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7|回复: 0

[新手交流] 应急|猪场又遇洪灾,你的猪场该如何应对暴雨天气,灾后如何预防蓝耳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7 11: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养猪场该如何应对今年频繁的暴雨天气
近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暴雨导致很多养殖户猪舍被淹,猪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养殖户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希望广大养殖户在做好防汛救灾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猪群管理和疾病的防控,特别是雨过天晴后,高温应激导致猪群不适,很容易诱发猪群爆发疾病。在暴雨期间以及暴雨过后的闷热天气,猪群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怎样预防?
一、常见爆发的问题:
(1)暴雨期间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前段时间气温较高,天气炎热,突降暴雨致使天气瞬间转凉,暴雨使空气湿度加大。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猪很容易爆发流行性感冒、肠道疾病、皮肤病等。
(2)暴雨过后,气温直线上升,因空气湿度过大而产生闷热。猪群最容易出现热应激而导致高热性疾病爆发。
二、预防措施:
(1)暴雨期间加强猪舍的消毒和灭蚊工作。定期驱除猪群体内寄生虫,并用消毒水对猪体表寄生虫及猪舍内环境进行喷雾驱杀。
(2)暴雨过后,高温闷热期间内,饲料中加入VC、补钙类、解毒类药物,连用7-10天。
(3)加强对饲料的控制,防止霉变饲料对猪群造成危害。饲料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致霉霉菌主要有黄曲霉、烟曲霉等,堆积、贮存过久,温、湿度适宜时会大量繁殖,导致饲料霉烂。预防霉变的方法有如下:
保持饲料干燥、清洁,空气流通。
密封贮存饲料,抑制霉菌生长。
丙酸钙(钠)防霉,100千克饲料加50克丙酸钠或加100克丙酸钙,搅拌均匀。
克霉净防霉,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0.5千克的克霉净,可使饲料2个月不霉变,不结块。
(4)饲料的脱毒处理。洪灾后,温、湿度都适宜霉菌的繁殖,因此霉变饲料增多,为了降低洪水带来的直接损失,对霉变的不太严重的饲料可进行脱毒处理后再进行饲喂,常用的脱毒方法有:
水洗法去毒:将发霉的饲料放入缸中,加清水(最好是开水)适量,泡浸饲料,并用木棒充分搅拌,如此清洗5-6次后,便可用来饲喂家禽
蒸煮去毒法:将发霉饲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0分钟或蒸煮1小时,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去掉水分即可去毒饲用。
氨气去毒法:将发霉饲料的含水量调至15%-20%装入缸中,通入氨气,然后密封12-15天,再将其晒干,使之含氨量减少后即可使用。
蔗糖去毒法:将发霉饲料浸没于1%的蔗糖液中10-14小时,然后滤去浸泡液,用清水冲洗,再晒干,可去毒。
发酵中和去毒法:和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将其堆成堆,自然发酵24小时,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小时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小时,去毒效果可达90%以上。
(5)提高饲料质量,增强抗病力。可相应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等来加强动物对环境的抵抗力。也可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来调节猪群自身的微生态环境,起到抗病效果。
(6)严格控制好饮水质量。洪水过后,为了保证猪群能够饮用到干净的水,可通过饮水消毒的方法解决。
“谈蓝色变”的今天,我们如何根据发病前兆来提前预防蓝耳病的发生?
