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3|回复: 0

[养猪] 全方位透视饲料行业格局:强者突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1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将饲料行业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1)行业由过去的“重规模”向“重质量、重服务”转变。(2)厂商经营品种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3)行业整合加速,行业由分散化到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中企业集中转变。
  细分行业:每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从快速成长阶段到二次成长阶段,各细分领域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禽料:从快速成长阶段到二次成长阶段,禽料行业经历了从产量快速增长,占比绝对多数到产量增速减缓,占比急剧下降的过程。2013年全国禽料产量8100万吨,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为2.8%,较之前(2001-2005)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
  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先后经历了H1N1、“速成鸡”事件、H7N9,致行业萧条。
  而随着行业逐渐转暖,新希望则有望凭借其全产业优势突出重围。

  猪料:猪料行业在二次成长期特点是规模快速扩张,而这与中国生猪业的规模化相吻合。2013年全行业猪料产量8000万吨,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为11.1%,而2001-2005年间复合增长率为8.2%。导致猪料市场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规模化推进给予猪配合料成长空间。我们认为“专业化+搭建服务平台”是优质猪料厂商脱颖而出的有效武器,双胞胎和大北农则是具有类似优质基因的猪料企业。

  水产料:水产料相较2001-2005年高达12.8%的复合增长率,近四年仅6.7%;而占比也从上升趋势变为徘徊在9%~10%之间。水产行业由于其较高壁垒,马太效应显着,两极分化严重。先进入的企业如海大和通威占有绝对优势。产量上通威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13年产销水产饲料222万吨,海大紧随其后为194万吨。天邦和禾丰规模较小,仅为十万吨级。而营收上海大近两年发展迅速,一举超越通威。其原因跨界多元化拖累了通威饲料业务发展,使得海大过去从通威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不过随着通威剥离多晶硅,重新聚焦于饲料市场,通威正努力夺回其失去的份额。

  公司突围:纵向一体化或专业化+服务
  我们认为,未来饲料企业成功突围并实现再次成长的路径为:纵向一体化或专业化+服务。如美国饲料产业二次成长下的普瑞纳、泰森食品等优质企业,中国饲料行业二次成长变革下脱颖的一体化代表新希望、“专业化+服务”代表大北农有望在行业变革下成功突围,实现二次腾飞。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00: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