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玉米(要经过初清理)、豆粕① 第一次粉碎② 混合③ 豆油 第一次 蒸汽制粒 (蒸汽温度90℃以上尽量高,环膜直径3.5~5.5mm)④
基础料⑤ 第二次粉碎② 混合③ 核心料、白糖、乳清粉、鱼粉等。 第二次 蒸汽制粒 (蒸汽温度60-70℃左右,环膜直径2-2.5mm) ④
成品⑤ ①见附录一:主要原材料质量要求及收货标准 ②粉碎筛片孔径要求:第一次3.0-3.5mm;第二次0.8-1.0mm;第二次粉碎粒度要求100%过20目标准筛,30目筛上物不超过1%,40目筛上物不超过5%。 ③混合机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5% ④见附录二:蒸汽制粒主要工艺参数控制表 ⑤见附录三:成品质量控制表 加工要求: 1. 选用的玉米与豆粕第一次粉碎必须按粒度要求粉碎,太细会导致第一次制粒困难或无法制粒,同时要严格按规定比例将原料混合再进行第一次制粒; 2. 第一次制粒蒸汽温度尽可能高,以保证原料与蒸汽的充分混合与熟化;第二次蒸汽制粒时,温度不可过高,以避免可能造成的部分营养成分的损失;环模的压缩比:6:1(或5:1视成品硬度调整),压缩比太高会造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制粒困难。 3. 核心料必须从小投料口投料或直接进入混合机, 必须在投大料的中间投,以保证核心料能完全进入混合机。生产成品前必须用粉碎的玉米进行洗机,保证设备内不会有残留料;生产的成品色泽要均一,经质检员认可后,按要求进行包装; 4. 成品损耗率要小于0.5%,制粒冷却后的水分含量:≤12.5%。 附录一:主要原材料质量要求及收货标准 | | | | | | | | | | 色泽鲜艳一致、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无异味异臭、无掺假 注意保证选用原料的新鲜度 | | CP≥8.0 H2O≤14.0,脂肪酸值≤50mgKOH/100g | Ash≤2.5 容重≥710 不完善粒≤5,霉变粒≤2,杂质≤1 | 霉菌≤50×103个/克 黄曲霉毒素B1≤50ug /kg 无农残 | 检外观气味、生产日期、水分、粗蛋白;定期检测一次粗灰分;每年至少检一次黄曲霉毒素B1 | 保证不含农残,最好有卫生指标的检测报告;使用前必须按要求先粉碎。 | | 浅黄至淡褐色的不规则碎片状、具烤大豆香味、无生豆及焦灼味 | | | 霉菌<50×103个/克 黄曲霉毒素B1≤30ug/kg 无农残 | 每批必检外观气味、生产日期、水分、粗蛋白;每2批检测一次粗灰分、脲酶活性;每年至少自检一次黄曲霉毒素B1;每年送检一次霉菌。 | 保证不含农残、最好有卫生指标的检测报告;使用前必须先按要求粉碎。 | | 浅黄至淡褐色的不规则碎片状、具烤大豆香味、无生豆及焦灼味 | | | 霉菌<50×103个/克 黄曲霉毒素B1≤30ug/kg 无农残 | 每批必检外观气味、生产日期、水分、粗蛋白;每2批检测一次粗灰分、粗脂肪、脲酶活性;每年至少自检一次黄曲霉毒素B1;每年送检一次霉菌。 | 保证不含农残、最好有卫生指标的检测报告;使用前必须先按要求粉碎。 | | | 黄色透亮,没有杂质,具有大豆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 | 酸价(mgKOH /g) ≤4.0 水分% ≤0.5% | | 保证不含有害化学物质,要求供应商提供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的证明 | | | | | | | | | |
