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2-6-5 18:49 编辑
饲料发霉原因分析
原因一;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
饲料发霉实际上是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结果,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其中大部分属于温性型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为22—30℃,曲霉菌属30℃,镰刀菌属22℃左右。当温度和湿度都大于霉菌最适宜的环境时,我们就要加大和开始使用防霉剂了,不然容易发现发霉。
原因二;饲料加工不当
在饲料生产的时候,饲料冷却器出现异常和冷却时间短,导致饲料温度较高,温差大而导致饲料发霉。
原因三;饲料水分大
饲料原料水分高,当饲料水分高于15%时,霉菌会大量繁殖。
饲料制粒时蒸汽压力或不够饱和,制粒时温度较低,水分高,冷却后水分未能散发出来,导致饲料水分高而发霉。
原因四;饲料包装
包装到内膜破损,封口不严,饲料很容易从袋口和破损处吸潮,导致发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