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广东湛江某蛋鸭养殖大户张某于2015年4月初在某种鸭场定购“江南二号”蛋鸭苗13400只,并在就地育雏至12日龄,于4月13日将育雏鸭运回家乡鸭场饲养,雏鸭到场后的几天内偶有零星死亡,其主人认为与运输应激有关,饲养员给雏鸭喂服硫酸新霉素原粉未奏效,死亡不但不减反而逐日增多,直到每天死亡50余只时来电我公司求诊。在询问时发现,鸭群中有部分苗鸭精神沉郁,不食不饮,腿软无力,不行走,离群伏卧,拥挤成小堆,排乳白色稀便,个别排浅绿色稀粪,病鸭流眼泪和流鼻涕,眼圈周围羽毛潮湿粘连,有的鼻孔堵塞,张嘴喘气呈呼吸困难状,个别病鸭有头颈震颤,摇头摆尾,头颈弯曲反转,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临死前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 2 病理变化 病死鸭出现全身脱水消瘦的状况,发现其肛门周围被粪便沾污,经过剖检发现纤维素性渗出物将肝脏大面积包裹,并非常容易剥离,气囊壁增厚浑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心外膜表面覆有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个别严重的心外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难以剥离;另外,在伴随有神经症状的病鸭中发现有脑膜充血、出血、水肿的现象发生,偶尔也会见到有较轻微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4 鉴别诊断 鸭传染性浆膜炎经常会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混淆。它们的区别在于:鸭传染性浆膜炎一般最易感染2-3周龄的雏鸭,经常会由于应急因素的原因发病,同时,发病急传染快且2-4周的雏鸭多发;巴氏杆菌病经常在成年鸭中发生;大肠杆菌病能够感染各种日龄阶段的鸭子,但是其发病较缓慢。它们在临床症状上的区别在于: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麻痹瘫痪的现象,感急性病的鸭子经常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鸭子会伴有急性败血性病变,十二指肠呈严重的出血性炎症病变,心冠脂肪上有点状出血,肝脏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大肠杆菌病不会像传染性浆膜炎一样出现神经症状。经过剖检发现大肠杆菌病与传染性浆膜炎很难区别,非常相似。 5 防治 5.1 隔离病鸭,及时喂药 迅速隔离病鸭,患病期间严禁鸭群下水,对尚未发病的鸭子用浆克净拌料饲喂,在饮水中添加义合杆威,,然后按照4-5小时的饮水量集中投药(即按雏鸭24小时的饮水量计算出一次投药量)。病鸭除了饮水给药外还可辅以阿米卡星肌肉注射给药,有望治愈。 5.2 加强饲养管理水平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注重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换垫料。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并保持鸭舍卫生清洁。在育鸭雏期间要注意保温,避免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及时通风换气,以确保鸭舍空气清新、干燥,最大程度的避免应激反应,及时进行扩群,以降低饲养密度。在喂食上要注意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饲喂量,以提高鸭子自身机体的抵抗力,若逢连续阴雨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杆康欣,提前预防。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0098--101
 1.针对顽固,久治不愈的浆膜炎,12个小时控制病情,36个小时控制死亡。
2.顽固性泻痢特效药,一天见效。 3.针对顽固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包心包肝,24小时见效。 4.采用独特抗耐药性因子,无任何耐药性,可重复使用。 【主要成分】甲磺酸培氟沙星 【适应症】主治鸭、鹅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链球菌病。病禽表现倦怠、眼鼻有分泌物、咳嗽、喷嚏、淡绿色腹泻、运动失调、头颈振颤、昏睡、无力、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用法用量】本品100g兑水400斤,拌料200斤,全天量一次性投服,无需加量。 【含量规格】100g/袋 【包装规格】100g/袋×60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