附录二:制粒工艺主要参数控制表 调质器:其电流要严格按照设备要求控制 转速:300-400转/分 (经验值:转速基本在原该设备生产常规饲料转速的1/3-1/2左右) 环模孔径:3.5-5.5/2.0-2.5mm 环模的压缩比:6:1(或5:1视成品硬度调整),压缩比太高会造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制粒困难。 粒长:5-8mm。 蒸汽的温度:第一次≥90℃(尽可能高,使原料尽可能的充分熟化);第二次60-70℃(视成品硬度调整); 蒸汽的气压:4-5kg/cm2 (不低于3.5 kg/cm2) 冷却后温度:室温 (不高于室温4℃) 调制后(未经过蒸汽制粒)的水分:15-18% ;制粒后的水分含量:≤12.5%。 在夏秋季原料水分比较低的时候,调质压力尽量低些,这样蒸汽里的水分会多点,有利于制粒;同时夏季原料水分低,基础室温高的时候,可以考虑原料细粉碎会更有利于制粒。 在冬春季原料水分比较高的时候,调质压力尽量高些,这样蒸汽里的水分会少点,有利于制粒;同时冬春季原料水分高,基础室温低的时候,可以考虑原料粗粉碎会更有利于制粒。 在多级调质器的情况下,如果调质后水分过高,可以只开最上面一级调质蒸汽打开,关闭其他的几级调质器的蒸汽。 在基础料制粒困难时,可以测定一下混合后基础料的水分,和调质后基础料的水分。 (需要达到的温度-基础室温)/(调质后基础料的水分-调质前基础料的水分)=15左右。 如果这个比值越低,表示调质蒸汽中的水分过高了,可以适当增加蒸汽的压力,降低水分。同时可以考虑蒸汽管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可以在低点增加一个疏水阀或者汽水分离器。 如果这个比值过高,表示调质蒸汽中的水分过低了,可以适当降低蒸汽的压力,提高水分。 调质前水分过低时,可以在混合机中适当1~2个点的水,注意添加防霉剂。 使得基础料调质后的水分在16~17.5%范围内,制粒效率最佳。 为了达到溶水性好的特点,请务必注意如下几点: 1、二次粉碎粒度尽可能达到要求,100%过20目,30目筛上物不超过1%,40目筛上物不超过5%; 2、在成品调质制粒时,请务必关闭前几级调质器的蒸汽,仅打开最后一级调质器的蒸汽,如果有后熟化设备,请停止稳定器的工作。不要经过后熟化处理。 3、降低第二次制粒的压力和温度,压力根据水分调节,同时提高的进料速度。 4、基础料调质温度尽量达到95℃以上,二次制粒温度不超过70℃。 5、环模的压缩比1:5—1:6。 6、采用逆流式冷却器,调节风量和冷却时间,如果该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为大粒径饲料,生产可以适当降低冷却风量。冷却时间一般在6分钟左右。 附录三:成品质量控制表 | | | | | | | | | | 颗粒色泽均匀,直径2-2.5毫米,长度5~8mm;无明显的粗玉米粒,无发霉变质及异臭;含粉率低于2%。 | | CP≥21.0 H2O≤12.5 CF≤3.0 Ash≤7.0 | Ca:0.7-1.2 总P:0.5-0.85 盐:0.3-0.8 赖AA≥1.5 | | | | | | CP≥20.0 H2O≤12.5 CF≤3.0 Ash≤7.0 | Ca:0.7-1.2 总P:0.5-0.85 盐:0.3-0.8 赖AA≥1.3 | | | | | | CP≥19.0 H2O≤12.5 CF≤3.5 Ash≤7.0 | Ca:0.7-1.2 总P:0.5-0.85 盐:0.3-0.8 赖AA≥1.1 | | | | | | CP≥18.0 H2O≤12.5 CF≤3.5 Ash≤7.0 | Ca:0.7-1.2 总P:0.5-0.85 盐:0.3-0.8 赖AA≥1.0 | | | | |
注: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原料和成品的质量问题,甚至在夏季时可以考虑在加工时适当的多加些防霉剂。
该贴已经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