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40|回复: 0

[最新新闻] 专家称H7N9禽流感为基因重配新病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新的病毒,要给科学一点时间”。  4月3日,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说。对于此次发现的人感染的H7N9,存在太多未知。
% x  G9 ]+ k: @  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管轶称它为杂交病毒,他说对这个病毒特征的任何描述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
, w8 L9 T/ f0 c% z  他甚至没有用禽流感病毒来称呼它。他说,根据目前公布的它的基因序列,与它最接近的病毒都是禽流感。“高度相似”。
' C5 V3 _+ {2 B  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 J9 e! {! ~3 p  o5 j6 R2 j6 f+ Q/ M  m: s& e! ^: i: i
  该病毒的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H7N9,另外六个来源于H9N2, @9 S1 k* {4 O0 l+ u$ e: h
  H7N9,这个从未在人群中出现过的病毒已经导致5人死亡。截至昨日,已经有14人感染,感染者多处于危重状态。& D4 a4 [$ W! G7 @
  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中的一个亚型。但与之前在禽类身上发现的H7N9相比,这次在人身上发现的H7N9的基因序列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基因序列里,该病毒的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H7N9病毒,另外六个基因片段来源于H9N2病毒。
- J6 D) X" ]0 e$ c; w$ K  “病毒发生了重配”。金奇说,重配是流感病毒几率较高的一种变化方式。
: v" R# y' r0 u7 G  重配通常发生在两个病毒同时感染一个宿主的时候,它们进入了同一个细胞。“这种情况不会必然发生重配,但会导致这种可能”。8 ~0 b* ]& m4 R& d9 w  D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感防治组的郭姓专家强调,在重配过程中,两个病毒应该同属一个型,比如说都属于禽流感病毒。但金奇认为,“同属于一个型病毒重配的几率高”。
# G+ n1 R/ g( t  e  A" e! {  简单来说,病毒发生重配是指两个不同病毒之间进行了重新“组装”。对于有8个基因片段的禽流感病毒来说,病毒重组有多种形式。郭姓专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两张桌子拆了之后组装成一张——“可能你用了其中一张桌子的四个桌腿,也可能只用一个;再和另一张桌子的零件组装,但最终还是一个桌子的形状”。
" }) ]' n0 y" k% i+ i- x# p! m  重配后的H7N9保留了它的外部形态,也就是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而内部的6个基因片段全部来源于H9N2。
/ m% K$ z2 v+ j( ]9 I+ L) U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w- w6 y+ P$ M4 m
  在金奇看来,即使是一个基因片段发生改变,都有可能让病毒呈现出新的特性。一个最直接的疑问是,它是否会携带病毒H9N2的特征?% g- K" q% @, M4 g' B! \5 H8 d
  “这需要时间去判断”。金奇认为,从遗传表型来讲,它会携带H9N2的特征;但对于生物学特征来讲,两个的叠加并不等于一加一等于二。
6 r; ?) q) Y7 {; |: ]5 D  “我们现在只能说可能性”,郭姓专家说。H9N2曾在人的身上分离到,这一次H7N9在人群中出现,在他看来,也许是和H9N2的某些特性有关。1 o+ ?$ N4 a5 H5 E1 Y' i  C3 v
  但实际上,H7亚型病毒,并不乏感染人的先例。# V2 V% W. Y# J
  禽流感家族族谱; w& s3 f6 b" j
5 U) P) A% u- A( f
  禽类H7N9此前没有感染人的状况发生,中国此前也未发现该病毒
/ y0 [7 ?2 k+ Z& G/ \8 `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它以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酶)的不同亚型来区分种类。其中H的外观很惹眼,像长矛一样凸起于病毒表面。H和N这两者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病毒进入细胞和最后扩散出细胞的能力。: R" D3 N! a- Q  q
  通俗地讲,H像是携带了一把钥匙,它通过与活细胞的受体相结合,打开了细胞的生命之锁,进入细胞。而N则在病毒完成复制后,撕裂细胞,让复制后的病毒畅通无阻地离开细胞。  ~) f, V3 ^: Z! _1 T% {" R
  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将它们相互之间进行数学组合搭配,推测应该有144种搭配结果,但目前并没有都被发现。6 Q# I6 O" t" V" X1 j! o+ U2 ~$ b
  甲型流感中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其中对禽类危害大的亚型也被称为禽流感。
' f7 k- D( j4 p# n, J; u  H7亚型算是甲型流感家族中的古老系列。在1902年,H7N7就曾经在家禽中暴发。2003年,H7N7曾经导致80多人感染。在这个序列里,曾经感染过人的还包括H7N2,H7N3。除了有一人死亡外,其他多为结膜炎等症状较轻的疾病。4 l9 j, Y7 ^# d  e: z
  H7N9此前已经发现了25个毒株,但并没有感染人的状况发生。农业部统计,25个毒株均来源于野鸟。H7N9甚至在中国从未被发现,以上25个毒株数据全部来自于国外研究机构。
