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65|回复: 6

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05-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2 1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文件 154715.doc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huhongj0723 -20 你的附件有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3-14 1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haqian: :haqian: !!!
发表于 2008-3-15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模化养猪与生态环境若干实用技术的研讨 段诚中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就规模化猪场生产实践中涉及到的猪场的选址、布局,猪舍及舍内设施,种群及饲养管理,防疫等一些值得关注或易忽视的若干细节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Abstract: From th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view, some issues and technical details in large pig farm production, such as farm site se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pig pens and facilities, breeding pig group, pig feeding and management, 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se points deserve more concerns or may be easily ignored.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生态环境;实用技术 Key words: large pig farm production, biological environment, practical technology 我国规模化养猪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就规模化猪场生产实践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或易忽视的若干细节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传统上,猪场的选址多注意避开周围环境对养猪生产不利的影响,例如,避开人类在猪场附近的频繁活动、噪声,工业尘埃及废气等,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好、交通便利等条件。但就猪场本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考虑不足。猪场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的污染及危害不容低估,如猪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场排泄物中的二氧化硫、氨气等臭味;排泄物中存留的大量氮、磷、重金属、药残等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猪喂食及受惊时发出的噪音等。从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考虑猪场对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探索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一. 猪场的选址布局、设计 1. 选址:猪场的选址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粪污找出路,力求实现种养平衡、养猪业与农业的良性循环。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和种植结构不同,需肥量也有所不同,超过耐受量则易造成污染,另行处理要增加成本。德国等欧盟国家规定每公顷土地猪的最大饲养量为9~17头。农业上,瓜果、蔬菜、牧草、花卉及经济作物区需肥量大,可作为选址设场的重要因素。单个猪场的规模不宜过大,猪场与猪场间的布局不应过密。 2. 粪棚与尿污池:猪场若设在生产季节强的农区,为保证猪场的粪污能全部还田,可建立能够贮存半年以上的粪棚、尿污水池(或沼气池),以便施肥季节供农田使用。非施肥季节储存发酵,还可利用沼气。此设计看来一次性投资略多一些,但节省了粪污处理的日常开支,有利于生态循环。此外,还需强调的是猪的干粪和尿污水一定要“干稀”分离,猪粪经发酵是优质有机肥,若经加工可作为商品有机肥出售,尿污经处理达标后可灌溉农田和池塘养鱼。 3. 绿化:我国人多地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建场必须考虑的因素,尽管如此,从防疫及生态角度应避免猪舍间距过密,猪舍间距一般应为猪舍建筑檐高的3~5倍,绿化面积应不低于猪场总面积的50%。值得提出的是,猪舍间距的土地及绿化面积,可种植青绿饲料,不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 猪舍及舍内设施 1. 控温:冬季保温、夏季降温是猪舍建筑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首先,要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窗户关闭要严密;产仔舍及仔猪培育猪舍一定要“吊顶”;常见的热水、蒸汽、电能等多种采暖设备中,以鼓热风设备较好,在保温的同时,可增加新鲜空气,保持舍内干燥环境。夏季降温方式很多,有湿帘、喷雾抽风、猪头部滴注等方式。实践中采用屋顶喷水雾、舍内吊扇加速气体交流的方式比较投资较少、简单实用,能使舍内温度下降3~6℃,舍内湿度不大。 2. 饮水:自动饮水在规模猪场已经普及,仔细观察,特别是母猪限位栏,因自动饮水器安装位置不当或水压过大、漏水等多种原因,余水污染猪床地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增加了舍内的湿度,也直接污染猪体。解决办法是舍外设减压饮水池,以免饮水喷射;饮水器位置与猪咀筒呈一条直线;饮水器下方设漏缝地板,余水不滞留地面;或饮水器下方设一横向浅沟,将余水引流出栏;市面上鸭咀式、碗式饮水器较普遍,选碗式较好。 3. 漏缝地板:比较强化塑料、圆钢、金属编织网、钢筋混凝土等地板,以铸铁漏缝地板应用较为普遍。其特点是坚固耐用,成本较低,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猪场的铸铁漏缝地板不符合要求,漏缝间距太小,易造成粪渣堵塞,间距过大,易卡住猪蹄。更严重的是铸铁表面粗糙,光洁度不够,存有沙粒状的锐物,易划伤猪蹄的底部。仔猪吮母乳,由膝部着力,因铸件粗糙,可导致群体性的仔猪膝部外皮增生或关节化脓。母猪非哺乳阶段奶头松弛,易落入地板缝隙中,当乳房、奶头膨胀哺乳时,猛的站起,奶头从卡在粗糙锐利的地板缝中拔出,易造成外伤,严重时奶头被拔掉。