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57|回复: 0

[肠道疾病困扰] 抗生素对畜禽的作用与危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4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泛华生物 于 2013-11-4 16:55 编辑


1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
1.1作为生长促进剂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有近60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发现饲用抗生素虽然有促进生长和防病的作用,但对细菌的耐药性和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也有很大的影响,到20世纪80 年代,又重点筛选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并与人用抗生素分开,以保证饲用抗生素的绝对安全。但是,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家畜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兽药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也日渐增加。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的抗生素,除部分作为冶疗性用药外,其余均作为饲料添加剂用来促生长和预防疫病。  
1.2饲用抗生素的应用趋向调查
      根据2009年我们对国内3个省、市的畜牧业滥用抗生素的现场进行调查统计,养殖场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给药方式主要是加在饮用水中使用,而这种给药方式已被证明是最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在家禽生产过程中有90%的抗生素被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对水产养殖业调查结果显示,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在绿色和无公害养殖水面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仅5%,在近95%的水产养殖面积中,为追求高利润,而任意加大养殖密度,为防止疾病的暴发,盲目地在水中投放抗生素,还有违禁药品氯霉素、呋喃唑酮类等药物。饲养者为控制和缓解高密度饲养带来的压力而随意增加投药量。  
1.3治疗用抗生素的应用
       由于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使用所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和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导致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兽医临床感染病例很少有单一病原体引起,大部分都是多种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给临床确诊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促进动物痊愈,缺乏技术含量或职业道德的饲养者或兽医工作者,不经过药敏试验就盲目加大治疗剂量或 盲目联合用药,不严格执行甚至不执行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和休药期等规定。结果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动物发生药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  
2  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畜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滥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生素可有效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但有些养殖户却错误地认为促进生长作用会随着抗生素添加剂量增大而提高,因此常出现超标添加的现象。在治疗效果不明显时盲目追求大剂量,有时甚至超出常规用药剂量几十倍,尤其是散养户, 基本不按体重给药,而是凭经验大剂量用药。不但增加了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和积累,而且容易造成动物中毒死亡。乱用由于养殖户缺乏基本药理知识的培训,随意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动物发病后不能准确诊断并对症下药,只是凭感觉和广告选购药物,而且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
2.1不合理联用
      联合应用不同抗生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而一些欠缺药理知识的养殖户不了解药物的理化特性和配伍禁忌,随意进行药物配伍,既导致配伍药物失效或产生更强的毒、副作用,又增加了饲养成本。
2.2违规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3号公告,多种药物禁止用于食品动物饲养中,包括常见的氯霉素、克伦特罗(瘦肉精)等,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存在养殖户违规使用的现象。
2.3人药兽用
      目前,在不少地区还存在着人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兽医临床的现象,不仅对人类抗生素资源造成破坏,而且产生的抗药基因重新进入人体,导致人用药物的失效并产生新的危害。如青霉素、链霉素可诱发皮疹;呋喃类药物、四环素类及磺胺二甲嘧啶等有致癌作用。无视休药期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禽畜在宰杀前一段时间内要停止使用抗生素,进入休药饲养阶段以降低体内药物残留。常用抗生素药物的休药期:磺胺类药物为7~28d。四环素类药物为28d,大环内酯类药物为7~14d,β-内酰胺类药物为6~28d,喹诺酮类药物为10~25d, 抗寄生虫药物14~28d。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殖场和散养户无视抗生素休药期规定,从而造成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直接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3  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畜用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不仅给治疗动物的某些疾病带来困难,由此引发的抗药基因问题也愈加严重,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破坏动物体内原有的微生态平衡
       动物的消化道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且微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一般处于平衡状态。 当畜用抗生素使用后,对它敏感的微生物数量就会减少甚至死亡,从而扰乱了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了微生物的生态平衡,造成对抗生素不敏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诱发新的感染。抗生素在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会杀灭和抑制一些有益菌的生长与繁殖,这也将导致动物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消化道疾病。动物长期食用含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可使某些菌群突变成耐药菌株,从而为预防与治疗某些疾病带来困难。诱导耐药性细菌产生抗生素有可能成为诱导环境中耐药细菌生成的潜在因素。尽管环境中的抗生素存在浓度比较低,但由于浓度能够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多种抗生素共存,为诱导产生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由于环境中还存在其他低浓度的污染物,如金属离子等,对细菌的耐药性能够产生一定的选择压,从而诱导产生抗药能力更强的耐药菌株。耐药菌株又可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菌,这种传递可以在种内、种间甚至属间进行,从而产生多重耐药菌。再加上病原微生物本身固有的某些天然耐药菌株,而使整个病原微生物菌群逐渐向有抗药性的方向转变。
3.2影响生态平衡
      抗生素本身的药物设计为抑制某类细菌的生长,在水体及土壤中不具耐药性的菌株被抗生素杀死,而具耐药性的优势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长期低浓度抗生素的存在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该影响可通过食物链对高级生物发生作用,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3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畜用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人畜共患病增多。全世界已知的人畜共患病超过200种,其中有100多种动物疾病能直接传染给人类。动物所带的任何耐药菌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人群,增加人畜共患病的感染机会。畜用抗生素也可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人类通过饮用水长期摄入微量抗生素,会影响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力。某些抗生素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人体,但是改变了人体内的菌群组成,降低了肠胃功能,妨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3.4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国际贸易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抗生素残留正在成为国际食品贸易中最易引发贸易冲突的敏感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和创汇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畜牧产品出口方面遭受越来越多的限制和障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出了禁用抗生素的命令。随着同际“绿色贸易壁垒”升温,滥用抗生素的动物生产业主将越来越多地遭遇产品出口方面的限制和障碍,这对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形成了严峻挑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3 16: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