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俗称羊口疮、烂舌症、蹄癀、烂蹄瘟,是偶蹄兽由于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
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口黏膜发生水疱和溃烂
病原与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是偶蹄类动物高度
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
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病毒外壳为对称的20
面体。
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病畜的排泄物及污染的车辆、水源、牧地、用具饲料,来往人员都是传播媒介
。传染性很强,一经发生即呈现流行性,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往往从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
夏季基本平息,每隔2~3或者3~5年流行一次。偶蹄兽(如牛、羊、猪等)发病。传染源为患病家畜。主
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接触传染。全年均可发病,但较常发生于秋、冬和春季。
临床症状
潜伏期平均3~4天。
1. 绵羊山羊 体温40℃以上,沉郁,废食,口腔粘膜发生水疱,舌少见(山羊比绵羊的多,且多在
硬腭和舌面上),蹄的水疱小,跛行,流产。
2. 乳山羊 乳头有病变,奶量减少。
3. 哺乳羔羊 特别易发病,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也可能发生恶性口蹄疫,心麻痹死亡。病死率20%
~50%。
剖检结果
除口腔、蹄部皮肤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烂外,还可见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烂斑和溃疡,
皱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有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称
为虎斑心,心脏似煮熟样。
防治措施
预防
不从有病区购进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制品,加强检疫。由车船、飞机卸下的动物肥料、废水及装运
工具就地消毒。口蹄疫常发地区每年定期使用羊蹄清进行血清免疫。发现本病立即报告上级兽医部门,
并进行封锁、隔消毒,对疫点严格封锁,扑杀病畜。对剩余饲料、饮水、病畜活动场地、羊舍和所走过
的道畜产品及污染品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外出必须全面消毒。疫点有最后一只病羊消灭之后3个
月内部出现新病例时才解除封锁。
免疫接种:每年定期给羊群注射羊蹄清,羊蹄清含有高效价羊口蹄疫同源精制血清抗体,能有效地
治疗和预防山羊、绵羊口蹄疫,提高羊群免疫力,增强羊群体质。
上报疫情、隔离封锁: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上报疫情,迅速隔离病羊,封锁疫区。在病羊污染的
地方用1%~2%火碱或福尔马林溶液严格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治疗
北京国浩高科生物药业羊蹄清针对羊口蹄疫疫情治疗推荐方案是肌肉注射羊蹄清0.1ml/kg体重,1次
/天,连用2天,一般病情即可痊愈,病症严重及时咨询专家协助治疗。北京国浩高科公司拥有一批临床
医学、药物学、生物学、化学及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主导产品类型为精制血清抗体、精致卵
黄抗体、美国进口头孢噻呋钠、胸腺肽及其他进口产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