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6|回复: 0

如何让疫苗发挥最大效能? Dobreva教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疫苗免疫的目的

免疫的目的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一定量的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激活动物的防御体系,使被接种的动物在以后受到同种病原感染时,免疫系统能迅速有效地产生免疫反应,清除病原或减轻受病原攻击时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免疫接种是为了建立动物的主动抵抗力,防止动物发病,而不是阻止感染。


2、母源抗体

了解猪的母源抗体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猪群免疫非常重要,因为猪与人的免疫系统不同的是,猪的循环抗体如IgG、IgM不能通过胎盘直接由母体传递给胎儿,因此新生胎儿对任何病原的侵袭都非常敏感。母猪的初乳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仔猪在出生后12~24小时能够完整吸收这些抗体。

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在母猪分娩前进行疫苗注射能够提高特定病原的初乳抗体滴度,使仔猪得到更好的保护。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而不是为了保护母猪。

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如果受到病原的攻击则消失更快。虽然母猪可为新生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但是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包括母猪的泌乳能力,仔猪吸取母源抗体的数量、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仔猪所受的病原感染压力以及病原的种类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母源抗体还能够干扰仔猪对注射疫苗的免疫应答。比如猪瘟疫苗的免疫很大程度上受母源抗体干扰,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较高,4周龄前免疫猪瘟疫苗通常出现免疫失败;猪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在6月龄前注射细小病毒病疫苗也会受到干扰。而对于以引起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要小很多,比如科前生物的HB-98,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当然,最好能定期监测母源抗体水平以选择合适的免疫时机,仔猪的免疫并非越早越好。


3、疫苗免疫的保护目标

虽然猪群会接种相应的疫苗,但是不同疫苗的保护目标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制定免疫程序和选择免疫时机时应充分考虑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保护注射疫苗的动物本身,如猪链球菌疫苗;

(2)通过免疫母猪保护胎儿,如细小病毒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3)通过免疫母猪产生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

(4)既保护母猪也保护仔猪,如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


畜牧养殖学习交流的App,自己团队开发的软件,大家有兴趣的下载一下,如果觉得好的话可以帮忙推荐一下!APP名叫畜牧兽医





该贴已经同步到 Dobreva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7: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