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7|回复: 0

丹麦养猪营养研究2010 2饲料与饲料成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10: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矿物质料塔
在大包和聚酯纤维料塔中观察到了分离现象,而玻璃钢料塔中未发现分离现象。

丹麦大约一半的猪料都是现场混合的,根据矿物质需要量。然而试验却发现,猪场自己混合的干饲料可能存在明显的分离问题。

如果饲料原料的粉碎粒度不一致,也会造成分离。矿物质饲料的分离会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会造成养分摄入量不足。

因此养猪研究中心(PRC)分别调查了大包、聚酯纤维料塔和玻璃钢料塔当中的日粮分离情况(试验报告869)。

结果显示,当饲料存储在大包或聚酯纤维料塔当中的时候,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确会出现分离。然而,分离程度据估计不会影响生产性能。在存储在玻璃钢料塔当中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的分离。
料塔中的饲料量 – ETNA罐








该ETNA储罐系统未能足够准确可靠地记录料塔中的饲料量。

最好能有一套简单的称重系统来实现日常耗料监控。Leax A/S开发了一套无线记录系统(ETNA储罐),用来记录料塔料量。在料塔的一条腿上装一个传感器,这意味着这套系统可以应用到现有的所有料塔上,于是养猪研究中心调查了这套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报告1012)。

研究显示,该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够,按这套系统目前的运行状态来看,不足以用于料塔料量和饲料消耗的日常监控。

本研究显示,如果在四个腿上都装上传感器而不是只装在一条腿上,那么准确度会有所提高。
饲料的能量浓度
本季度饲料标签上将出现一个新的指标:I因子。

I因子是用来指示每公斤日粮的饲料单位数的,它简化了饲料单位/kg饲料的分析方法。这个I因子将试用到2011年11月。引入I因子的原因是确定饲料单位浓度的EFOSi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在给出能量水平的情况下,附带标记将包含饲料单位信息,以及替代EFOSi分析的新的I因子信息。直到2011年11月为止,PRC将继续与DAKOFO(丹麦国家饲料与粮食交易协会)合作,研究解决EFOSi方面的问题。
标准值
PRC正在定期更新一套饲料成分表,为饲料配方中常用的原料提供最新的标准值。

最近,于2010年6月(简报1019),更新了豆粕和菜籽的磷消化率和化学成分。大多数饲料原料的钠含量也得到了修订。

因此,2010年5月之前制作的配方都应重新计算,以便确保营养标准能够符合动物的需求,不致于因饲料的原因影响生产性能。

上述数据和结果部分由欧盟和丹麦农村食品、农业与渔业部的乡村发展计划提供经费研究得出。
液态饲料发酵谷物
谷物发酵过程能值会增加,因此预计通过发酵可以节省2至3%的饲用谷物。


湿饲罐内部必须清洗干净,除去陈旧饲料,但不建议对整个湿饲系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除非液态饲料的品质较差。

谷物发酵的过程中,谷物中的纤维发生降解,于是会增加谷物的能值。对发酵大麦和小麦的试验显示,大麦发酵的效果最大(试验报告873)。这可能是因为大麦的纤维含量比小麦高。

根据消化率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进行了肥育饲养试验,以便研究谷物发酵提高能值的效果能否在生产试验中体现出来。

初步结果显示,在实践中,对于一半大麦、一半小麦的日粮,在发酵的情况下可节约2%至3%的谷物。
清洗与消毒
泌乳母猪饲喂液态饲料食欲不振的问题常常是与液态饲料品质较差有关的。当饲料在管线内发酵的时候,液态饲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会改变饲料的口味。

液态饲料中的有些微生物还可能诱发腹泻、直肠脱垂以及肠道出血等症状,因此不希望液态饲料中存在这种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大肠菌、梭菌和霉菌。

对四家猪场的调查显示,如果液态饲料当中不存在明显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话,那么对湿饲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并不会改变液态饲料的品质。

长期以来,四家生产者都遇到了母猪食欲不振、断奶重低和仔猪腹泻的问题。饲料微生物分析显示,这些问题不象是液态饲料品质造成的。

根据这项研究,不建议对液态饲喂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包括管线,除非微生物分析显示液态饲料的品质下降。但对于料罐还是建议每周清洗一次,以便去掉陈旧饲料的结痂。
微生物接种
在有些采用湿饲系统的猪场里,断奶仔猪当中有时也会表现食欲不振,象母猪那样。  

我们研究了接种微生物是否能够增加饲料采食量。从采食量高的猪群里提取了乳酸菌和酵母菌,用于断奶仔猪液态饲料的接种试验。

结果显示,通过接种无法提高液态饲料的采食量和增重。

该研究项目与亚胡思大学农学系和哥本哈根大学生命科学系合作完成。

这些项目由欧盟和丹麦农村食品、农业与渔业部的乡村发展计划提供经费,或申请“创新法案”经费完成。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2: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