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读研的时候,就开始做临床病料的实验室检测,到现在已经6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茫然,机械性地操作,机械性地检测,没有跟临床结合起来。毕业之后,才开始慢慢把检测跟临床结合起来,结合自己的情况及目前猪场的状况,提出几点浅见,希望大家都一起来讨论一下。
1 猪场稳定的时候,该不该免蓝耳疫苗
我认为免疫蓝耳疫苗还是有必要的,免疫蓝耳疫苗,不是让猪产生对蓝耳野毒的抵抗力,而是让猪场适应蓝耳病毒的感染。其实我们包括所谓的专家都知道,蓝耳疫苗的免疫的目的,不是产生保护性抗体或者细胞免疫,而是占位效应,也就是所谓的驱狼吞虎,让疫苗毒占领猪场,驱赶野毒。如果不免疫,当猪场忽然遭受野毒感染时,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损失;但是这种猪场免疫的时候,不建议免1头份,可以免0.3~0.5头份,目的仅仅是让猪适应这个病毒,让猪场存在这个病毒。
2 猪场蓝耳不稳定时,要不要免
其实蓝耳不稳定,有很多因素的存在,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哪个阶段不稳定,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你猪场免疫了蓝耳,但是蓝耳仍旧在不停的散发,说明你免疫的蓝耳疫苗跟野毒相比,处于下风,专业的说就是有交叉保护力,但太弱,这时候建议换疫苗,或者现有疫苗免疫两次。
如果以前没有免疫过,蓝耳时常发生,但损失不大,这时候建议去免疫蓝耳,选个质量稳定的经典株疫苗,普免2次后,常规免疫
如果猪场免疫蓝耳,但蓝耳忽然大规模的爆发,说明现在的蓝耳疫苗跟野毒没有交叉保护力,或者说野毒毒力太大,疫苗毒不足以产生保护;我建议是,赶紧停掉疫苗,做好猪群保健。这种情况下,猪本来体内就存在一种非常凶猛的病毒,如果你再免疫一个完全没有作用的毒株,尽管是弱毒,也会加大猪的感染压力。如果猪场没有免疫过蓝耳,但蓝耳产生大规模的爆发,我也建议目前不要免疫蓝耳疫苗,等猪场相对稳定后,再去考虑免疫蓝耳疫苗。
如果发病是在产房,很大原因是母猪带毒,母猪一定要做好免疫和保健;如果仅在保育后期发生,可以考虑一下免疫两次
3 疫苗的选择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疫苗种类越来越多,疫苗该如何选择;其实总结一下,疫苗的种类无非是这么几种:
a 灭活苗:这种苗趋向于消失,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灭活苗,而且有的大猪场已经开始在做灭活苗的免疫:母猪免疫一次活疫苗后,跟着免一次灭活苗,目的是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因为实际上,母源抗体还是有效的。
b 弱毒苗
弱毒苗目前有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
经典毒株又可以分为两类:以VR2332和R98为代表的古老经典毒株和CH-1R毒株;前者的毒性非常弱,但跟国内流行的经典蓝耳野毒和高致病性野毒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免疫这类疫苗的猪场存在这种情况:猪场没有蓝耳的时候非常稳定非常健康,当有蓝耳的时候几乎没有保护效果。而CH-1R株对经典毒株的保护效果毋庸置疑,但对高致病性毒株的保护力相当有限。
高致病性毒株又分为两类:以JX株为代表的经典高致病性毒株和TJ毒株;前者对高致病性野毒存在一定的保护效果,同时对经典野毒存在一定的保护效果,但毒力较强,如果免疫时间太早,容易损伤仔猪脆弱的免疫系统,导致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从而导致其他疾病在保育阶段的高发;而TJ株对经典蓝耳病毒野毒株的保护效果很小;对高致病性野毒的保护效果也有待商榷,但据说对免疫系统的损伤较小,本人对TJ株也不甚了解。
我的建议是,如果猪场蓝耳相对稳定或蓝耳不太活跃时,免疫经典毒株,用经典毒株去竞争高致病性毒株;如果猪场不稳定时,可以考虑用高致病性毒株去压一压,但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其实,如果大家对禽病比较了解,可以发现,蓝耳病跟传染性法氏囊病非常相似,都损伤免疫系统,都会引起免疫抑制,疫苗效果都不理想,而且疫苗都有弱毒和强毒之分,大家不妨去借鉴一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和控制方式,毕竟禽苗的发展要领先于猪苗的发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