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防疫的面纱:菌与毒的约会
养殖行业进入快速整合的历史时期,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技术累积速度迅速成长,从90年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式养殖,直到现在宽敞大气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千头猪场,万头猪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畜牧养殖由不如流的阶层真正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行业和产业链。养殖技术和饲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化的饲养加大了养殖密度,增加了收入和效益,同时创造了病菌传播和繁殖的有利环境,疫苗防疫成为防病控病的有效武器。从此,免疫学,免疫程序,免疫理论,疫苗品质及工艺技术便成了行家里手各山泰斗争论不休的话题,是非区直,纷纷扰扰几十年,仍然没有哪家高手能够一统江湖。然而,疫苗越做越多,疾病越防越重。技术越来越新,养猪越来越难。
好多养殖户,至今不知道。哪一个防疫程序是正确的防疫程序,网上关于猪场防疫程序设计的帖子也是漫天飞。有很多程序设计的疫苗防疫次数每5天防一次,有的每隔10天防一次。前几天山东枣庄的一位养殖户50头商品猪的疫苗防疫费用1000元,仍然没有摆脱高热病的爆发。如此多的防疫次数说明了,当前疾病的庞杂繁复和老百姓对传染病深深的担忧恐惧。疫病肆虐的今天,疫苗防疫真正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让我们一劳永逸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养猪真的如此简单,那么今天的猪价恐怕还要低吧。事实是,防疫越多的猪场发病越多,防疫密度越大的猪场的猪群管理难度越大。
疫苗防疫失败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除了,疫苗本身过期或者保存不当等问题以外,以下几点也是大家应该考虑的,以前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重视。
1.疫苗的科研和生产部门是做疫苗的。他们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疫苗的品质和生产工艺上很多疫苗使用的参数和相关数据大多出自实验室,临床数据相对匮乏。对于很多新疫苗的临床使用时的指导意义不大,或有一定是误差。出现所谓的苗是好疫苗,别人用着好用,你不会用,主要问题出在对于使用方法法和用量的把握。另外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的用量也不同,需要根据临床检测和长期使用的经验来确定,不能同一种疫苗不同厂家生产的就以相等的头份免疫。
2.疫苗厂家太多,同一种疫苗很多厂家都在生产。激烈的市场竞争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很企业偷工减料或者含有杂菌和杂毒,造成很多疫苗检测不合格,这样的疫苗不能起到好的防疫效果,还会给猪群带来新的疾病。不但浪费了养殖户的金钱同时造成了免疫失败。耽误了猪病的防治,造成严重损失。
3.疫苗灭活不全,佐剂不合格国内多数厂家的灭活苗采用的是甲醛灭活,肌肉注射以后对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刺激非常大常常引发炎症和发热反应。大量的甲醛埋藏肌肉长期释放毒素影响猪群健康和增重。
4.连续多次的活苗或者死苗的免疫对猪群造成极大应激。不但起不到疫苗防疫提高抗体的效果,同时连续的应激造成免疫系统麻痹和抑损。造成对抗原病毒无识别能力而不产生免疫应答。频繁的免疫使不同疫苗之间产生干扰,阻碍了抗体的产生。
5.多数疫苗非常稳定,但是传染源病毒非常不稳定,病毒变异很快。造成了虽然防疫成功由于病毒变异仍然使该病在已经免疫的猪群爆发。像猪流感,蓝耳,圆环等病毒。
6.免疫时没有测定猪群抗体水平,进行盲目防疫,造成疫苗中和动物自身的抗体,从而起了相反的作用。另外动物自身隐性感染病毒病或者细菌病没有痊愈,造成免疫力低下或处于亚健康状态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成功的防疫计划和合理的防疫程序,需要根据自己猪场的状况来合理制定,从没发生的疾病一般不要进行免疫。我们猪场现在主要是使用稳定性比较高的5种疫苗。猪瘟,伪狂犬,乙脑,细小,口蹄疫。其他疾病均不通过疫苗进行防治,十几年一直状况非常稳定,猪群健康,抗病力强。偶尔发病无大量死亡,7-10天左右耐过。
疫苗是把双刃剑,用的合适可以防治疾病。减少用药成本,迅速降低死亡。但是,疫苗盲目的使用,会破坏猪群的健康,造成健康的猪群传毒带毒,很多猪场存在以上的问题造成猪群长期处于免疫麻痹和损伤的状态,使你的猪场成为病毒与细菌的聚会的广场。-----菌与毒的约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