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63|回复: 8

[饲料] “速成鸡”、“药鸡”涉事企业众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给肯德基供货的山西粟海集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把苍蝇都毒死了。随后,关于肉鸡饲养的话题日益升温。12月中旬,央视报道称,山东一些养殖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或没有严格执行抗生素停药期的规定,或添加违禁药物,部分肉鸡未经检疫就被宰杀,最终流向市面。这让事件趋于白热化,包括新希望、百盛餐饮、麦当劳、吉野家、双汇等在内的多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相继卷入其中。面对汹涌的舆情,涉事关联方或推诿,或隐瞒,构成一幅食品行业危机中的上市公司众生相。

  肯德基:明知故犯 避重就轻

  百胜餐饮旗下的肯德基等连锁快餐,是第一个被证实与此次事件相关的企业,其在央视的调查报道中被直接点名。有关问题鸡肉的新闻曝光后,肯德基当日即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根据汰弱留强的原则,今年8月起肯德基已停止向供应商六和集团采购鸡肉原料。肯德基在进货后对所有鸡肉原料进行药残抽检,每年会对供应商进行检查,包括饲料日志和用药记录,并进行年度资格审查”。肯德基还否认了封存3万吨鸡肉的说法。

  然而,媒体及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均证实,早在2010年起,百胜送检的19批次六和集团鸡肉原料样本中,已经至少有8批次被验出抗生素残留不合格,而检测结果当时已经送交百胜。

  换言之,无论是百胜,还是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对于不合格检测结果,至少在两年前已经知道,却从未对外公布,也没有因此而停止合作。反而直到2012年8月,才因为“汰弱留强”而终止合作。然而所谓的“汰弱留强”究竟是如何汰及留,是否从侧面反映肯德基供应商中的“强”也有诸多问题,其供应链及产品控制是否失控,肯德基则没有说明。

  对于为何隐瞒检测结果,并且依然保留供应商,肯德基及百胜至今没有对此作出明确回应,多家媒体试图致电百胜中国证实,却被踢皮球到美国总部,百胜中国的公关能力及危机应对能力也让人质疑。而海外媒体则狠批,肯德基及百胜的声明前后矛盾。

  根据12月24日百胜向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其承认近期的事件将会对产品销售有影响。而光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俞建国则认为,肯德基相关负责人如果确实明知故犯,将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麦当劳:低调应对 前后不一

  “速成鸡”、“药鸡”事件曝光后,另一当事方一直试图置身事外,低调否认,在媒体挖出证据后才改口承认与事件有关联。

  在事发之初,麦当劳在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称,其使用的每批次鸡肉原料都经过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且确认合格,此后一直保持低调。直到新华社致电麦当劳中国公司,麦当劳表示前些年的“苏丹红事件”,一直到本次的“药鸡”事件都与自己无关,却无法即时提供供应商名单,而被记者问及山东六和是否供应商时,麦当劳方面却保持沉默。

  如此暧昧的态度不得不让人困惑。最后媒体从电视新闻中发现,麦当劳中国总部公关经理给出了答案:六和是我们(麦当劳)的二级供应商。其更声称,品控(质量控制)是通过一级供应商来控制。“一级下面二级的哪里来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去深究的”。换言之,麦当劳承认,其对二级供应商的品控属于“无法深究”的境界。

  新华网引述麦当劳的说法称,“这样管理更集中,同时提高了质量门槛”。境外媒体则报道称,麦当劳用抗生素鸡做原料,面对媒体查询态度暧昧,不肯正面承认。

  新希望:相对沉默 停产整顿

  媒体的报道还提及山东六和集团。12月中旬,央视等媒体的报道称,使用过抗生素的肉鸡被运到山东六和集团旗下的屠宰场,最终被送到了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企业。而公开资料显示,深市上市公司新希望在2011年9月完成与山东六和集团的重组。至此,新希望也迅速成为舆论焦点。有媒体报道称,新希望有六成利润受事件牵连。

  面对舆论质疑,涉事的六和集团平度公司停业接受检查,而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赶赴四川省内的重点市州对新希望旗下养鸡企业进行现场抽查检测。有知情人士表示,四川畜牧局的检测显示合格。上海药监局也在曝光后抽查了百胜物流中心8个批次的鸡肉样本,其中所检样品中抗菌、糖皮质激素两大类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六和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公司已经知道此事,目前高层领导相当重视,相关的调查结果会及时对外公布。

  母公司新希望相对沉默,只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此次事件系因个别养殖户私自添加违禁药物所致,并非公司下属企业违规养殖,且已责令工厂进行停产核查。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注意到,新希望至今没有发公告澄清,其公司股价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吉野家:澄而不清被指不配讲良心

  随着事件的发酵,更多的公司被卷入肉鸡事件,其中吉野家因为澄而不清遭到了媒体质疑。

  吉野家22日、23日相继发表声明,称“六和鸡肉我司于19日已就地封存,六和鸡肉目前并未在我司所属各门店使用。” 声明不但没有使得吉野家摆脱事件阴霾,反而招致媒体的批评。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纷纷质疑,称吉野家在事件未明朗的时候,就抛出声明,有欲盖弥彰的嫌疑。媒体提出了八大疑问,批评其不配使用良心品质字眼,因激素鸡肉也是其网站上宣传的“精选上等材料”。

  事件发展至此,涉事公司姿态尽显,或沉默、或推诿、或诚恳、或狡辩。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随着事件的逐步发酵,无论涉事企业承认与否,事情终会水落石出。态度暧昧、拒绝承认的鸵鸟政策,并不会对企业有任何好处,最终都会变成对企业自身声誉的一剂毒药。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12-28 13: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所在,还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不严促成的坏习惯,中国的肉食品安全谁来保障,人民的自身利益谁来保护,政府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及企业自身社会责任加强,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3: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安全问题,我的理解是:第一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第二:要向中医学习,“不治已病治未病”;原因如下:养殖户为啥喂药,每只肉食鸡成本是1-1.8元,养一只鸡才能赚多少钱?他们是情非得已,是十分不情愿的。为啥喂药呢?究其原因:担心鸡苗白痢、带菌来的,等等;1日龄就喂开口药,三两天就得投药;从根上治理:种鸡场净化白痢、净化沙门氏菌等疾病,才能有健康、强健的鸡苗,才能健康养殖,才能减少喂药;就是加大种鸡场治理工作;第二治理方法:不是治理养殖户,是治理兽医人员行医资格和加强管理;有病没病都重重下药,鸡的肠道健康破坏了,本身鸡的正常菌群没有建立好,不靠药就活不成了。国外兽医人员少,工资极高,有道理啊!职业道德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3: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没有理顺各种管理的关键环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3: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讲良心,就连央视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9 16: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看 转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13: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要打破既有的利益链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件首先应该承担责任的是政府,而不是别人。税收被他们拿走了,经费被他们花掉了,活还没有干,总想指望别人自觉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竞争不激烈,企业或许还要好一点,这也是假设,不成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 09: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太天真,这可是利益斗争的结果,整个报道都那么不严谨,不怀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08: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