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9|回复: 0

[综合] 媒体点评:农业补贴公开透明才谈得上效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6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实中大多数农民对农业补贴不感冒,以致对政策本身甚至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政府部门公开信息的动力与压力何在?内因即是动力,动力来自于执政宗旨,来自于为官之正道:干实事,把实事干好。外因即是压力,压力应该来自监管部门与公众的双重监督,把权力放回制度的笼子,把信息暴露在阳光下。

  天灾不断,猪价低迷,自然地联系到补贴,保险,扶持政策这些话题。即便没有天灾,作为促生产保民生的基本政策,农业补贴长期存在,力度亦持续有所加大。但现实中大多数农民对农业补贴不感冒,以致对政策本身甚至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而种种不满大多来自于他们感受最深的农业直接补贴信息不够公开,落实不到位。

  作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一种支持政策,农业补贴种类繁多,林林种种,政策设计者煞费苦心,仍然存在各种纠结,无非涉及公平与公开。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撒糊椒面式的普惠,还是重点投放,是对所有相关从业者的扶助,还是对接一批大的农业龙头;前者可能被指效率低下成效不彰,后者则可能被质疑"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更大的公平性在于,与所有的政府开支一样,对它的发放使用监管是否到位,资金的去向正当与否,农业补贴信息公开,阳光操作越来越成为行业人乃至公众关注的问题。

  农机补贴是农业补贴中的大项,在农业部的主导下,2013年各省农机补贴正在向规范化迈出步伐,要求信息公开,调整补贴发放机制,步伐不算大,仅仅是开始。之前在连续九年超过700亿补贴的背后,农机办这个"清水衙门"竟变成涉农腐败弊案发生的重灾区。曾经,一个部门把守补贴发放的三个重要关口,只有进入农机部门"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才可以获得财政补贴,进行"差价购机";也只有农机部门批准的经销商,才能"结算补贴资金";想要买补贴农机的农户,也需要事先取得"购机指标"。也就是说,无论想卖还是想买,只要你想拿到补贴,必须看掌握生杀大权的衙门脸色。

  政府毫无疑义地成为被多方特别是企业重点公关的对象。本来致力于推动农产业转型升级的农机补贴,反而让农机行业形成封闭的市场。企业对市场开发、品牌拓展、广告宣传等动力不足,农机产品性能质量差,升级慢,农民不接受,导致农业机械化程度长期徘徊不前。

  显然,政府掌握补贴资金发放的全部话事权,如果欠缺监管,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将成必然。政府部门公开信息的动力与压力何在?内因即是动力,动力来自于执政宗旨,来自于为官之正道:干实事,把实事干好。外因即是压力,压力应该来自监管部门与公众的双重监督,把权力放回制度的笼子,把信息暴露在阳光下。

  《农财宝典》开展了一项专项调查,围绕一头猪,究竟政府发放了多少补贴资金?它的发放对象、发放标准以及流向如何?审计结果如何?一方面试图一探补贴之"家底",另一方面了解信息公开的程度。在目前的条件下,无论从制度上还是技术上,调查肯定不是完整的信息呈现,只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信息公开工作上有难度,但更难的在于有阻力,但不能否认其方向性与合理性。如果监管不到位,有关部门争取补贴资金的动机难免不会发生错位,补贴越多,腐败越大并非虚言。积极推行财政对农户直接补贴的公示制度,针对种粮、农资、农机具、猪业补贴等资金进行全方位公示,发挥公众、媒体的直接监督的作用,消解疑惑的同时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来源于:农财宝典)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14: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