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1|回复: 3

生长育肥猪群经济损耗性疾病的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0 11: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以多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而发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造成猪群高死亡、高淘汰,经济损失重大,养猪市场也随之巨幅振荡。2010年冬天以来的病毒性腹泻也给众多规模化猪场“当头一棒”。因而,很多同行认为:“我国养猪行业当前的首要问题是提高猪群的成活率”。
  养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故按照疾病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疫病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死亡率的疫病的经济效益损耗一般较高,但低死亡率疾病的经济效益损耗可能更大。而一些猪场甚至规模化猪场在日常管理中往往忽略了对猪场经济损耗巨大的慢性经济消耗性疾病的防控,从而延长了猪只上市时间,增加了生长成本,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现以生长育肥阶段为例,简单介绍影响猪场经济损耗的主要慢性疾病。
1 生长阶段主要经济损耗性疾病
  1.1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具有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慢性病例症状不典型、经济损耗大等特点。可感染各阶段猪只。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特征性病变为肺尖叶、心叶、膈叶尖端及中间叶呈现肉样或肝样病变。临床上多为慢性病例,故国际上通常以屠宰场检验的方法来确定猪群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以及经济影响。虽然很多猪场已经意识到支原体肺炎对保育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但对生长育肥阶段慢性支原体肺炎的潜在经济损耗缺乏认识,笔者在屠宰场检疫过程中发现,我国多数猪场支原体肺炎的实变程度为10%~20%,潜在经济损失巨大。据Straw等[1]报道:在24项不同的研究中感染支原体肺炎的猪日增重降低了2.8%~44.1%。因肺炎支原体有免疫逃避现象,除免疫预防外,药物防控成为不可或缺的措施。
  1.2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可分为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与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由产毒素型巴氏杆菌与波氏杆菌感染所致。典型的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打喷嚏,鼻子歪曲、变短,流鼻血,有泪斑等。随着规模化猪场猪舍环境的改变,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及疫苗的应用,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南方规模化猪场发生率较低,故近年来养殖同行对该病的危害普遍缺乏认识。国际上,通常利用屠宰场评定猪只鼻甲骨萎缩程度的大小来评判萎缩性鼻炎对猪场的经济损失。从笔者近年来对国内多个规模化猪场的屠宰场鼻甲骨评分结果来看,国内规模化猪场上市猪只约50%鼻甲骨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评分在2级以上),约10%的猪只鼻甲骨萎缩严重(评分大于4级),均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但严重影响猪只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对经济效益影响范围为3%~17%[2]),故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1.3 回肠炎
  回肠炎又名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致的以回肠、盲肠等处粘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疾病[3]。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型、亚临床型与急性出血型。慢性型感染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能引致粪便松软,水泥状,影响营养吸收。急性型,发病率低,但可导致中大猪与后备母猪出血样下痢,甚至突然死亡。McOrist[4]试验证明:感染回肠炎的猪只与正常猪相比较平均日增重降低6%~20%,料肉比增加 6%~25%,(每头感染猪的饲料成本增加40元以上)。可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猪胴体重下降、猪上市时间拉长、空间利用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故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致巨大的隐性经济损耗。
  1.4 猪疥螨
  猪疥螨是世界公认的猪最严重的外寄生虫。猪疥螨感染常造成角化过度型或皮肤过敏型病变。据《猪病学》(第九版)报道[5]:疥螨阳性猪场的比率70%~95%,而猪的感染率为20%~95%。疥螨可导致猪只搔痒、不适,使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故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但因生产者常忽略疥螨临床症状的严重性,故可能低估其对猪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据Davies[6] 报道,国际上多数的试验结果表明:猪疥螨病对其生长速度的影响高达4.5% ~12%。另外,严重的疥螨病也会影响公猪的精液质量,母猪发情及商品猪的屠体品质。
2.防控措施
  因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回肠炎、疥螨病均具有感染率高、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往往不会引起重视。但因其经济损耗巨大,与养猪赚钱的目的背道而驰,应引起从业者足够的重视。
  针对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回肠炎等三种生长育肥阶段主要的细菌性常在疾病,除了加强生产管理,生物安全及前期疫苗防控等措施外,可在生长育肥前期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方案进行早期药物干预。如:对 10周到13周的生长猪使用泰乐菌素110mg/kg+磺胺二甲基嘧啶110mg/kg进行常规药物保健,连续使用21天。若此阶段尚存在慢性胸膜肺炎或链球菌的感染,可采用泰乐菌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早期药物干预。
  疥螨防控应从种猪群入手,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同场仔猪被感染。当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为双甲脒浇泼剂、伊维菌素与多拉菌素等注射剂等。可每隔3个月对种猪群进行全群给药一次,并对分娩前母猪及保育中期的仔猪进行给药,以将猪疥螨病的经济影响最小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将以上四种慢性经济损耗性疾病对生长育肥猪群的损耗最小化,以确保猪场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养肥猪的这四种病必须重视,导致的间接损失不亚于直接死亡  发表于 2014-6-12 07:3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4-6-10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防治药费只会无端升高。作用不会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08: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预防治疗非常有必要,但是环境卫生是控制这些病的第一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18: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0: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