' l/ u. k! @( @; Q! h  1977年就开始从事禽流感研究的郭姓专家在国内从未分离过H7N9。据他所知,美国曾经分离出H7N9,并怀疑它能够在雪貂里传播,雪貂是哺乳类的一种,比禽类更接近人类。. R8 }9 f* ]- {* D1 }) j$ q% `
  总体而言,在H7亚型的家族中,禽类H7N9并没有显示出强大的破坏力。
8 ~0 n( g6 P3 z4 y  同样,H9N2也没有致人死亡的先例。郭姓专家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H9N2可以直接感染人并让人发病。他认为,H9N2的特征是宿主比较广,在人、猪和鸡身上都曾经分离出过,而且它的受体有点接近于哺乳动物的受体。很多兽医的血清里都可以检测到H9N2抗体。
; N$ Q! f; }+ Q  `2 A1 E2 {. C  今年春天,中国已有14人感染H7N9,5人死亡。更容易让人联想到H5N1,1997年香港报告了全球首个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曾经来势汹汹。在临床表现上,两者有相似之处——发病快,肺部病变死亡率高。但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H5N1和H7N9的关联性。
$ Y+ Q- B# r: c  H7N9能否人际间传染?7 `3 X4 d  }" b5 Z

) J2 I! O" Y; F0 v, M/ ^  专家认为病毒是否会人传人由病毒基因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3 \$ L) ]7 a5 b9 |# F* E5 }7 A  对于人感染的H7N9,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由于研究资料有限,目前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4 E2 n- ~0 k( L. ^1 w: B
  郭姓专家表示,一个病毒的毒性是由整个基因体决定的,这是基因的星座效应——基因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丰富,每颗星星都会发挥作用——因此无法快速地判断一种新病毒体的毒性和传播能力。
0 S) `3 D" l# s1 G) E# s  病毒重配后毒性变化也没有规律。从病毒学来讲,病毒发生变化是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从进化角度,毒性不应该越来越强。毒性变强,宿主很快死掉,病毒将无法繁殖。通常病毒应该是减弱的一个趋势。但在个别重配里,“增强、减弱都是有可能的”。
! \4 S2 U$ {* c  在感染人之前,H7N9是否已经感染禽类或家畜类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此前,中国并未分离出H7N9,农业部也称并未在活禽市场和周边家禽和猪等动物身上检测到H7N9亚型流感病毒。  m9 n# ]4 F% d
  但昨天,农业部发布信息称,已经从上海的鸽子身上找到了这一病毒。基因序列表明,该毒株是低致病力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
2 f  i, n4 W9 V, g6 p! u% |  著名科技期刊《自然》杂志(Nature)近日发文称,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它可能在禽类中静悄悄地传播而不产生出严重的疾病,这使得该病毒非常难以监控。
6 y7 _# u: ?/ Z5 }- H6 }  郭认为,H7亚型的病毒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这种致病性是针对禽类来讲的。对于H7N9,初步判断是对禽类低致病性的,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禽或野禽虽然感染但并不发病。
  w8 l. m' E, r8 C/ M* n  在郭看来,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主要由HA决定,在HA中存在连接碳,如果连接碳里有一串碱性氨基酸,一般是高致病性的。如果只有一个,则是低致病性的。“它只有一个”。当然他认为这并不绝对。9 I: K7 e; A- i, B0 i, q- X+ z: Q
  郭还认为现在并没有迹象表明会出现H7N9在人之间传染的状况。2 f3 v/ d( {" `+ ?" y$ r' \
  金奇则认为,病毒是否会人传人由病毒基因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管是否是禽流感病毒,一个病毒能否人际传染,取决于宿主细胞能否允许病毒进入并复制繁殖。
1 _: n& }. c+ @  i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资料称,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 G2 y. b0 Z" Z7 t3 N2 g
  对这一说法,郭认为现在还无法判断,这种偶然情况到底是什么?H7N9为什么会突然感染人。他认为目前的病例并不能排除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5 J" J8 J; c$ [$ R) D! p
  病例呈现散状分布,上海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经隔离结束,并未发病。在郭看来,H5N1也曾经感染人,但已经十多年过去,并没有发生人传人的情况。. s/ I; p8 H3 z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H5N1的被感染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或者基因有问题”。郭说。/ h+ Z( ^% y3 r( b
  但这一切还仅仅是推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病毒还存在着太多未知。  c+ o+ l& S: W4 b. W
  金奇说,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一条一条的线索”。7 P) v3 ?4 ^4 U' H2 c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2 07:3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