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发热、黄疸、水肿、血色素尿、流产、粘膜及皮肤坏死为特征。该螺旋体对热、酸、氯、肥皂及一切消毒剂均敏感。钩端螺旋体血清群已知的有16个、130多个血清型,猪多为波摩那型和出血性黄疸型。
预防:1.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群众性灭鼠及卫生、消毒等工作。猪要有圈。2.注意饮水卫生。严防病畜尿液污染水源及饲草、饲料。污染场地可用1%石炭酸或0.5%福尔马林消毒。3.在疫区,必要时可用单价或多价弱毒菌苗预防接种。4.发现可疑病猪和病猪时,要及时隔离、淘汰或治疗,并要消毒和清理污染物,防止传染和散播。
治疗:(1)土霉素原粉,按每公斤饲料加1克,连喂7天。怀孕母猪应在距离产期30天喂服,可以防止本病所致流产。(2)青霉素160万~240万、链霉素100万,稀释后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效果很好。(3)10%氟甲砜霉素,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毫升,每天1次,连用5次,效果满意。(4)有人用板蓝根煎汁(板蓝根、西瓜络、忍冬藤、陈皮、石膏各20克煎汁,连渣分两次服),对本病有显著的疗效。 (汪志铮)
该贴已经同步到 yzw-阿燕的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