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l 于 2012-8-28 23:52 编辑
如今的猪价,据说不少猪场已经出现亏损,是一时的亏损,还是长期的亏损,这个值得我们养猪人三思。本人对以后的猪价行情抱的是悲观观望的态度,大型猪场的雨后春笋,中小猪场的盲目跟进,中国经济的不稳定因素等,再加上一波一波的疫情,给以后的养猪行情带来太多不确定因素。倘若猪价低迷+疫情流行=?,结果是很可怕的。
养个二三十头母猪,好听点说是小猪场,难听点是就是个散养的。抵御行情风险没有实力,预防疫情风险没有经验?该怎么办?
第一、及时缩小规模,降到成本,增加流动资金。
不要等猪价大跌时,再淘汰母猪,很多猪场的母猪其实早就该淘汰更新了。如今散养户的淘汰,大型猪场的兴起,猪价变化的周期一定会发生改变,不要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那样会赔的很惨的。 第二、该出手时就出手,牛猪多了也棘手。 很多小规模猪场,在销售商品猪时往往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上半年,猪的体重不能过大。现在不少猪场250斤以上的猪,不但不好销售,而且销售价格还要低几毛。而到年底时卖猪时,猪养到300斤是很抢手的。行情好时,可以喂大些;行情差时,要喂小些。总之,育肥猪的出栏体重在190-240斤之间最为合适,钱到手中才是钱,不要贪多。
第三、总结养猪经验,勤于学习、充电。
在猪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到大些的猪场打工学习,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学习到养猪经验,一举两得。或者猪群少时,可以在家附近找个工作,一般一天也能收入七八十元。 第四、倘若猪场问题严重,多病缠身,存栏量下降时,可从头再来。
何不清场,让老场变新场呢?特别是高温季节,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经过几个月的空场,以前的病原体会大大降低。
第五、切勿盲目扩大规模。
特别是对当前疫情没有什么好的防控经验,对猪的养殖技术不精通的情况下,切记 10头母猪好养,30头母猪就难说了。“家有财产千万,带毛的不算”,老俗语,大道理。咱小养,赚起赔不起啊。
第六、品种是关键,硬件条件是保重。
在种猪价格下滑时,在母猪不断淘汰增加时,可以考虑引进优良品种,考察好种猪厂家,选择好母猪品系。把猪场的硬件设备完善,一定做到升温容易,降温方便,因为温度决定猪生死。
第七、降低养猪成本,做到 “猪多生、少死、快长 ”。
行情低迷时,猪场管理工作要做的更好。降低成本,更要兼顾把猪养好。玉米不好、价格高,可以用小麦,我用了一年多,效果很理想的。该打的疫苗一定不能少,该用的药物要及时用。切记不能在猪的 饲料和保健上节省。行情低迷 +疫情爆发=猪场倒闭,甚至家破人亡。
第八、转变养猪经营模式,走特色之路。 1、土洋结合,特色养殖。 很多小猪场如今多采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组合,在条件差,养殖技术跟不上的猪场,其生产成绩还赶不上土长杜内三元组合。在当前猪病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内三元的抗病能力更加突出。最近两年病毒性腹泻横扫大小猪场之际,不少养土猪和良杂猪的场子却安然无恙。含有土猪血统的猪肉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很多地方是供不应求的。 2、售小猪,卖种猪。 当地有一猪场,养母猪,卖仔猪,还有后备母猪,以及怀孕、 不分胎次的母猪,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3、即养猪,又卖肉。 如果当地对屠宰管理不严的情况下,还可以边养猪,边杀猪卖肉,俗话说“养猪不如卖肉的”,每头猪的利益可以翻倍。 第九、猪场位置不当,问题多多整天忙。
很多猪场离村庄太近,猪场之间的距离太近,疫情容易爆发、传染。本地有个村庄,村周围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猪场,大的300头母猪,小的十几头母猪。这两三年,那里是本地猪病发病最早,最严重的地方。此时可以重新选址建场。
第十、养猪很辛苦,该潇洒时就潇洒。
如果养猪挣了钱,多陪陪老婆孩子,还有含辛茹苦的父母。挣钱是为了养家糊口,是为了让家人日子幸福。猪少了,事情少了,带着家人出去旅游玩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