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以来,猪粮比价已连续三周跌破盈亏平衡区。这可能导致出现规模较大的母猪淘汰现象,下半年猪周期重启的概率在上升,将推升通胀风险。观察通胀,除了关注宏观层面,还需要格外警惕猪周期。
从食品价格来看,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主导食品价格长期趋势。虽然猪肉占CPI权重仅在2.4%左右,但在2007年、2011年高通胀时期,对CPI同比涨幅的贡献度达二三成,2009年对CPI负增长最高贡献度达5成,猪肉价格与CPI、CPI食品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8、0.91。
与其他产业一样,生猪产业周期由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主导。前者主要受三到四年的“蛛网”模型大周期影响,表现为能繁母猪存栏量;后者主要受年内需求季节性影响,表现为生猪存栏量。受春节猪肉消费旺季影响,每年1月、2月生猪存栏量均会出现环比下降。2013年1月生猪存栏量为4.48亿头,按2009年-2012年平均下降728万头推算,今年2月生猪存栏量将降至4.41亿头,为20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较高的生猪出栏量将推动生猪进一步去库存。2012年9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均维持在5千万头以上。按历史经验,能繁母猪存栏量与6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密切相关。即从今年3月起,生猪将迎来出栏高峰,且持续时间较长,很可能在今年7月份之前不会结束。
目前生猪产能、库存与2010年相似,下半年猪周期启动相对确定,但国内外宏观经济却与2010年大不相同,尚难支持非食品价格显著上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