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ooboo 于 2011-8-31 08:42 编辑
豆粕等级标准及其应用.pdf
(34.42 KB, 下载次数: 49)
养殖技术顾问2008. 2
2 品质与等级
2.1 豆粕种类
从加工工艺上来看分两种: 一种是去除大豆的
表皮物质之后的豆粕叫去皮豆粕。另一种是没有去
除大豆表皮物质的豆粕, 叫不去皮豆粕或普通豆粕。
大豆中蛋白含量是固定的。豆皮中部含有蛋白,
所以, 去掉豆皮以后, 能够提高豆粕的蛋白含量。
没有去皮的豆粕, 蛋白质含量有可能在44%以
上, 或可能在44%以下, 但是不稳定, 尿素酶也很不
稳定。
2.2 分级
一般蛋白含量44%以上的属一级豆粕; 蛋白含
量在42%~44%之间属于二级豆粕; 蛋白含量一般都
在46%以上属高蛋白豆粕。
2.3 鉴别
广大农户对去皮豆粕的鉴别主要是从外观上直
观去鉴别。看看其颜色是不是金黄色的, 颗粒是否均
匀; 气味上辨别它是不是有一种豆香的味。如果不好
的豆粕无光泽发灰暗, 有霉变的气味。
3 饲养中的应用
大约85%的豆粕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中
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对家禽和猪摄入营养很有好处。
实验表明, 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 仅
豆粕中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食谱,
从而促进它们的营养吸收。在生猪饲料中, 有时也会
加入动物性蛋白作为额外的蛋白质添加剂, 但总体
看来, 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其他粕类
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 人们才会考虑使用其
他粕类作为替代品。
豆粕用于奶牛饲养, 能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
饲养中, 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
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 如蛋胺酸和胱胺酸
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由于鱼粉
用鱼捕捞过渡原因, 造成世界鱼粉减产, 价格居高不
下, 因此, 具有高蛋白质的豆粕已经开始取代鱼粉,
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豆粕等级标准及其应用
赵建国1 郭艳华2
( 1.黑龙江省五常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50200, 2.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畜牧站150200)
表1 带皮豆粕去皮豆粕的组成比较
品种原蛋白质以太纤维粗纤维能量
带皮豆粕44.0( 8) 0.5( 10) 7.0( 7) 2 240( 8)
去皮豆粕48.5( 10) 1.0( 7) 3.0( 10) 2 475( 10)
表2 带皮豆粕与去皮豆粕的氨基酸组成比较
品种 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总价值
带皮豆粕3.4 2.9 0.65 0.67 0.6 1.1 3.4 2.5 2.2 1.7 2.4
去皮豆粕3.8 3.2 0.75 0.74 0.7 1.3 3.8 2.6 2.7 2.0 2.7
豆粕系指大豆采油过的残渣经过适度加热、干
燥、粉碎。大豆粕是鸡、猪、牛适口性良好的蛋白质
源。黄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约45% , 其消化率高达
85%~92%。
1 自然属性
1.1 物理性质
浅黄色至浅褐色, 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 太浅
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
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 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
异味, 也没有生豆腥味。
质地均匀流动性好, 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
状, 不含过量杂质。
1.2 化学成分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 赖氨酸2.5%~3.0%,
色氨酸0.6% ~0.7% , 蛋氨酸0.5% ~0.7% , 胱氨酸
0.5%~0.8%; 胡萝卜素较少, 仅0.2~0.4 毫克/ 千克,
流胺素、核黄素各3~6 毫克/ 千克, 烟酸15~30 毫
克/ 千克, 胆碱2 200~2 800 毫克/ 千克。豆粕中较
缺乏蛋氨酸, 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
是二糖、三糖、四糖, 淀粉、矿物质含量低, 钙少磷多,
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 较少。不同豆粕的常
量成分比较见表1。
根据每项指标对饲养家畜产生的不同作用确定
得( 表1 括弧内数据) , 进行汇总后得到去皮豆粕和
带皮豆粕的总得分居于其他粕类的第一、二位。氨基
酸组成比较见表2。
! 饲料饲草
单位: %
单位: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