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2|回复: 0

母猪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隐形子宫内膜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14: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规模化猪场,母猪异常淘汰严重影响着生产,给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增加了猪场的生产成本,影响猪群的稳定性,所以减少母猪异常淘汰是当务之急。从早期给它网线下猪场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子宫内膜炎在母猪异常淘汰中占比例为23.7%。

        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原因有母猪在分娩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产道污染、胎衣不下、母猪的免疫力下降、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等因素不严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母猪子宫内膜炎按其炎症经过,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形子宫内膜炎。


母猪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泌乳量降低,不愿给仔猪哺乳,并出现拱背,努责及作排尿姿势,从阴道排出粘液或脓性带有腥臭的渗出物,阴门流出灰黄色或灰白色、污秽有腥臭味的分泌物,有的还夹有胎衣碎片,卧下时更加明显,阴户周围及尾根常粘附渗出物并干涸而结痂。

        慢性子宫内膜炎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根据发病的症状可以分为慢性卡他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有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慢性卡他性化脓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上常黏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浊,似稀面糊状,有时为黄色脓液。病猪消瘦,常无明显症状,有时体温稍微升高,食欲及泌乳略减。临床上个别母猪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只是屡配不孕,产仔少,产死胎,乳猪发生黄白痢等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炎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母猪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加大猪场的损失。据调查,80%母猪发情不正常或延迟,屡配不孕,都与子宫内膜炎有关。

        母猪子宫内膜炎中分离出来的病原体有多种,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化脓放线杆菌(旧称化脓棒状杆菌)、厌氧梭菌、支原体、滴虫等。(来源互联网共享数据)虽然多种病原体可能造成母猪的子宫内膜炎,但是目前的理论认为多种病原体仅仅在母猪抵抗力下降或产道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母猪发病。造成母猪抵抗力下降及严重的产道污染情况主要有:营养不均衡、应激、流产、胎衣不下、难产、助产及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格、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等原因。阴道内存在某些条件性病原菌,在母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亦会发生本病,另外布氏杆菌、蓝耳病、细小病毒等传染病时,也常会发生子宫内膜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恶露排放时间过长与母猪的子宫内膜炎发病有直接关系:母猪产后正常的恶露排放一般为2-4天,当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就会延长,甚至断断续续延长很长时间。

        所以,要想控制子宫炎在猪场的蔓延,特别要注意分娩过程和人工授精过程的消毒。繁殖性疾病在母猪异常淘汰率中是最高的,所占比例为35.3%。目前,不少猪场的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不发情的现象十分普遍,后备母猪有30%~70%过期不发情,或发情状况不明显,或配种后返情率高。断奶母猪不发情,一般在30%左右,有时可高达80%,甚至整批不发情。而一旦出现不发情的严重现象,尽管采取不少治疗措施,也很难取得成效,以致种母猪淘汰过多,给猪场造成严重损失。母猪不发情主要是三大原因引起:一是病原性,如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慢性猪瘟、衣原体、蓝耳病以及霉菌毒素等;二是营养性,主要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这与添加剂的质量、搭配、配制过程和保存有关;三是饲养管理不善。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不管是繁殖性障碍疾病还是子宫内膜炎,第1 胎的淘汰率都是最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初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注意初产母猪的肢蹄护理。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着后备母猪初次配种容易受胎,而断奶后进入第2 胎配种时正常发情率低,经治疗后达不到满意效果,淘汰率高,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初产母猪不发情而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营养达不到母猪繁殖和自身发育生长需要。

        所以在母猪整个管理养殖阶段要满足其生长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除了选择安全的饲料喂养外,要适当添加功能性添加剂,加强猪体对于外界病原的免疫力。对于初产母猪,在产后要立刻做安全预防,防止在子宫口扩充期间染上病原的侵入。母猪的子宫保健方案,由给它网指定提供。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6 15: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