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粕检验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棉粕是常用的蛋白原料,新疆地区其蛋白含量在38%以上,最高达47%(根据壳含量的不同)近几年出现了壳绒与棉仁分离的棉蛋白,其蛋白含量50%--57%。棉粕中精氨酸较高,赖氨酸、蛋氨酸等较低,常与菜粕配合使用可改善某些氨基酸的平衡。
一、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感官检验。主要是色泽、气味、温度、粒度、含绒量。新鲜棉粕色泽为颜色一致的黄色或黄褐色。若为深褐色是高温蒸炒过度,造成赖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破坏棉粕蛋白品质下降。棉籽粕具有特有气味,无酸、腐、焦、霉发酵味或其它异味出现焦糊味为加工过度。批量料温高于手温不予接收(热包装。)含绒量包装完好的袋装粕明显较其他袋轻时为绒壳量过高不予接受批量大时可测容重(棉粕的容重在—棉壳的容重在--)。
抽样 抽样方法不同造成的粗蛋白不同因而会出现争议。棉粕中不可避免地有少量棉纤维。重力作用下,密度小的壳绒在上部散装棉粕袋装棉粕抽样方法不同。直接用钎样器抽取或用手抓取都不能完全代表本批粕的质量,建议使用钎样器结合随机开包抽取一是用大号钎样器反插正拿端角刺中心钎取的同时随机打开三包至十包用铲铲取少量不同部位样品时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检测。制样用的粉碎机的机型影响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笔者在长期工作中发现使用万能粉碎机(击破)实验室用粉碎机粉碎的棉粕粒度大小不一,壳绒难以通过40目筛且样品不易混匀,影响粗蛋白的检测结果。钢磨粉碎机(磨碎)粉碎棉粕效果较好,能将壳绒磨细粒度较一致检测粗蛋白较稳定另外检测时增大称样量如称取1.5-2.0克样品尽可能减少检测误差。
二使用中注意的问题。1.配方 棉粕中的游离棉酚是一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可引起畜禽生长受阻繁殖力下降不予甚至死亡。制油时不同的加工方法得棉粕的游离棉酚含量不同:压浸加工法得棉粕游离棉酚含量0.02—0.07%,使用浸出法得棉粕游离棉酚含量0.10—0.50%。只要注意棉粕与其他蛋白原料合理搭配适量添加赖蛋氨酸棉粕可限量用于部分畜禽品种中。目前种用动物(反刍动物除外)不用棉粕幼龄动物小比例使用因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对游离棉酚具有解毒功能,反刍动物中可大比例使用。据报道精料中犊牛棉粕用量20%种公牛用量30%未见不良反应。产奶牛用量高达30%以上同时加大硫酸亚铁含量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加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棉粕散落性小,在待配料仓中易结拱,影响配料的连续稳定若不及时采取破拱措施还会产生霉变影响产品质量。有效预防结拱可采取控制原料质量,含绒多原料不用外使用时还须控制粉碎量采取用多少粉多少(可比计划使用量多几百公斤)的方法。棉粕中壳绒粕密度不一,重力作用下,待配料仓中三者分离壳绒在上粕在下分布不匀不同部位品质差异较大,而且棉绒结团易堵塞料仓及喂料器出口。
贮存。棉粕散落性小,也易受黄曲霉污染,贮存时间较长由于下部袋受压力大以及下部易吸湿受潮板结成块,故垛下部及墙角等部位易发生品质变化,检查时注意这些地方,水分小温度低的棉粕码垛时采用实垛,水分大或温度高的采用井字形非自形等通风垛。出现异常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倒垛曝晒过筛等措施。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