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4|回复: 1

生猪规模养殖有三大“绊脚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2 1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传统农业的“最后一块肥肉”,今年低迷的行情,让生猪养殖散户大量退出的同时,也加快了规模养殖的步伐,工商资本和返乡农民工成为其中“主力”。
  记者在多个区县调查时发现:要吃上这块“肥肉”,也不是那么容易。
  主力
  返乡农民及工商企业老板
  合川钱塘镇大柱村,有一片特殊的“庄园”:40幢蓝瓦红墙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每个屋顶都立着个白色罐状物体。
  这就是大正公司的大柱猪场。每幢房屋内,养有250至300头商品猪;屋顶的白罐,是自动送料机。
  做饲料起家的大正,近年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在钱塘,大正建的两个大型猪场年出栏量达到五六万头,加上另一家猪场,年出栏量达到全镇生猪出栏总量的七成以上。
  据统计,作为老牌畜牧大区,合川现有年出栏百头以上的规模场1670余个,千头以上的211个,万头以上的6个。
  “合川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得益于返乡农民及工商企业老板对生猪产业的投入。”合川区畜牧局副局长王承华介绍,今年该区新发展52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绝大部分由上述两者所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2007年,黔江区计划打造生猪产业,当时连个年出栏达到300头的猪场都难找;去年,该区生猪养殖规模已达到78万头,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养猪两头多,居全市首位。
  “如果仅靠农户从农业中所获的积累来规模养猪,黔江的生猪产业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样快。”该区畜牧局副局长姚鹏翱说。
  据统计,2007年我市出栏生猪1783万头,去年达2020万头。这新增的237万头中,90%以上出自新建的规模养猪场。
  “规模化养猪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市农委畜牧处处长吕祖德说,更充足的资金与更高的管理水平,使规模场在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肉源同时,也更好地保障了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引力
  近万亿元总量是绝对诱惑
  “我市规模养殖场的老板,‘第一桶金’往往来自非农产业。”吕祖德说,
  在业内,大家笑称养猪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行业。
  除了正大、雨润、今普外,许多行业的老板们都蜂拥来喂猪。以做房地产起家的南方集团,在酉阳建场养猪,去年出栏生猪12万余头。
  据财新网统计,近两年全国有14家非农企业高调宣布要养猪。其中房地产商、金融公司、IT公司是主力。
  为何老板们扎堆养猪?
  吕祖德分析:首先,国内对生猪消费属刚性需求,市场空间大。在中国,猪肉是最重要的日常蛋白质来源,占肉类消费总额的70%左右。在重庆,这个比例达到75%。虽然还有很多传统农业有着丰厚的利润空间,但没有哪个产业像猪肉这样具有近万亿元的总量。
  其次,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低,是传统农业中的“最后一块肥肉”,到目前,全国养猪业仍以“散兵作战”为主,没有哪个企业在全国猪肉供应份额中超过5%,自然吸引嗅觉灵敏的“多金”者掘金。
  同时,国家近年来站在民生高度发展生猪产业,给予了大量扶持政策。据了解,今年国家给予重庆生猪调出大县补助就达到1.2亿元。
  而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除了上述因素,之所以选择养猪,是因为这是个过去几乎每个农家都在做的事,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
  阻力
  存在三大“绊脚石”
  要办个规模化养猪场,并非易事。
  记者在多个区县调查时发现:“地”、“食”、“钱”是目前阻碍我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的三块“绊脚石”。
  “地”是指难以找到合适的养殖地块。在合川钱塘镇采访时,有不少养殖规模在3000头左右的业主告诉记者,现在想扩大规模都很困难,更别说新建场了。
  王承华告诉记者,眼下发展规模养殖与耕地保护政策的矛盾日益突出,想在基本农田、禁养区、城镇规划区、林地等之外,选择一个水源、交通等条件适宜建设规模养殖的区域是“难上加难”。
  “食”是指价格一天天见涨的饲料。对于规模养殖场来说,工业化饲料是性价比最高的猪食。但是,其涨幅却令不少养猪场“遭不住”。
  周华兴是黔江区华松养殖场的业主。今年8月他去买饲料,发现价格又涨了,每吨从去年的3600元涨到当时的4600元。这样算下来,养一头猪仅饲料就要比去年多花100多元。
  “钱”是指不少养殖场,尤其是规模在万头以下的养殖场,缺乏流动资金。
  养猪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在不少区县,记者都听说了“有钱建圈却没钱买猪和饲料”的故事。据了解,建一个5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固定投资要花几十万元,加上进猪种,总投资上百万元。从配种到怀孕及产仔,约需15个月时间,投入才能变现。而饲料、工资都需要现金。
  “今年底,我们合作社里还有30%的社员还不起银行贷款。”周华兴说。
  对于“三难”,不少专家建议:应做好畜禽规模养殖的科学规划、布局工作,实现节约用地;提高饲料报酬,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饲养方法,使同样多的饲料让猪增重更多(我市猪场平均需3.4公斤饲料,才能使猪长1公斤,而丹麦只需2.4公斤),并尽可能培育减少粮食消耗的新品种;加大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尽量多渠道整合专项资金,并将国家补助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4: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