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47|回复: 15

浅析中国猪群亚健康的六大根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22: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yl 于 2012-8-1 23:42 编辑

当前,养猪生产面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这是这个行业里每一个从业者的共识,不论是散户饲养或者规模养猪场,都有共同的感受,猪为什么越来越难养?怎样才能把猪养好?我们来看:
  1、猪病越来越多,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是当前养猪难的第一位原因
  养猪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猪瘟变成非典型了,又出现多种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安全的猪病:蓝耳病(还在发生变异)、圆环病毒感染、伪狂犬病等等,感染形式复杂化,要么是混合感染,要么就一定会是多病原的继发感染,所以,养猪人都抱怨:猪越来越难于饲养,控制疫病非常难!
  2、免疫抑制类病毒是造成猪群持续感染的真凶
  1996年,我国开始流行蓝耳病,自此,猪病的流行和危害“更上一层楼”,由于蓝耳病病毒,还包括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都可以影响猪的免疫功能,又称为免疫抑制病毒,一旦被这类病毒感染后,猪的免疫能力下降,免疫应答水平降低甚至丧失,因此猪完全被暴露在多病原包围的环境中,结果只能被感染发病。
  3、高生产力水平的瘦肉型猪对饲养管理条件有更高的要求
  现在养猪生产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对猪品种要求很高,要求产仔数量多、生长速度快等等。现代的瘦肉型猪品种的遗传潜力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但在配套设施不全和养殖者观念陈旧的养殖形势下猪群的健康水平是每况愈下,疾病频频爆发。
  4、抗生素滥用导致猪的肝肾损伤严重
  在养猪生产中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保健的常用药,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分解代谢必须要经过肝脏和肾脏,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抗生素会直接造成肝肾的严重损伤,肝肾是动物体最后一道健康保护屏障,以至于猪的免疫机制受到抑制,病原体和致病因素不能被排除,直接导致机体发病,造成养猪生产的巨大损失,诸多的因素致使我国养殖业面临一次又一次危害和灾难。
  5、霉菌毒素中毒导致我国养猪生产雪上加霜
  霉菌毒素影响问题,在传统养猪生产中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现代养猪那就是一个大事情了,传统养猪的模式下,饲料的使用量很少,加上品种因素,霉菌的危害还不是很突出。现在的养猪生产在高密度、工厂化、新品种短期出栏的形式下,猪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外加饲料原料的霉变现象非常严重,一旦被疏忽就可能出现问题,2006年出现的高热病,诱发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污染玉米。霉菌毒素能直接导致猪群的免疫抑制,出现母猪流产、假发情、死胎、弱仔、腹泻等病症。
  6、继承免疫的中断
      反复的消毒,大量的用药,提供更加舒服的环境等,对猪长久健康是无意的,会导致一代更比一代抗病能力下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2-8-1 23: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得很到位,基本上就是这几个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7: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探寻一种适合中国养猪的新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污染,养猪设备差,生物安全不到位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16: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17: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很全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2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集约化养猪,饲养密度的调控到底怎样去调控?难道一头猪挨着一头猪就叫做集约化,密集饲养?空间何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刀客 发表于 2012-8-3 10:58
所谓集约化养猪,饲养密度的调控到底怎样去调控?难道一头猪挨着一头猪就叫做集约化,密集饲养?空间何求?

   一些观点不赞成。

点评

请讲。您的观点。  发表于 2012-8-3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zhmdchinaren 发表于 2012-8-3 11:26
一些观点不赞成。

请查看《规模化猪场管理性疾病药物防治综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21: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