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12|回复: 0

[饲料] 新玉米即将大批量上市 期价下行压力加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5 09: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中旬以来,国内可流通玉米供应偏紧,国储玉米拍卖价格偏高,加之在旱情炒作的推波助澜下,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一路大幅上扬。合肥地区玉米现货价格7—8月上涨了110元/吨,对于价格波动不大的玉米来说,这已算得上是“大行情”了,因此后期玉米期价的表现值得关注。
  自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库存逐年增加,由于玉米、大豆比价一直处于高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带来的产量增加,远大于下游需求的增加,但玉米价格并没有明显下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收储政策的存在,收储价格逐年提高,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玉米进入国储库存,造成了总体库存宽松而流通库存偏紧的矛盾局面。收储政策曾经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却弊大于利,市场预计2015年国内玉米收储政策有望结束。
  我国玉米每年进口量只有几百万吨,这对于国内近2亿吨的年产量而言显得微不足道
  虽然7、8月份,进口玉米港口完税价均低于1800元/吨,远低于国内价格,但对缓解国内玉米供应紧张作用很小。因此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仍要着眼于国内供需格局。
  目前新玉米即将上市,干旱炒作逐步降温,虽然前期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旱情对产量影响有限,今年国内玉米产量有望维持在2亿吨左右,供应仍较为宽松。短期供给的大幅增加,将对玉米价格形成较大的压力。新玉米的上市将是主导玉米短期行情最关键的因素。
  下游需求方面,虽然生猪养殖利润逐步恢复,养殖户有望进一步补栏,但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的生猪存栏量短期内难以支撑需求走强。更为重要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不利于短期内大幅补栏。
  按今年玉米产量2亿吨计算,年底国内库存有望超过1.1亿吨,严重供大于求,这决定了短期内玉米期价将维持弱势。后期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将是收储政策的具体细节、收储进度以及收储数量等,玉米下游消费情况的变化也需关注。
  如果玉米收储价格变化不大,且收储量仍较大的话,国内玉米将有望延续库存偏高、价格坚挺的矛盾局面。如果玉米收储量偏少,那么可流通玉米的供应宽松叠加巨量国储库存,玉米价格将维持弱势,甚至可能出现由供需严重失衡主导的下跌。
  综合以上分析,在新季玉米上市的冲击下,短期内建议保持空头思路,后期关注收储政策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待可能出现的大幅下跌。
  具体操作上,采取心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交易方式,对短期下跌幅度不可有过多期待。目前以单边波段式下跌预判,持续关注影响因素变化,投入不超过10%的仓位;初步建仓区间在2381—2390元/吨之间,止损在2400元/吨附近,以下跌减仓的方式逐步退出头寸。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00: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