蓝耳病堪称猪场的头号杀手,很多猪场都谈“蓝”色变,对该病的防控不少人也在做积极的探索。但相对控制而言,预警更重要。专家认为,蓝耳病暴发前会有一些先兆:14天内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产占产仔数20%;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或是副猪嗜血杆菌的大规模暴发;猪群带毒率30% 以上;母猪更新率超过40%等,养殖户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估猪场蓝耳病的暴发情况,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先兆一:母猪流产超过8%
准确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认为,在蓝耳病暴发前,猪场的生产成绩肯定有变化,特别是母猪的流产率与仔猪成活率。如果猪场在14天内出现下述临床指标中的2个,就可判定为蓝耳疑似病例:1、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2、死产占产仔数20%;3、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
据悉,农业部颁布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指标:仔猪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50%以上,怀孕母猪的流产率30%以上,成年猪也发病死亡。而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病毒感染后10-14天出现PRRSV特异性IgG,采集双份血清(发病时及2周后)检测抗体水平变化,若未接种疫苗情况下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则提示发生病毒感染。
建议采集肺脏、淋巴结、血清等病料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或病毒检测(RT-PCR/荧光定量RTPCR)。由于血清中病毒含量高,带毒时间长(通常可达300天),而且血清样品容易处理,因此是首选检测样品。
先兆二:母猪返情增多体温高
准确度:★★★☆☆
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邓衔柏介绍,猪场在暴发蓝耳病前,首先是妊娠母猪早产,后期流产、死产、木乃伊、弱仔增多、返情比例加大、体温升高。仔猪身体末梢循环障碍,耳、尾、腹、外阴发绀发紫,眼睑肿胀。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呼吸道症状明显,打喷嚏、腹式呼吸。如果猪群发现有这些症状的话,应对病猪进一步的剖检。
剖检的病理变化:淋巴结肿大呈铁锈色,尤其是纵隔淋巴结最为明显,淋巴窦内有大量的铁离子。间质性肺炎,表面有点状出血,间质略微增宽,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淋巴细胞增生。肌肉发黄,水肿。
先兆三:猪群带毒率30%以上
准确度:★★★★☆
“猪群带毒率超过30%以上,那么猪场暴发蓝耳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农业部种猪(广州)测定中心主任樊福好告诉记者,当带毒猪群超过30%时,环境没办法通过自行净化而达到平衡,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很容易在群体中传播。
据悉,利用这个指标监控蓝耳病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采血测病毒,其中最头疼的就是采血,一来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二来猪群应激较大。美国有专家通过实验指出,用唾液样本做蓝耳、猪瘟抗原与抗体的检测,可以达到用血液检测相近的效果。
据樊福好介绍,唾液采集的方法非常简单,利用猪只的好奇心理以及嗜好咀嚼的特性,采用纱布球采集唾液。将纱布制作成纱布球固定于金属线前端,猪只会主动咀嚼纱布球,唾液将通过虹吸现象进入纱布球内。之后挤压出纱布球内的唾液,释放至样品袋内。再将样品袋内的唾液转移至离心管内。“比采血简单得多,但该方法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不少猪场正在尝试。”
先兆四:副猪嗜血杆菌肆虐
准确度:★★★☆☆
“临床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副猪嗜血杆菌病定义为蓝耳病的指示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红说,假如一个猪场内副猪嗜血杆菌短时间内大规模暴发,需要弄清楚这是原发还是继发病,因为在蓝耳病暴发前,猪群会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
据张桂红分析,引发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蓝耳疫苗免疫不科学:一种是不打苗;其次是不科学打苗,如只免疫种猪或仔猪、或者同一个群体免疫不同毒株疫苗、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毒株疫苗、免疫剂量不足、免疫间隔过长等。2、发生过仔猪流行性腹泻或五号病后处理不当:包括未及时补免蓝耳、圆环及猪瘟疫苗(这两种疫病发生后,影响猪群的免疫正常状态,在疫情稳定后须及时补免相关疫苗);没有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蓝耳疫苗,出现漏免;使用外来血清控制疫情,同时也带入外来的蓝耳病毒。3、引种不当:本场与引种的种猪场之间健康状况不匹配;在多个种猪场同时或先后引种;一次性大批量的引种(引种数量超过原存栏母猪数量的20%)等。
先兆五:母猪更新率超过40%
准确度:★★☆☆☆
“头胎母猪比率过高的场,容易爆发蓝耳病。”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蔡雪辉分析,头胎母猪通常是抗原与抗体不稳定群体,蓝耳病毒最容易侵袭。如果一个场的头胎母猪与后备母猪加起来超过本群的40%,那么就需要对蓝耳病高度警惕,加大蓝耳疫苗的免疫次数。
在临床防控中,杨汉春建议针对蓝耳病疫情发生猪场和阳性不稳定猪场,使用减毒活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发病猪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强化卫生消毒。同时还要对病死猪、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引进的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猪群生产稳定后应停止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而对于蓝耳病阳性稳定猪场应不用减毒活疫苗,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禁止引入阳性种猪,阴性后备猪及早在配种前与母猪混养和驯化。蓝耳病阴性猪场最好不用疫苗,并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引种需严格监测和检疫,禁止引入蓝耳病阳性种猪,并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保持阴性状态。
养猪精英交流群550228947
兽医精英群(家畜) 372195635
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2 07: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