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过去曾称: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PRDC)症最严重、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是目前影响养猪发展的五大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及特性 1、引起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该菌属巴氏杆菌科放线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的呈纤细杆状或丝状,表现为多形态性,两极染色性强,有荚膜,有菌毛,无芽孢。
2、根据其特性可将该菌分为二个大的生物型即Ⅰ型和Ⅱ型及15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型(急性出血性毒力较强)包括1、2、3、4、5、6、7、8、9、10、、11、12、15共13个血清型;生物Ⅱ型(慢性坏死性毒力较弱)包括13、14共两个血清型。血清1、9和11之间,3、6和8,4和7,1和7,13、14和2、4、7、9之间有交叉反应。我国流行的主要血清型1、2、3、4、5、7、10型,但以1、3、7型为主。
3、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一个地区可能存在数个血清型,就是一个发病猪场也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血清型,防治时应特别注意。
4、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和高温,60℃半小时可灭活,4℃只可存活7-10天。百毒杀、戊二醛、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等消毒剂都对此菌敏感。实践中该菌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较敏感。
二、流行特点 1、传染源:发病猪及隐性感染的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亚临床感染的母猪,不但可贮存病原,而且不时向外排毒,是非常重要而易被忽视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3、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由于生殖道不是APP的正规感染场所,因而不能垂直传播。 4、易感动物:猪最易感。各种年龄猪,特别是断奶至4月龄的猪较易感,3月龄左右发病最高。 5、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高的可达80-100%,死亡率可达50%。 6、发病季节:气候多变的寒冷季节,3-5月及11月至次年2月居多。 7、诱因:气温突变,转群,引种混群,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存在时易引发此病。
三、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发病急,死亡快,有部分猪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猪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不食,有短期呕吐腹泻,开始由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易被误诊,稍后即可见到皮肤发红,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群众反映为“搧的厉害”,严重的呈犬坐姿势。这时耳、鼻、眼、后驱、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即呈青紫色,死前口、鼻有泡沫,有的带血。 2、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40.5-41℃,精神不振,厌食躺卧,皮肤充血发红,呼吸困难、咳嗽、腹部搧动明显,严重张口呼吸,耳鼻发青紫等心衰症状较明显。有些病猪口鼻有出血性泡沫,病程2-4天,此型最多见。 3、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转来或急性型后出现,体温升高至40-41℃,不食或少食,精神沉郁,躺卧,皮肤发红,间歇咳嗽,呼吸困难,快而浅,喘气,腹部起伏明显是其突出症状。如有支原体、巴氏杆菌混感时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若单纯慢性虽不死亡但少食,生长缓慢,被毛无光,消瘦,贫血,变成僵猪而失去经济价值。
养殖疾病或是养殖技术方面有问题的可以私信我 或是在应用市场下载 畜牧兽医软件 一起交流 360市场或各大市场均可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