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9|回复: 5

[饲料] 速成鸡该在何时“禁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4 1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5天速成鸡”事件爆发后,尽管处于事件漩涡中的山西粟海集团所检项目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而一些快餐店也连续发表言论,白羽肉鸡“45天育成”是正常普遍的现象,目前中国每年的肉鸡产量居世界第二,其中白羽肉鸡约占50%等等。但民众对于“45天速成鸡”是否存在健康隐患有疑虑。

  专家解析:

  出栏前继续喂养添加剂饲料严重违规

52_20121213081243_evyu3.jpg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袁建敏教授表示,白羽肉鸡这个鸡种是合理存在的,满足人们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所需要的蛋白质,白羽肉鸡是最经济实惠的,在美国大量存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毕英佐教授则告诉记者,在日本和香港地区,很少会进口这种白羽鸡,大多是黄油鸡,这种黄油鸡的生长期大约在100天左右。而他们对黄油鸡的相关检测也相当严格,比如有包括“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7种禁用药物和添加剂、30多种严格控制的药物和添加剂,在上市前一个月,鸡只进入停药期,这30多种严格控制的药物和添加剂一概不能使用。“而根据中国内地的相关法规,鸡只上市前的7天为停药期。”也就是说,粟海集团的一些养殖户在出栏前继续喂养添加了添加剂的三号饲料明显违反相关规定。

  毕英佐教授直接否定了给鸡只喂养抗生素的说法,“要解决鸡只密集怕鸡瘟,应该靠疫苗,而不能用抗生素。”至于养鸡要用硝酸银,“听都没听说过”。毕教授说,听名称应该含有重金属成分,而重金属成分很难溶解和排出,一旦进入鸡只,人食用后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记者了解到,工业盐并不能软化水质,它只是用来再生软化水质的钠离子交换树脂。中华肉业网主编何中华明确表示,在肉鸡养殖行业,确实存在兽药滥用的情况,这肯定涉及到残留问题。药品残留在肉里以后,人食用了以后对人体肯定有害。

  业内说法:

  检疫合格证花钱可买?


  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速成鸡”,可以发现相关传闻几年前就在论坛流传。还有含有瘦肉精的猪,也是在正式爆出问题的前几年就不断遭到民众的质疑,直到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才逐渐浮出水面,最终被媒体证实。

  中国的养殖业,“鸡被养殖在狭小的空间中,容易罹患各种疾病,饲养者就会使用更多的抗生素、更多的重金属和更多的消毒药来对抗疾病,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质量负责人兼检测室主任樊福好如此表述。至于原因,“很简单,这些添加剂和抗生素药物能给养殖户带来直观的利益长得快、不得病、肥肉少。”

  从流程上看,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各个环节都在保障着食品的健康安全。第一道就是鸡雏产地检,第二道是鸡雏到岸检,第三道是出栏检,第四道是进入终端市场(如超市、快餐企业)前还有一道检疫。但记者采访的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地方的检疫工作难以到位。而据多家媒体实地考察报道,在肉鸡流入市场至关重要的动物检验检疫程序中,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走过场”的情形。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河北、山东等地,甚至花钱就能买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而终端商家只要上游企业商家提供了检验检疫合格证,便不会再自掏腰包再多检测一次。至于对消费者食用后产生的后果, 则很难界定责任。

  记者观察

  何时吃鸡不后怕?


  曾经铺天盖地的“三鹿奶粉”广告标榜有几十道检验,双汇也标榜自己有“十八道检测”,结果呢?事实给所谓的“检测”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12月4日,山西省农业厅宣布调查和检验检测工作全面完成,所检项目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也就是说,他们认定,粟海集团的速成白羽鸡安全。但质疑声立即响起一片。客观地说,这个结论要让消费者完全认可,恐怕很难。首先,此次检测是由粟海集团主动提供样本、要求检测的,这些样本与实际有无偏差,也不好界定。

  而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对鸡的残留物检测共有8种,而此次山西检测的只有4种残留物,为何不按指标要求全部检测呢?仅凭部分检测就能得出安全合格的结论吗?而针对检测的4种残留物还发现,在送检的4种残留物中,有2种根本不是指定的检测指标。也就是说,有效的指标检测实际只有2种,这能算是“安全合格”吗?

  还记得“瘦肉精”、“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事件的人肯定会知道,安全检测中对指标的设定,往往低于安全指数。今天的“速成鸡”中,有没有潜伏着另一种“三聚氰氨”呢?标准的滞后和监管缺位,既纵容了企业,也忽悠了社会民众,出现一次“速成鸡”事件或许不可怕,怕就怕还有“瘦肉鸡”、“三聚氰胺鸡” 。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12-14 1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5_2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14: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所云。
就好象一些饭店承诺告示:“本店决不使用添加剂”,我就不明白:他不用食盐、味精么?
禁止使用添加剂?
那添加剂是什么?仅仅是瘦肉精、三聚氰胺、抗生素?
多维、多矿都不用?氨基酸也不用?

点评

哈哈,消费者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是存在很大漏洞的  发表于 2012-12-14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15: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无知的记者开始,一群自以为是的假道士跟风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16: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老师言之有理,谎言千遍便是真实!
林彪、叶群的从者!
食品安全是重要,可是也不能没有分清事实就上中央台的,难道是大忽悠?
众多的跟随者是盲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6 0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是无知,但也揭开了肉鸡养殖的问题,我已多年不吃肉鸡了,让那些不是盲从的人每天吃几只鸡肝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0: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