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深处万源市,流行一句谚语“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万源传统养殖的意义,如今在万源市突破性发展畜牧业的政策引领下,以前的打工农民摇身一变成老板,深山里的困难户向小康生活迈进。
家住万源市虹桥乡的赵大永,2001年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打拼,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重庆一学校校长。在2011年,赵大永辞去了校长的职务,回万源老家当起猪倌。目前,赵大永创办的永利养殖场有工人10多名,每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采访中,赵大永还告诉记者,他正在建酒厂和生态腊肉制品加工厂,以延长产业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万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日趋优化,上半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4%,已步入富裕行业,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其中牧业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加快了万源市农村居民同步小康进程,万源经济正悄然崛起。为让深山里的农民致富奔小康,万源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尤其年初以来该市开展“万名干部联万家”行动,干部职工把机关设到村头,业务办到地头,服务落到户头,建立市乡村三级联系服务群众覆盖网,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