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48|回复: 7

[会议报道] 2013全国农牧行业人才大会——暨第八届大赢家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9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  全国农牧行业人才大会——暨第八届大赢家论坛

2013年6月9-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2013全国农牧行业人才大会——暨第八届大赢家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MBA九周年庆典,于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6月9日上午8点30分 开幕式
   
主席台.JPG
主席台就座的有从左至右::

人力资源专家王广权先生

四川铁骑力集团董事长 雷文勇先生

中国饲料协会常务副会长,唐人神集团董事长 陶一山先生

中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书记 孔详智教授

科技部原副部长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刘燕华先生

饲料协会副秘书长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 沙玉圣先生

主持人 张利庠先生

正大集团副董事长  姚民仆先生

旺大集团董事长钟世强先生

江苏益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立余先生

此次会议及论坛汇聚了近600位企业家、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即饲料行业精英。本次论坛就如何实现行情低迷时期创新经营;如何打造竞争型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如何建立过程型激励性薪酬体系;如何建立企业实用的营销型三级培训系统;等进行讨论。

会场一角.JPG
会场现场一
会场一角 (2).JPG
会场现场二
DSC_0126.JPG
刘燕华部长致辞

DSC_0148.JPG
雷文勇董事长致辞

DSC_0155.JPG
田立余董事长致辞






该贴已经同步到 畜牧人杂志的微博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颁奖典礼 中国农牧业人才最佳成长平台、最佳企业形象
DSC_0192.JPG

DSC_0184.JPG

DSC_0200.JPG

DSC_0214.JPG

DSC_02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选出的十大人力资源总监、与十大营销总监

呵呵 十大营销总监清一色都是帅哥  ,强!!!
DSC_0242.JPG
DSC_02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通讯教授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 中国人事科学的开创者
给大家主讲的题目是《世界人才领域的6个新动态》
DSC_02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启文先生  正大畜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与大家分享:《正大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的经验分享》
DSC_0297.JPG

DSC_029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彭玉冰博士
江西正邦集团副总裁  
著名实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为大家做《正邦集团人才投资战略》的讲述

正邦彭博士.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通讯老师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个史上名人,叫做王通---可以说,这个王通成就了唐朝半壁江山: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57.htm,据说: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等都是王通弟子--仅仅据说哈

王通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一说生于580年,现无考证。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王通画像  王通画像
。隋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其弟)、王勃(其孙)、王质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参考其它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大约是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才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一番研究,王通自觉很了不起了,便以“圣人”自居,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王通题跋像  王通题跋像[1]
,“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这个记载大体是可信的。后世附会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等也是王通弟子,显然是胡拉硬扯的伪造。
王通好自求名,模仿孔子作《续六经》,在河汾讲学时,便以“王孔子”自诩。这样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他的《续六经》自然不会有什么学术价值,所以在唐代就大多散失无存了。今存《元经》一书,题王通撰,薛收传,阮逸注,实出于伪造,前人辨之已明。
今王通半身像  王通半身像[2]
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中说》一书。《中说》一书,有人疑其为伪作,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此书虽非王通所作,但其原本是王通门弟子姚义、薛收汇编而成的,大体上是弟子们对其师言行的回忆和追录。不过,此书到了王通之子王福寺手里后,福寺对其重新分类编排,在这个过程中,加进了许多吹嘘王通的不实之词,以至后人疑其为伪作。其实,《中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朱熹就讲过:“《中说》一书如子弟记他言行,也煞有好处。虽云其中是后人假托,不会假得许多,须具有个人坯模,如此方装点得成。”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中说》所反映的王通思想,还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人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5 20: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