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1|回复: 1

猪场应重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预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1 16: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该病以泪斑、喷嚏、鼻甲骨萎缩或消失、鼻骨变形扭曲等为特征,并造成猪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继发感染增多,从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猪病防治时应引起足够重视。该病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在我国分布亦相当广泛。

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引起较温和的非进行性鼻甲骨萎缩,一般无明显鼻甲骨病变;在健康猪群中,几乎所有的猪都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菌和非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并伴有程度不同的鼻甲骨萎缩;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菌后继发感染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常引发严重的萎缩性鼻炎。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见猪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最常见于2-5月龄的仔猪。在猪群中传播速度较慢,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

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猪圈潮湿,寒冷,通风不良,猪只饲养密度大、拥挤、缺乏运动,饲料单纯及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常易诱发本病,加重病的演变过程,在猪病防治时要特别注意。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口、鼻感染猪,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媒介物接触传播。

受感染的小猪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呼吸有鼾声。猪只常因鼻类刺激黏膜表现不安定,用前肢搔抓鼻部,或鼻端拱地,或在猪圈墙壁、食槽边缘摩擦鼻部,并可留下血迹。从鼻部流出分泌物,分泌物先是透明黏液样,继之为黏液或脓性物,甚至流出血样分泌物,或引起不同程度的鼻出血。

在出现鼻炎症状的同时,病猪的眼结膜常发炎,从眼角不断流泪。由于泪水与尘土沾积,常在眼眶下部的皮肤上,出现一个半月形的泪痕湿润区,呈褐色或黑色斑痕,故有“黑斑眼”之称,这是具有特征性的症状。

大多数病猪,进一步发展引起鼻甲骨萎缩。当鼻腔两侧的损害大致相等时,鼻腔的长度和直径减小,使鼻腔缩小,可见到病猪的鼻缩短,向上翘起,而且鼻背皮肤发生皱褶,下颌伸长,上下门齿错开,不能正常咬合。当一侧鼻腔病变较严重时,可造成鼻子歪向一侧。由于鼻甲骨萎缩,致使额窦不能以正常速度发育,以致两眼之间的宽度变小,头的外形发生改变。

病猪体温正常。生长发育迟滞,育肥时间延长,变相给猪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不管临床症状是否典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存在都会给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首先该病造成鼻甲骨萎缩甚至消失,因而猪呼吸道的第一道“门户”被破坏,从而令猪只对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空气调节及过滤的功能不复存在,未经处理的空气将直接进入肺脏,不适的温、湿度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必将对肺脏造成损伤。同时,在整个病程中,鼻甲骨均处于炎症状态,病毒、细菌等病原可通过鼻甲骨侵入猪体,因而猪只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0.1%的高锰酸钾清洗患猪鼻腔和抗生素类猪兽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猪发病的严重性,早期感染发病若能及时治疗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大多猪场对该病并未采取措施,或者所采取的措施虽减少流鼻血、歪鼻等典型症状的比例,但对喷嚏、泪斑、结膜炎等非典型症状并无明显改观。发病后期即使猪兽药用对了,最好的效果也只能是减少典型症状,相对减少损失,存在的问题和损失仍然相当巨大。

猪场应重视此病,并事先加以预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预防时要做到不从疫区引进猪只,即使从非疫区引进猪,也需隔离检疫,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加强猪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猪舍要通风良好,不拥挤,并定期使用安多福万金水做严格的带猪环境消毒和饮水净化消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9-12 2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猪场传染性鼻炎还是比较少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9: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