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该病治疗总的原则是抗菌、抗病毒、增加免疫力。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对25公斤以下的病猪:除使用每日注射一次清开灵+维生素C+维生素B12+强效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注射液等,也可配合使用干扰素、聚肌胞等制剂,这样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该体重病猪注射以上药物5-7天后,仍是全身青紫、皮肤出血明显的,建议淘汰。 2.对25-50公斤的病猪:及早应用抗病毒、抗细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治疗5-6天方可痊愈,个别病猪治疗7-10天。该体重阶段的病猪如及时确诊,治愈率可达70%以上,特别是仅有附红细胞、链球菌等常见病引起的高热病。病猪表现在耳部、腹下、大腿内侧有大小不一的疹块,且毛孔有针尖状出血,治疗时如选用混感红弓链+长效土霉素注射,每日一次,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500公斤)+强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一般均可治愈。而没有皮疹及毛孔出血症状的多为并发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其病程较长,除用上述药物外,每天再增加一次清开灵注射,可提高治愈率。 3.对50公斤以上的病猪:及早使用金刚针2支+链霉素2支+鱼腥草2支,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500公斤)+强力霉素(100-200ppm)+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使用5-7天。 在治疗时,要注意母猪低温症,母猪的低温症多是由于母猪感染病程长导致的,临床中可静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50万国际单位4支,维生素C用2毫升5支,地塞米松用2毫升10支,病毒唑用2毫升4支,能量合剂(ATP)2支,维生素B6用2毫升1支,5%葡萄糖10毫升用2支,一日一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入抗病毒1号粉(每袋拌料500公斤)+阿莫西林(250ppm)+鱼腥草粉,连续使用1-2周。 二、预防对策 1.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控制当前猪高热病行之有效的办法,据我们观察,凡是注射过蓝耳病、链球菌、圆环病毒疫苗且加强免疫一次的,猪场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死亡率低,即使发病猪也容易治疗。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当前养猪户注射猪疫苗仅限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细小病毒、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且免疫程序五花八门不合理。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做到应防尽防,切实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3.坚持自繁自养。在临床中许多发病猪是从市场购来的,其免疫情况、是否来自疫区均不清楚。 4.改变农村传统饲养模式,建议农户一池三改。建沼气池的养猪户的猪比没建沼气池的猪发病明显减少。 5.饲料中拌入抗菌素、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可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具体使用药物建议如下:常用的药物有伊维菌素、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磺胺类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猪气喘病、胸膜肺炎、猪链球菌、巴氏杆菌、猪肺疫、猪萎缩性鼻炎、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综合征(PMWS)、猪流感、伪狂犬等。 6.加强检疫工作,搞好产地检疫,杜绝病猪上市,特别是严厉打击贩卖病死猪肉的违法行为。 7.严格消毒。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8.减少应激,夏季要注意减少饲养密度。临床中多是由于长途运输、注射疫苗、阉猪、天气变化、闷热潮湿等应激因素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