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5|回复: 0

高温高湿环境猪场疫情防控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1 1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因此,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易对猪的采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母猪怀胎率和产仔率、公猪的精子质量、仔猪存活率等生产繁殖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各类猪群(哺乳仔猪除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母猪不发情,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降低,分娩母猪表现出烦躁、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失重较多;造成仔猪初生体重较轻、增重减慢、存活率低;种公猪交配和产精能力下降;肥育猪抗热激易掉膘,生长滞慢,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下降,甚至中暑死亡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必须采取专门的疫情防控技术。

  第一,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种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精子活力明显下降,这就直接导致母猪受胎率低。

  第二,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母猪散热困难,运动量减少,生殖机能下降,容易出现繁殖障碍。

  第三,饲料中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稳定性差,高温下分解氧化速度明显加快,加上母猪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生殖营养摄入量不足,更加容易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

  第四,高温高湿环境,饲料极易发生霉变,从而损伤母猪肝脏,造成免疫抑制等疾病。

  第五,由于夏季蚊蝇多,难以控制,成为很多疾病传播的媒介,很容易造成夏季猪附红细胞体病、乙型脑炎的流行。

  第六,高温高湿造成各种病原菌大量繁殖,母猪分娩时发生感染及猪场出现高热病等疫情的几率大为增加。

  第七,热应激过大直接导致育肥猪采食量下降,料肉比升高。

  考虑到夏季各种危害猪场安全的各种因素,猪场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进行疫情防控。

  首先,必须加强降温措施,消除猪场疫情变化的根源,把热应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遮阴挡阳,绿化环境;改进猪舍,加强通风,可以改水泥猪圈为铁栅栏猪圈,充分利用空气流动来降温;使用风扇或水帘来降温;还可以采取向母猪身上洒水的办法给猪降温。

  其次,及时补充各种微量营养。中威聚能星中包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微量营养,所以应该定期在饲料中添加。

  第三,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在母猪所用的脱霉剂中要求既能把霉菌毒素脱净又不损失维生素。

  第四,加强猪场消毒和母猪的常规保健。

  第五,加强猪场防蚊灭蝇工作,提前免疫乙脑疫苗。

  第六,提升育肥猪对营养的吸收利用率。

  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效果会更好。(资料来源:猪病专业网)



该贴已经同步到 lzm_001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9: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