所以,一定要选购标准化的铸件,光洁度要好。国外已采用金属构件外镀强化塑料的漏缝地板,国内已开始生产,可试用。 4. 尿沟:尿沟要有1.0%以上的坡度,尿沟的底部要求光滑,最好沟底铺上瓷砖,可大幅度减少冲水量,降低劳动强度。若是舍外尿沟,应与屋檐下的雨水沟分离,雨水不允许进入污水池,以减少治污费用。 5. 圈墙死角:水泥圈栏与地面多是垂直角度,圈内四个角落易形成藏污纳秽的死角,如果圈墙与地面交角改呈弧形,则易清洁扫净。房屋立柱应设在圈栏外,避免增加圈内死角。 三. 种群及饲养管理 1. 引种:为保持猪群优良血缘结构,猪场从国内外引种是必要的。应特别重视避免引种带来新的传染病,否则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绝不要轻信出售种猪单位的保证与证明。一定要请有资质的单位在隔离区进行检疫,隔离时间要充分,直到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放心才能合群。 2. 种群:保持场内优质、健康、生产性能高的猪的种群十分重要,对个体猪而言,其余猪群是密切的环境因素。所以,猪场应多留后备猪,通过种质性能测定加以精选,加大选择强度。此外,还要加大淘汰有损征、生产性能低、患病种猪的力度。特别是对传染性强、危害大,以及治疗成本高,患慢性病的猪,要坚决淘汰,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猪场年更新率应达25%或30%以上。加快更新率要增加成本,一些企业有所顾虑,但与猪场保持最良好的种群,提高综合效益比较,是值得而必须的。 3. 营养与饲养:规模化猪场多能按照标准配制日粮,实行标准化饲养。但这还不够,因为此观念的饲养目标是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高水平,而没有充分考虑营养物质过剩及污染环境问题。现代养猪提倡通过营养调控进一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措施包括降低日粮中以氮和磷为主的营养物质浓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合理使用添加物;改变饲养管理;有的猪场已应用理想蛋白的原理配制猪的日粮,在降低蛋白质浓度同时,补充氨基酸;使用植酸酶提高饲料磷的吸收,降低排磷量;使用沸石、甜菜糖浆、儿茶素、丝兰属植物类添加剂减少臭味污染;添加甘露寡糖取代部分抗生素;采用有机态的生物复合微量元素取代无机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饲养上采用分阶段或分类型饲喂法、湿喂等减少污染的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4. 水质:取地下水给猪饮用的场居多,部分场在建设初期曾抽样检测过水质,达标后就放心长期使用。地下水的水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是动态的,所以应定期检测。检测水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保障猪的饮水安全,另一方面可了解猪场污染地下水源的可能。 四. 防疫 1. 消毒:猪的疾病控制不住,可能成为规模化猪场的首席杀手,还会影响人类健康;所以,预防性消毒应列为重要日程;消毒之前应彻底清扫,洗刷圈舍,清除粪便、秽物,减少病源微生物数量。猪舍消毒方式较多,但以选用化学消毒剂居多。常采用手压,或机械的方法喷雾消毒。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喷出的消毒液雾珠的直径、大小,应控制在80~120μm以下。雾珠直径过大,消毒液喷洒附着在圈舍及设施的表面,其背面及缝隙处易形成空白区,达不到全面、彻底消毒的目的。所以,消毒器械的选择十分重要,喷出的消毒剂雾珠越细越好,最好使猪舍内呈浓雾状,这样消毒液体才能充满舍内空间,全面附着、浸透圈舍各个角落,包括器械设施背面、缝隙处,达到消毒目的。此外,针对场内疫病情况,可选择1~2种或2~3种药物交叉消毒;有的场密封猪舍,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的方法消毒,效果更好。 2. 免疫接种: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关键问题,各场的情况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程序。场内技术人员,应根据疫苗的特性选择疫苗种类,制定免疫次数、间隔时间和接种途径,提高保护率。有技术力量及相应条件的猪场,也可与科研单位、院校合作,针对某些猪病,用地方菌株研制针对性灭活菌苗进行防治。如四川几个大型规模化猪场,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病率分别为46%、40%;经分离及血清型鉴定,确定了致病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大肠杆菌,然后用此地方菌珠研制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使该病的发病率下降到10%以下。 3. 药敏试验:不少猪场兽医靠临床、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诊断,凭经验用药,用药量倍增,治疗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导致药物浪费,增加成本,污染环境。建议猪场开展药敏区系调查,进行药敏试验,制订用药指南,为科学用药提供依据,减抗菌素的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例如,四川在几个大型猪场,用16种抗菌药物标准品及自制药敏纸片,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菌珠和沙门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硫酸新霉素、头孢唑啉、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高度敏感;而沙门氏杆菌则对新霉素、磺胺、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最为敏感。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菌珠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并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区调查,试验结果,制定针对不同规模场的用药指南,不仅疗效好,用药成本降低30%以上。
发表于 2008-3-15 2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这和六马内容没关系啊
发表于 2009-10-15 14: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根本就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还好,没有下载,这年头赚点钱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qu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17: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