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2|回复: 2

[养猪] 规模化不能避免猪周期 只是一个转型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0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下有一种声音比较流行,那就是养猪规模化能够避免猪周期,此观点的持有者是设定在规模化猪场有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规模化猪场生产成绩稳定的基础上。在小编看来,仅仅规模化并不能达到避免猪周期的目的,实现集约化,绝对多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企业的手中才有实现猪价可控的可能。

  不可否定的是,当猪场实现规模化后,由于其管理优势及人脉关系,获得较多的数据要比小养殖场简单方便而可靠的多,对且市场的形势也要有更清晰的认识。但就目前来看,规模化带来的信息优势并没有帮助它们逃过猪周期的魔咒,规模化猪场优势还是主要体现在获取政府补贴和管理较为规范,硬件设施较为先进上,其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一般养殖场并没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内,由于散养还是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单家独户养猪的现象比较普遍,要统计散落在各地无数的小养殖场的养猪数量往往不可实现。由于所谓的各方数据缺乏真实性,养殖户往往无法判断市场的真正走势。一个短暂的回落或者升高,就容易认为是周期的开始。正因为对信息判断的不能准确性,导致了盲目扩张的情况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而这又加重了猪周期震荡的幅度。同时,在行业洗牌的时候,对养殖户造成了更深的伤害。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全国都是规模化猪场,大家都可以得到官方最准确的消息,那么当消费淡季的时候,谁应该去减少养殖量,或者当消费旺季的时候,谁又不会去增加出栏量?一切都是个谜。让生产规模更加庞大,获取更多的利润,这是资本逐利本质决定的。谁都不会在猪价跌破成本线的一刻,立刻淘汰母猪,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行业做贡献。最终,当深度亏损来临,小规模猪场最终熬不过寒冬的时候,具有经济实力的猪场才抢占小猪场退出市场的空间,让本来够大的规模再一次膨胀。猪周期来得越多,规模化就越大,资源越来越向少数企业手里集中。据猪e网网友了解到当少数企业的生产量占据了全部市场的绝对优势后,少数几家企业通过协商,就可以轻易改变整个价格市场的走势,最终实现利润完全归少数人所有。因此,我们可以说规模化并不能避免猪周期,而且规模化也并不是大资本的最终目的,规模化只是进程中的一个转型形式。

  当然,小规模养殖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也有出路。那就是实现养殖信息的共享,共同协商增减养殖量,有钱一起赚。但是这些往往都是理想状态,要统一数千万人的思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在养猪不存在竞争的关系上才有可能,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养猪已经形成竞争之势,大鱼吃小虾的行业生态已经形成。不过,由于农业关系的方面太多,小养殖户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政府政策这根有力的指挥棒依然发挥着异常强大的能量。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6-20 14: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谁也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这个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在想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亏难是占时的,钱途是光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4:5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16: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