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0|回复: 0

[养猪] 抓好十关键 养猪效益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08: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规模适度适度规模养猪,有利于降低饲养过程中劳动力和物质的消耗,加快猪栏年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一般应视人力、财力、物力条件而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如一个人养30头猪,如果财力、物力许可养40头,则养40头的成本比养30头要低。

  二、优良种猪杂种猪具有杂种优势,一般两品种杂交猪可提高增重达20%,饲料利用率提高10%,而三品种杂交猪比两品种杂交猪优势更为显著,经济效益约提高16%。目前,国内多采用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的杂交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组合。在肥育猪生产中,一定要选择体态结实、健康无病、体重30千克以上的杂种猪饲喂。

  三、环境适宜猪的生理特点是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反应快,既不耐热,也不抗寒。气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一般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适宜温度是:体重15-50千克,20-23℃;50-90千克,18-20℃;90千克以上,15-18℃。冬季要把猪舍的洞缝堵塞好,覆盖棚膜,垫草加厚、勤换勤晒,保持猪圈温暖干燥。

  四、密度适中在肥育猪生产中,密度适中,可促进猪增重快,防止拥挤、咬架。猪群大小,应依猪的年龄、猪舍设备、圈养密度以及饲养方式而定。一般每群以10-16头为宜,最多不超过20头。另饲养密度的大小,因肥育猪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3-4月龄的肥育猪每头所需圈栏面积以0.6平方米为宜,4-6月龄为0.8平方米,7-8月龄为1.0平方米。

  五、合理分群群饲肉猪,这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圈舍建筑面积和设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肥育成本,还可以利用猪的抢食习性,提高食欲,促使猪多吃饲料、增重快。给猪分群时,通常按品种、杂交组合、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等情况进行组群,这样既考虑到同群肉猪的习性、大小、强弱等较相近,又可避免合群猪发生大欺小、强欺弱互相干扰的现象发生,从而使肉猪生长发育整齐,管理方便。合为一群的仔猪赶入新圈,应及时调训,让其保持相对稳定后,饲养人员才能离开猪舍,以免发生合群相互咬架、争食等情况,影响增重和肥育潜力的发挥。

  来源:畜牧人—农业部网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06: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