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8|回复: 1

猪弓浆虫病诊断与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2 09: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弓浆虫病是由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亚科弓形虫属的弓浆虫,寄生猪牛、羊、猫等动物细胞内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猪无名高热”。笔者门诊就诊时,曾先后多次遇到这种病例,经诊断和综合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发,一般在季节交替时期多发。各种年龄均可感染,笔者调查最小为25日龄。昆虫如蝇类、蚊虫叮咬均可感染,污染了的饲料、饮水、病猪排泄物及咳嗽时空气飞沫也可传播病原。
  临诊症状
  初期精神沉郁,被毛无光泽,皮肤有瘀血斑块,在背部和腹部特别明显,病猪出现呕吐,有的咳嗽,眼结膜潮红,有眼屎,眼睑发黑、发青,大部分便秘、拉干粪球,粪表面覆有少量黏液,有的带血,后期下痢,排水样脓性恶臭粪便,体温40℃~42℃,也有的温度正常,呈稽留热。严重时,鼻镜干燥,鼻孔有浆液、黏液性或脓性鼻涕流出,呼吸困难,全身发抖,步态不稳,起立困难,呈明显腹式呼吸。大部分猪喜吃黄土,有的病猪耳壳有痂皮,仔猪感染后尿呈黄褐色,也有的病猪拉稀,也有的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
  剖检变化
  病猪毛孔渗出出血点,背部、臀部、下腹部有明显的瘀血斑块。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部高度水肿,脾脏肿大呈棕红色,肝脏赤红色,混浊肿胀,有黄豆大坏死灶,肾脏肿大呈黄褐色,也有出血点。大肠、十二指肠、直肠溃疡。
  诊断
  弓浆虫的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流行病学与猪瘟有些相似,在临床上其主要特征:无名高热、眼睑发黑、有瘀血斑,尚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因此要做实验室检查。
  血液抹片法:采猪静脉血液2ml滴于载玻片一端,按常规推制成血片,自然干燥后,滴甲醛2~3滴于血膜上,使其固定而后用瑞氏液染色,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虫体形态,即可确诊。
  间接血凝试验:采猪静脉血液3ml,血凝反应板采用上海产90°V形微孔有机玻璃板,弓浆虫病诊断液由南京兽医研究所提供,按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程序进行。
  防治措施
  ①三甲氧氨苄嘧啶,14mg/kg,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1~3天。②10%磺胺嘧啶钠,10mg/kg,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1~3天。
  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抗菌剂,第一次用药是正常剂量2倍,以后维持正常量,配合VB1、Vc,1天2次,3~5天即可痊愈,治愈率90%。如有肠道感染、吃黄土等症状,先用硫代硫酸钠洗胃,然后再治疗;如有大便干结,用导泻药,农户多用猪油;脱水后,可输液配合青霉素、氯霉素治疗。
  个人体会
  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比较好,如及时发现,注射磺胺类药物配合抗菌退烧药,1天2次,3天即可痊愈,治愈率100%,但在剂量上一定要准确。也有人提出磺胺类药物与喹啉类药物混合治疗效果也好。并发肠道症状时,在导泻剂选择上,猪油比芒硝好,芒硝排泄快,不能把肠内容物有毒物质彻底排出来,而猪油吸收得慢,排泄的也慢,能彻底把有毒物质排泄出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9-22 1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液抹片法:采猪静脉血液2ml滴于载玻片一端,按常规推制成血片,自然干燥后,滴甲醛2~3滴于血膜上,使其固定而后用瑞氏液染色,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虫体形态,即可确诊”。
  血液诊断不好查到,作者是想当然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20: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