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在于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猪只管理),但要创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增加年产窝数和提高窝总产仔数,这两项在全国的猪场都基本不相上下,均达到了 11、5以上,而国外养猪研究者提出28~35d断奶才能适应母猪的生理需要,所以要竞争创高效益之最重要的一环应该是提高窝产壮仔数并达到11以上,木乃伊、畸形、早死等应降到55%以下这样的猪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实现这样的成绩,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整好胎龄的结构 一般来说,3~6胎母猪的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群体繁殖力,这一太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1~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的母猪为5%~10%。 2精选好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 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乳头7~8对(脐前有3对乳头)平行排列或丁字形排列,2排乳头间隔较大,脐前有3对乳头且无瞎乳头和翻转乳头,乳头和阴门稍大(生殖系统发育较好),同时要求被腰平直、后退开阔的健壮母猪留种。经选留组群后适当限制饲养,不让母猪过肥或过瘦(达到美国5级评分标准的2、5~3级,即看不到椎骨、肋骨,但可摸到椎骨,摸不到肋骨),配种前两周开始加料达到2~2、5kg/d饲料营养水平以蛋白16%为宜,矿物质、V 要求充足。 3选好断奶时机 尤以28d断奶为宜,应根据母猪体况决定提早或延迟3~5d断奶,可实行分批断奶和一次性断奶。为例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母猪应在断奶前3d应逐步减料至2kg左右,对于瘦的母猪不但不减料,反而更应该加料使其迅速恢复体况,直至发情配种前继续喂给妊娠料。 4做好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母猪一般实行两次配种(个别三次),从第二次配种的2~21d应控料,供给低能低蛋白饲料(粗蛋白《14%,代谢能12.54~13.0MJ/kg),日喂量应在1.5~2kg为宜,否则会应采食过多高能蛋白质饲料而影响孕激素的分泌,从而增加了胚胎的死亡,减少产仔数。从怀孕21~85d,应继续为低能低蛋白饲料并最减增加至每日1.8~2.3kg此阶段必须保证母猪合适的膘情,一般最好控制到美国5级评分的2.5~3级,如果不易掌握,做到“宁瘦勿肥",因此怀孕期过度饲喂会导致哺乳期厌食,出现无乳(少乳)症或者失重过多,影响后胎次的繁殖力。 5做好怀孕后期的科学管理 从怀孕85d起到产仔,为了保证胎儿迅速成长,提高仔猪出生重及健康水平,这一阶段母猪宜喂高能高蛋白饲料,日喂量一般在2.3~2.5kg。母猪在产前2周进行体外寄生中驱虫,产前一周进行体表消毒后转入产仔舍(床)。 6加强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哺乳期应该喂高能高蛋白饲料,一般饲料蛋白》16%,消化能.>13.0MJ/kg。产仔后前3d日喂量为1.8~2.3kg,从第4d开始每天增加0.5kg,直至自由采食。 7切实做好其他方面的饲养管理工作 第一,做好猪瘟(HCV)、伪狂犬(AJ)、口蹄疫(FMD)、细小(PPV)/、乙脑(JE)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第二,适时配种。通过外激素(H)、分猪、隔栏、鼻与鼻接触、压背反射试验及其母猪发情鉴定,母猪接触公猪怕跨便是为发情。一般采用一次发情况两次配种的方式,对于上午发情的,当天下午配种,第2天上午配第2次;对于下午发情的母猪,第2天上午首次配种,但一定要记住:“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第三,使用激素调节母猪的机能。激素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激素的使用必须以饲养管理为前提,维持母猪正常中等偏瘦的体况,防止疾病感染,在此基础让仍不能正常发情配种的母猪,可以用激素(PG600、促排2号、促排3号、前列腺素)加以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