业淘汰出局,市场进行重新分配,这就是进步。那些熟谙价格战的饲料企业,如同市场中的一条无情的鞭子,抽打着不思进取的企业的屁股,逼着他们不断更新技术,控制成本,跟上市场的需求。他们是平静水塘中的一条鱼,有了他们,饲料市场才活泼地充满着生机;有了他们,饲料行业的发展方向才会在“行”上而不是“言”上,由企业导向逐渐转为顾客导向。 任何一个行业的成熟都要经历“价格战”,价格降低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放眼国内,没打价格战的都是什么行业?供电、自来水、石化……于是就有了电老虎、水老虎……当前,饲料市场正在整合,80%的中小饲料企业将在这一进程中被淘汰。这些企业多半不会主动退出,由于持续的“价格战”能淘汰没实力的企业,鼓励做大、做强,优化资源分配,有助于饲料安全。因此,“价格战”事实上是推进饲料市场整合的有效手段。
价格战不同于倾销 “价格战”与低价“倾销”的区别,在于“倾销”是为了价格而价格,而“价格战”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去降低产品的利润率。 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进行“倾销”的企业可以不要利润甚至贴钱,不计成本的低价销售。善于打“价格战”的饲料企业应该是这样的——通过成本控制获得价格优势,或者是主动降低产品的利润率,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价格下来了 产品和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
许多人不支持“价格战”,原因之一是“价格下来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恐怕不能保证”。然而,不打“价格战”质量就有保证了?我看也未必。事实上在没有“价格战”的前些年,其饲料安全问题远多于有“价格战”的今天。至于当前存在的少数“降价降质”现象,只能说明“战”得还不够,要继续战!
在目前的饲料产业,“价格战”是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武器之一。
优秀企业的市场利器-—价格战
国内的长虹、华为、格兰仕和新天下等优秀企业,他们都将价格战作为成功的秘笈,每一次降价,都让市场感到窒息,每一次市场动作,都会引发消费者的追捧。格兰仕企划部陈娟部长最喜欢的回忆,是当初格兰仕通过价格战一举成名的经典案例:“当1996年微波炉的价格普遍都在一千到两千元一台的时候,我们一下把价格降到885元一台,这个降价幅度使得当时上海的老百姓半夜排队起来购买!”长虹1996年的大降价,使自己一跃成为国内家电业的龙头。山东的六和集团,目前在饲料行业内的排名高居第三,究其原因,一直以来的低价策略是重要因素之一。
价格战只有具备实力的饲料企业才有资格发起,那些老态龙钟不思进取,以及技术投入不足,更新换代缓慢的企业,价格战只能成为他们自掘的坟墓。六合集团的低价策略为什么成功?靠的是集团采购、批量生产、良好的成本控制和更贴近市场的产品利润率。
勇于面对“价格战”
我国是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但在世界前20名饲料企业中,我国只有希望集团一家企业入榜(2003年统计),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因为基础薄弱,发展的时间短,没有核心技术,而是因为在长期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丧失了商场上应该有的那种“狼性”一样的竞争意识和相应手段。安于现状、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对市场的嗅觉迟钝和急功近利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特点,这都是长期在“温室”中养成的习惯。 “价格战”看上去对饲料企业是坏事,因为降低了企业利润。然而冷静下来想一想,只有在残酷的竞争中优生劣汰,才会促使那些优秀的饲料企业去积极地寻找市场需求,开发更先进的技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扩张生产能力,为养殖户(场)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间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动物源食品。这样的市场才是符合商业和社会道德的。我国饲料企业要想真正的支撑起畜牧业经济的脊梁,就必须让自己能够像狼一样地拥有敏锐的嗅觉、灵活的奔跑能力、嗜血的个性和让对手胆战心惊的尖牙和利爪。山东六和集团就是因为勇于面对“低价策略”,从而帮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2004年饲料总产量近240万t,按照2003年的标准,已经进入世界饲料20强。一些企业和人士反对“价格战”,只不过是他们缺少能力顺应新的环境,惶恐自己会在“价格战”下被淘汰罢了。 一个有追求的饲料企业,不会困惑于“价格战”,相反,他会非常欢迎“价格战”,因为每一次“价格战”之后,就意味着一次市场的重组,意味着一次良币驱除劣币,意味着那些已经开发好的市场会慢慢流入他们手中。 市场面前人人平等,是贵为良币?还是成为被最后一根稻草压跨的骆驼?显然,根子还是在企业自身,而与市场无关!让中国企业更“血腥”一些,让价格战来的更猛烈一些,这样的商业环境,才是世界级饲料企业成长的摇篮。
有效进行价格战
价格战应该打,还有个科学进行的问题。从饲料行业的特点来看,饲料企业要有效进行“价格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前提基础
确保企业内部的成本能够承受。
确保企业在资源规划管理上必须能够让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不间断,否则就会象多米诺骨牌,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全盘皆输。
确保整个供应链所有的企业有利可图,对上游的供应商千万不可以杀鸡取卵,将他们逼到无利可图,那么价格战也就休矣。
确保企业不是通过压榨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的劳动来降低成本,否则一旦内讧则企业完矣。
战术需要差异
因为企业情况不同,大型饲料企业和中小型饲料企业进行“价格战”在策略上应该有差异。例如,大型饲料企业通过集团采购使其在原料成本上有优势;而中小企业在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等领域有优势。所以,在规划“价格战”时,中小企业不宜从降低配方成本着手,重点要放在“节流”上,利用强有力的人力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控制,形成价格优势。大型企业可以从批量生产和降低配方成本着手。当然,降低产品利润率是最直接有力的武器,但它是把双刃剑,不管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用时要慎。必须要用时,一要快,二要不伤己,三要能伤敌,四要狠。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