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62|回复: 6

[养猪] 北大团队运营一个养猪场(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4 14: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305240Z056429.jpg

                                                             陈琳正在做实验

          “我现在就是一个养猪种茶的农民。”北京大学1990届毕业生陈琳,这样概括如今的生活状况。
  从北京大学毕业23年后,陈琳把自己生产的“无抗”猪肉卖回了母校,供应北大食堂的原材料,让学无线电出身的他引以为豪。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无抗"猪肉,简而言之,就是不用抗生素养殖出来的猪肉。”记者见到陈琳时,他正在位于福州金山的一间实验室里,认真地盯着量杯里的微生物制剂。
  环保养猪猪圈旁敢请客
  说到养猪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两个字脏、臭。在2007年没有接触生猪养殖行业之前,陈琳的印象也是这样。
  “现在生猪都是集中饲养,十几只猪挤在一起,很难解决粪便、污水等问题。”陈琳说,环境一差,猪就容易得病,这也迫使养殖户用抗生素,保证生猪成活率。
  “其实,养猪的饲料、防疫、养殖场除臭等,都可以用微生物技术。”为了完善这套体系,陈琳和他的团队用了近6年。
  现在走进陈琳的猪场参观,根本闻不到扑鼻的臭味。陈琳说,有时候客人来参观,他甚至会请他们在猪场旁吃饭。
  一个养猪场四北大才子
  北京大学曾有一名校领导说:学生卖猪肉卖得好,也是北大骄傲。陈琳的团队里,就有四个北大学生,“集团董事长丁星是新闻传播学院研修班毕业的,副董事长秦火保先生来自北大地质系,运营总监王银英是北大社会学系的,我是无线电系毕业的。”
  1985年,陈琳从小城永安,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在IT行业待了差不多15年,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生猪养殖业,一直受到抗生素困扰”,便开始关注相关信息。
  后来,他得知北大一些生物学、生态学专家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相关的复合微生物技术研究,并在2000年提出了“让国人吃上放心肉”的提议。研究成果在资料室里尘封已久,陈琳和团队成员把这一项目带回福建推广。历经5年努力,团队终于联合中科院和相关企业,创立了国内首家无抗猪肉生产基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5-24 1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人做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22: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07:3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九年那搏真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北被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1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又是个噱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0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会有人努力提高我们食品的品质,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黑心。加油,同行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09: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18: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