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35|回复: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介以及治疗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4 1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鸡传染性法氏囊(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疾病。本病1957年首次在美国特拉华州南部的甘波罗地区发现,因此又称甘波罗病。1987年以后在欧洲的比利时、荷兰、土耳其等地陆续出现超强毒株流行,尤其以1989年英国因本病超强毒株的流行最为严重,每周死亡高达30万只,因此又称为“鸡的艾滋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发病率高、病程短,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是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影响鸡体自身生长发育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同时随着免疫力降低,鸡体对于各种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加,导致鸡群极易发病,为养鸡业造成重大灾害。
   下面就当前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机理、流行特点、预防与治疗等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帮助。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机理:
   传染性法氏囊病通常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在肠道进行少量的复制,然后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感染后5小时,已经可以在肝脏,尤其是枯否氏细胞中检出病毒。病毒通过肝脏再进入主循环系统,病毒经过心脏,然后经全身血液循环到达本病的靶向器官——法氏囊。感染13小时后,大量的病毒在法氏囊复制,B淋巴细胞减少,对法氏囊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免疫抑制,从而破坏机体对于抗原刺激产生反应进而形成抗体的能力。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自然宿主:
不受品种限制,自然感染宿主。各品种鸡都易感染本病,尤其以白色轻型品种(白来航)最易感染,火鸡可以隐性感染。
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多发于2周龄~15周龄,以4周龄~6周龄最易感,但临床发现近年来发病日龄范围有所扩大,早可提前至3日龄~4日龄,晚可推迟到25周龄,呈现发病范围向两端延伸的趋势。3周龄前的幼雏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2周以上;笼养的3周龄~5周龄雏鸡发病后病程较散养的长;成年产蛋鸡群常呈散发流行。
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本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法氏囊病毒感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尘土、用具、空气、车辆、人员、衣物、昆虫、老鼠等间接传播。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鸡是主要传染源。
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被法氏囊病毒污染过的种蛋传播。
季节流行: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6—7月份和10月份发病较多,在蚊蝇较多的季节多发。
不同日龄感染对法氏囊的破坏程度:
1、0—3周龄:发生非典型性法氏囊即可造成法氏囊的永久性损伤,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疾病频发,免疫抑制等。
2、3—6周龄:发生典型性法氏囊病对于法氏囊的损伤相对幼龄鸡较小。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是突然的,病程经过7—8天,发病3天开始死亡,4—6天达到死亡高峰,8天左右停止。初期症状见到部分鸡啄自己肛门周围的羽毛,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排白色黏稠或水样稀便。一部分鸡身体震颤,走路摇晃,步态不稳。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下降,翅膀下垂,羽毛逆立无光泽,严重病鸡呈昏睡状。感染72小时后,体温升高1—1.5度,仅10小时左右,温度下降1—2度,后期触摸病鸡有冷感,此时因脱水严重,趾爪干瘪,眼窝凹陷,最终机体极度衰竭而死亡。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解剖症状:
病死鸡脱水严重,胸肌颜色变暗。
法氏囊病变:
外观形态——感染后2—3天,法氏囊肿大,体积和重量增加;感染后4天,法氏囊体积和重量变为正常的2倍,随后开始逐渐缩小;感染后5天,法氏囊恢复到正常大小,但继续萎缩;感染后第8天,法氏囊的重量只相当于正常的1/8。
颜色及内部变化——感染后2—3天,法氏囊浆膜面有黄色胶冻样渗出物,颜色由原来的白色变为乳白色;随着法氏囊的恢复,渗出液逐渐消失;当法氏囊开始萎缩时,变为灰色。感染严重的法氏囊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淤血性出血,颜色变为紫黑色,外观呈“紫葡萄样”。

肾脏病变:输尿管扩张,内有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
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胸肌或腿肌,顺肌纤维方向有条纹或斑块状出血。
胸腺:萎缩,有点状出血。
脾脏:肿大。
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二者都可以引起肾脏肿大,输尿管扩张,内有尿酸盐沉积。但是传染性支气管炎伴发呼吸道症状而且法氏囊基本无变化。
与白冠病(住卡式白细胞原虫病):二者都可以引起胸腿肌出血。但是白冠病表现鸡冠发白,内脏出血,心脏上有白色小结节。
与新城疫:二者都可以引起腺胃出血。但是新城疫伴发呼吸道症状而且法氏囊没有变化,腺胃主要在腺胃乳头出血。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预防:
疫苗预防:选择正规可靠地疫苗厂家引进疫苗;合理科学的安排免疫程序,法氏囊高发地区可以选择在5—7日龄首免,同时注射法氏囊油乳苗,不可将法氏囊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防疫;尽量选择单只滴口免疫,这样有利于局部免疫屏障的建立,免疫后的疫苗瓶要经过灭活处理,可以在消毒水内浸泡或高温灭活,防止野毒的存在。
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建立严格强化的消毒管理制度,定期消毒饲养环境,0.5%氯化铵溶液对法氏囊病毒有极好的杀灭作用。对于前批鸡群发生过法氏囊病疫情的,在下次进鸡前应对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空气、饲养用具、尘土中也有大量病毒,因此粪便无害化处理,环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彻底消毒至关重要。
治疗:
1、提高舍内温度1—2度,以缓解因体温升高造成的应急反应。
2、注射高免抗体:使用正规厂家生长的卵黄高免抗体,注射时注意交叉感染,勤换注射针头,同时注意添加Vc,缓解应激。
3、治疗法氏囊的原则:环境消毒,抗病毒,退热,缓解肾脏病变,增强机体免疫力(利于法氏囊修复,B淋巴细胞生成),防继发感染。
环境消毒:一天用含碘消毒剂消毒2次,消毒时注意消毒水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在25度左右,雾滴不宜过细防止被鸡吸入肺内,喷头不要直喷鸡群,使消毒药水自由散落。

总结
法氏囊病毒野毒广泛存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杜绝外部一切传染源(车辆、人员、用具、物品等)。
由传染性法氏囊病导致的免疫抑制已经广泛影响到当前养殖业,导致其他疫苗(如新城疫疫苗)免疫失败,而且导致鸡体自身免疫力低下,其他疾病极易感染鸡群。
合理、规范、严格的消毒程序对于防治本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氏囊病的发病日趋严重,发病日龄拓宽。小到4—5日龄,大到15—18周龄。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微信.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7-4 1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经验到手,为了升级,到处游走,纯属路过,不要介意,高抬贵手,立马飘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0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化之门 发表于 2014-7-4 11:23
小手一抖,经验到手,为了升级,到处游走,纯属路过,不要介意,高抬贵手,立马飘走....

:L: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7 00:2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的重点是纠正体液平衡、补液、补充能量,只要在水中把糖给到10%,同时保证鸡能轻易喝到水,就能控制伤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21: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