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场内5~6日龄的雏鸡发生呼吸道疾病,经7~8天出现死亡,死亡率达6.9%。我们初步诊断为肾型传支,应使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才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流行病学分析
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病,主要分为支气管型、肾型、腺胃型三种。其中尤以肾型传支最为常见。
临床症状
初期病雏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咳嗽,气管有罗音,打喷嚏,怕冷,互相拥挤在一起,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后期不吃不喝,拉白色米汤样稀粪,肌体严重脱水。
病理变化
病死鸡的气管内黏液增多,气管黏膜充血或有干酪样渗出物,在气管与支气管连接处有白色块状分泌物;气囊混浊,并伴有轻微干酪样渗出物;肺尖部有出血斑;肾脏高度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变粗,内充塞大量白色的尿酸盐,眼观呈花斑状;有肠炎症状。
防治措施
发病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一、避免一切应激因素,保持鸡群安静。二、将舍温提高2℃~3℃,加强通风换气,夜间应适当亮灯,让病鸡适当活动、饮水。三、避免使用任何伤肾药物。四、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有条件的鸡场多补充麸皮和青菜。五、用抗病毒的中药,解热抗毒,增强食欲。
治疗方向应该遵循抗病毒、化痰、消炎利尿的原则。1、抗病毒。2、化痰止喘,防止支气管堵塞。3、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4、保肝护肾,排毒利尿。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东东网络长江的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