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0|回复: 0

[综合] 贩猪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5 0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商报消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

  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8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再次出现小幅上涨。8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猪肉价格成为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赶超2008年猪肉“牛市”时的最高水平。

  纵观近十年来中国物价走势,不难发现,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形。有人戏称CPI由“猪”说了算,CPI (ConsumerPriceIndex)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PigIndex)。

  从2006年至今,生猪价格就在玩“过山车”。生猪价格从最低每斤不足3.7元,暴涨两倍多,到2008年时最高的9.6元/斤;同年11月份,生猪价又跌至4.9元/斤;2010年下半年起生猪价又再次冲高,目前已涨至每斤10.5元的历史新高。猪肉价格自然也随生猪价格起舞。

  猪肉价格到底如何形成?猪倌们如何运筹帷幄?猪贩子过着怎样生活?上周,本报记者持续多日在武汉产猪大区黄陂、江夏等地蹲点深入调查,探析猪肉价格上涨背后原因。

  本报记者 杨问富 万方 见习记者周雯

  8月31日凌晨四点半,天空漆黑一片,江夏外贸恒兴屠宰厂门前却是灯火通明。不时有商贩开着摩托车、三轮车进出,车上挂着不少屠宰好的白条猪,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

  从嗷嗷待哺的猪仔变为餐桌上的美味猪肉,这样的产业循环每天都在上演。

  上周,记者跟随养猪户、猪贩子、肉摊主,全程收猪、宰猪、卖猪,见证一头毛猪变成一块块猪肉的价格变迁。

  肉价高,肉摊主只进半头猪

  “这个时候是屠宰高峰期,赶着集贸市场开张。”杨立文是江夏本地人,干了20多年贩猪生意。

  “说得好听是猪经纪、中介人,不好听就是猪贩子。”老杨打趣说。

  所谓猪贩子,就是将有猪出售的养殖户和屠宰厂“挂上钩”,屠宰后再批给集贸市场肉摊主,赚取差价获利。

  “多少钱?”“14.7元/斤。”“咋又涨了,便宜点?”“收价太高,不赚钱啊!”

  屠宰厂内货架上挂满宰好的白条猪,地上附着血水、骨渣,肉摊主在每个架前选货,人声鼎沸,老杨穿着一双套鞋穿梭,边忙着跟摊主砍价,边指挥安排宰猪。

  “这一个星期白条猪批发价持续上涨。”老杨解释,大前天14.3元/斤,前天14.5元/斤,隔天涨二毛钱。

  老杨有三个合伙人,分头收猪、卖猪、喂猪。“平时凌晨三点就起床了,赶上过年还提前两个小时。”老杨说,屠宰厂每天凌晨三点到六点屠宰,早收回的猪都放在屠宰厂待宰,猪食该他们负责。一般收购毛猪每头有250-300斤不等。

  谈好价,守在货架旁边的分割师傅利索地按摊主购买量不同,把一头白条猪再分割成半头或1/4头,老杨在每头白条猪上写个姓,免得搞混淆。

  货架上基本以半头猪居多,少见整头猪。

  “最近猪价高,猪肉不好卖,猪摊主怕进多了卖不完。”老杨抱怨,周末生意好些,平常很少有买一整头白条猪的。

  搬运半头猪,工钱只够过个早

  老杨把白条猪卖给猪肉摊主后,现场活跃着一群职业“搬猪工”,他们把白条猪从屠宰厂背上“边三轮”,再送到各个菜市场。

  一位人称老严的师傅忙进忙出搬了十几趟。年过五旬的他,身材略显矮小瘦弱,但却精神抖擞,搬起100多斤的猪肉,一点也不含糊。

  用小铁钩勾起猪肉,一个转身,半头白条猪就背上了身,老严佝偻着背,将猪肉从屠宰厂里背到门口,在门口让检疫处的工作人员盖个猪“身份证”,然后将猪肉整齐地排放在“边三轮”上。

