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肉鸡食用抗生素事件让公众的目光再一次投到了畜牧行业。随着媒体的介入,食品安全问题被更多甚至妖魔化演绎,作为上游产业的畜牧行业也因此"沾光",在大众新闻传播领域里,养殖业曝光率日渐提高,成了不那么光彩的"明星"行业。“疯狂畜牧业”、 人体的“隐形炸弹”、“鸡猪鱼嗑药,百姓吃素“这样的言论不绝于耳。扭转公众对畜牧行业的认识,解决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成为落在每个畜牧人肩上的重任!
l 新条例制定或将改变这一局势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新的《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新条例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亮点颇多,对饲料安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归纳为以下面六个方面:饲料质量安全要求更高,对管理部门不履责直接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要求生产企业采购原料有查验和记录,经营者不得对饲料拆包、分装,规范饲料使用防止非法添加,同时不良记录生产经营者名单将公布。 新条例的出台突显了国家对饲料安全与饲料添加剂安全的高度重视,对违规违法行为的重拳出击,检查力度只会越来越强,处罚只会越来越严格。而作为农牧企业则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新条例的相关规定,尽早尽早采取相应措施,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看着安心、吃着放心!
l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链接日本经验 广岛原子弹事件后,有学者发现,小螃蟹“死里逃生”。关于甲壳质的研究才成为科学界的热点。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日本科学家终于找出了让小螃蟹死里逃生的神奇物质,它就是藏在螃蟹壳中的壳寡糖。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寡糖已被广泛推广应用于仔猪饲喂。在欧美,以功能性低聚糖开发的食品多达四五百种,在日本,约有40%的仔猪饲料和90%的婴儿产品中含有寡聚糖类。
l 寡糖助养殖业突破抗生素之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已经开始对壳寡糖(COS)的研究,目前它已经被成功用于植物上降低农药药残和人的保健和新药研发中。作为一直致力于研究新型健康绿色添加剂的中泰和,目前已把中科院大连物化所1805课题组20余年对寡糖的研究成果——壳寡糖推广应用到了畜牧行业中。 壳寡糖是从螃蟹壳中提取,经脱乙酰及生物降解得到的纯天热产物,大量研究表明,寡糖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免疫调节、促进消化吸收、促生长、保肝降脂、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作用。它在养殖中使用具有无毒、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绿色饲料添加剂。另外,通过与大连物化所、四川农业大学建立的“中国碳水化合物动物营养研究中心”使得壳寡糖在畜牧领域的应用研究日趋成熟。壳寡糖在畜牧行业的实际应用效果表现在: 提高了畜禽的免疫水平,从而避免了药物的过度使用及残留,可将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至国标范围内; 有效降低并改善了乳仔猪的死淘率及其腹泻率,抗体均一度及僵猪问题,提高了仔猪的健康度; 有效改善了母猪便秘和奶水问题,并调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每头母猪每胎至少可提高0.5-1头仔猪; 可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高鸡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了鸡蛋的蛋品质; 可延长种用畜禽的使用年限……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饲料及养殖企业已经对壳寡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已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产品中,相信此类绿色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将会是解决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一个有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