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6-5 15: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酒精阳性乳的综合防治
酒精阳性乳是指乳酸度在11~18°T之间、用70%左右的中性酒精与等量的乳混合,产生微细颗粒和凝块的乳。由于这种乳的热稳定性能差,当温度超过120℃时容易发生凝固而堵塞管道,使乳无法通过板式换热气,并由于乳凝集在管壁上,使设备难于清洗,给乳品加工带来困难,且这种乳难于储存,风味差,因质量差于正常乳而被定为不合格乳,不能列入食用系列。因此,乳品加工企业在收购鲜乳时,均进行酒精阳性乳检验,一旦呈阳性就拒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31日 出处: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奶业信息网> 作者:山东省即墨市 王杰等)
1、发病机理
目前关于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主要观点有:
(1)低钠学说
酒精阳性乳牛血液和乳汁中Na+的浓度低于健康乳牛,而K+的浓度高于健康乳牛,Na+/K+比值降低。日粮中通过添加钠盐证明能降低该病的发生。
(2)血液及乳中Ca2+浓度及相关激素的升高
酒精阳性乳中Ca2+浓度升高,增加了Ca2+与酪蛋白结合的机会,遇酒精更易发生凝集。此外,甲状旁腺等激素的分泌加强会进一步增加血中Ca2+的浓度。
(3)应激因素作用
酒精阳性乳发生规律与应激有密切关联,特别是热应激。实验证明,酒精阳性乳牛体内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含量升高,与热应激一致。另外酒精阳性乳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也能证明这一点。
(4)乳腺细胞代谢变化
酒精阳性乳牛的乳汁中,cAMP浓度升高,而cGMP浓度下降,cAMP/cGMP比值升高,说明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是乳腺细胞调节水平异常造成的。
2 、发病因素
(1)日粮不平衡
日粮总量不足或过高;精饲料饲喂量过大,特别是蛋白质过剩造成肝脏机能障碍;粗饲料品质差,供应不足。
(2)摄入盐类含量不足
日粮中Na+浓度低,Ca、P不足或比例失调都会造成阳性乳的发生。
(3)应激因素
酒精阳性乳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和初冬季节,它的发生与冷热应激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牛舍过于潮湿、突然更换饲料,天气的骤然变化等都可以诱导阳性乳的发生。
(4)泌乳周期的影响
酒精阳性乳多发生于1~3胎牛,泌乳初期和泌乳末期和发情期由于激素的影响也很容易发生酒精阳性乳。
(5)其他相关疾病
当乳牛患胃肠疾病时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减少,易引发酒精阳性乳。酮病和乳房炎的发生也会导致酒精阳性乳的发生。
3、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价日粮,日粮中Na、Ca、P的添加要足够。防止饲喂变质腐败的饲料。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牛舍的保暖工作。换料要循序渐进,避免惊吓等应激因素的发生。
(2)补充钠和葡萄糖,可以饲喂含钠较高的饲料或者饲料中添加钠盐,也可以按照10%的NaCl 500mL,5%的NaHCO3500mL,25%葡萄糖500mL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4~5天。
(3)改善乳房内环境,用5%的NaHCO3或者0.1%的柠檬酸钠往发病的乳室内灌注,每个乳室50mL,每天一次,连用4~5天。
(4)恢复乳腺机能,可以内服KI每日8~l0g,连用3~5天;也可用2%的硫酸脲嘧啶20mL一次肌肉注射连用3~5天。
(5)对于年老体弱的牛在产前产后各注射5支60万单位的VD3。
(6)对于发情期、泌乳前后期由于内分泌紊乱引的阳性乳,可以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单位或黄体酮l00mg。
酒精阳性乳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与饲养管理、营养水平有关,而且还受周围环境、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此,在防治本病时要综合考虑多因素,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防治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