  每半头猪从屠宰厂送到菜场,收5块钱。老严说,也有菜场摊主自己来拖肉的,只让帮忙把猪搬到摩托车上,每半头收3块钱。

  “我儿子也在这帮忙。”老严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

  老严的儿子,长得很像老严,今年26岁的他“子承父业”,整头白条猪太重,父亲扛不上肩头,他在后面帮一把手,送猪肉的活他抢着做。

  老严说,他做了8年的“搬猪工”,每天凌晨3点多来到屠宰厂,为摊主挑好猪肉后,就开始一头头地往门口的“边三轮”上扛,一直到6点多背完猪后,就开始往各个菜场送。

  大热天,老严穿着长袖长裤的工装服,全身湿透,脸上的汗水未停过。当问及这是否是为背猪特制的衣服时,老严抽了口烟打趣地说,这衣服防水、防油、防猪血,其实,这仅是普通的劳保服,因为被猪油浸的次数多了,油渍很难洗掉,就越来越厚重。

  “夏天还好,冬天就难受,汗湿后衣服里凉飕飕的。”虽然累得有些喘气,但老严精神奕奕,他笑呵呵说一早上也能挣个七八十块钱,父子俩赚个100多块钱,过年行情好时还可以每天赚上200多元。

  摊位、税费成本高,肉价水涨船高

  一个小时后,货架上白条猪所剩无几,老严他们这批搬猪工拖着猪肉往各大菜场赶去。

  老杨点了数,共卖了15头毛猪,按每头15元屠宰加工费,老杨付给屠宰厂225元钱。

  在江夏中心菜场内一品牌猪肉专营店,前来买肉的王婆婆抱怨着,怎么又涨价了。

  “昨天买的去皮五花肉还是16元一斤,今天就变成17元了。”王婆婆看着20多块钱仅买了“一小坨”肉,在摊前久久不愿离去。“本还想着再买点瘦肉”,犹豫再三,王婆婆还是作罢。

  该肉店瘦肉16元一斤,带皮五花肉14.5元一斤。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前天批发来的白条肉是13.5元/斤,最近一个星期肉价又涨了,除了排骨,其余每个品种都涨了5毛到1块钱。

  “肉价涨了,买的人谨慎,抱怨多了。”该人员说,他们专卖店规模大,一天可以卖五六头猪,销售还算持平。

  明明白条肉进价在13.5元/斤左右,但是在肉店内,却难寻13.5元/斤以下的猪肉,就连带皮五花肉价格都在14.5元/斤。

  一位肉摊主解释说,每头白条猪,部位不同,售价不同。如果白条猪均价14元/斤,其中后腿肉和排骨占二成,属精品肉,利润来自这部分,定价偏高,普通前腿肉和五花肉占五成,售价比进价高一元左右。

  该摊主称,他们销售猪肉,每头猪要交42块钱的税费和检疫费。同时一米档口,每月摊位费从四五百到八九百不等,高的一年摊位费上万元,进价高了,他们也只能水涨船高,提高价格。

  猪难收

  猪贩主动上门找猪

  前一天,老杨他们从黄陂武湖农场买猪,剩10头装不下的还没运回,他打算早上卖完这一批猪肉,稍后就去进猪。

  忙碌了一早上,还没来得及吃早点,老杨就急着找货车去黄陂收猪。“眼下猪价高,毛猪走俏,早点去收猪,免得被其他贩子抢先机。”

  离屠宰厂不远处有个加油站,几辆大货车早已停靠在马路边招揽生意。老杨询问了几家,都没谈好,他直摇头,“去趟黄陂,350元不划算。”

  为方便收猪,老杨他们专门配了辆货车,但当天合伙人开到其他地方收猪去了,老杨又电话联系了位老主顾叫车,才把价格砍到300元。

  上了货车,老杨才“歇口气”,记者把买好的热干面递给老杨,他在车上草草把早餐对付了。

  近几年汽油价格上涨,运输费跟着飙升。老杨说,去年同样距离一车货只要二百六七十元,今年涨了三四十元。

  运输费贵了不说,毛猪也难收。“早上3点多出门,晚上8点回家,有时候转一天也收不到几头猪。”老杨感叹,眼下猪价高,农户惜售,都想把毛猪喂肥些再卖。

  一般来说,老杨他们主要在江夏、黄陂、咸宁等地收猪,远的也去河南、湖南等地。

  往年猪肉价格低迷时,很多养殖户主动打电话给老杨,邀请他过来挑猪,“电话响个不停,人过去好烟好酒招呼着。”回忆过去,老杨脸上洋溢着自豪,可一旦猪价高了,老杨电话难得嘟两声,他只好主动上门找猪。来源长江商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yzw-阿燕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07: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