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03|回复: 2

[公司新闻] β-胡萝卜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 2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list]
[*]β-胡萝卜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list][/align]
                                                                                  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25, null, left]                                                                                      王银东 吴世林 张欣欣 黄胜平 [/p][list]
[b][摘要][/b]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类胡萝卜素,在动物营养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β-胡萝卜素的结构特性、来源、生理功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β-胡萝卜在畜牧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表明β-胡萝卜素的应用将会有力推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 [b][关键词][/b] β-胡萝卜素;生理功能;研究与应用 自然界中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有600多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Zhu et al., 2000),是从黄色到红色的重要色素,最明显的是动物的婚姻色和秋天多彩的树叶,它们将自然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可用于作物品质改良和观赏植物、花卉的色彩育种。类胡萝卜素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为吸收光能和淬灭多余的光能(Ogura et al., 1997)。所有类胡萝卜素均源于非环状的C40碳架结构,碳氢类胡萝卜素通常称之为胡萝卜素(Carotene),它们都是由C和H构成,另一类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称之为叶黄素(Xanthophylls)。在叶黄素中含有氧取代基,如烃基、酮、环氧基树脂等。类胡萝卜素分子中重要的共同结构是一条有9个双键的异戊二烯的链,在其两端各有一个β-紫萝酮,以β-紫萝酮可能以异构型、取代型和开环型的形式存在,从而使得自然界中存在结构多样的类胡萝卜素。 [*]有50余种类胡萝卜素可被动物利用,其中尤其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是畜禽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于植物和细菌体内的光合作用器官中,动物体内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必须从外界摄入(Harold et al., 1997)。自然界中的β-胡萝卜素有全反式、9-顺式、13-顺式和15-顺式等几种异构体(Chandler and Schwartz, 1987)。饲料或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除了可以作为维生素A源转化成维生素A满足动物对维生素A的需要外,还具有许多独特的营养生理功能;它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剂,能有效地猝灭单线态氧、羟自由基、超氧根阴离子等多种活性氧成分和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害;同时,β-胡萝卜素还能抑制恶性细胞转化,诱导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β-胡萝卜素还能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list][size=14px][b]1  β-胡萝卜素的结构特性[/b][/size]
[list]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和黄色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在黄色和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合物,如胡萝卜、菠菜、甜马铃薯、南瓜、椰菜、胡椒、红色柚子、番木瓜果、桃子等(Jaap et al., 2005)。 β-胡萝卜素由四个异戊二烯双键首尾相连而成,属四萜类化合物,在分子的两端各有一个β-紫萝酮环,中心断裂可产生2个维生素A分子,有多个双键且双键之间共轭(图1)。分子具有长的共轭双键生色团,因而具有光吸收的性质,使其显黄色。主要由全反式、9-顺式、13-顺式及15-顺式四种形式。 http://www.zhiteqi.com.cn/pictures/product2.gif [*]β-胡萝卜素分子式:C40H56,分子量:536.88,β-胡萝卜素熔点为184℃,有光泽的斜6面体或板状微结晶的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约有20余种异构体,不溶于水,微溶于植物油,在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中有中等溶解性,易溶于氯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光照和加热时发生氧化反应。
[/list][size=14px][b]2  β-胡萝卜素的来源[/b][/size]
[list]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化学合成β-胡萝卜素和天然β-胡萝卜素两大类,目前大多数(95%)是化学品,由于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很好的抗染色体畸变、防癌作用以及较强的生理活性,天然β-胡萝卜素的价格是化学品的两倍,将成为今后的β-胡萝卜素市场中的主导产品。 化学合成法是指采用有机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反应,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的一种方法。合成β-胡萝卜素有两种起始原料:维生素A醋酸酯和β-紫罗兰酮,目前我国生产β-胡萝卜素采用维生素A醋酸酯作起始原料。生物合成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利用微生物在其体内合成β-胡萝卜素,然后自微生物体内分离得到β-胡萝卜素的一种方法。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绿色和黄、橙、红色蔬果中,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含量最大的一种。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十分丰富,胡萝卜、枸杞色素、马铃薯、玉米等均可作为提取原料。另外,家蚕摄食桑叶后的排泄物蚕沙,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β-胡萝卜素,以蚕沙为原料生产叶绿素铜钠盐的工厂,加工生产叶绿素铜钠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也可作为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苏毅等,2001)。 [*]β-胡萝卜素分子式:C40H56,分子量:536.88,β-胡萝卜素熔点为184℃,有光泽的斜6面体或板状微结晶的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约有20余种异构体,不溶于水,微溶于植物油,在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中有中等溶解性,易溶于氯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光照和加热时发生氧化反应。
[/list][size=14px][b]3  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b][/size]
[list]
[size=12px][b]3.1  转化维生素A[/b][/size]
[list]
Moore(1929)通过实验发现,缺乏维生素A的大鼠补饲β-胡萝卜素后能显著提高体内维生素A水平,从而证实了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发挥维生素A的作用,所以又称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大部分转化为维生素A,并通过维生素A对动物的生理功能起间接作用。来源于植物的前体型维生素A被称之为类胡萝卜素,自然界已发现有600多种类胡萝卜素,其中不足10%具有维生素A原活性(Olson, 1989),其中β-胡萝卜素是具有最大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原。 [*]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抗氧化性、影响繁殖和甲状腺功能(Puls et al., 1994;Weiss, 1998;Aksakal et al., 1990;Graves-Hoagland et al., 1989;Hemken and Bremel, 1982)。多数动物能在肠壁的衬里把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但因物种不同其转化效率有差异。例如猪摄入含β-胡萝卜素较高的食物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较低,1mgβ-胡萝卜素仅相当于260-500IU的维生素A,比鸡和大鼠的转化效率低3-6倍。另外,许多物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动物吸收β-胡萝卜素的能力不同造成的(Chew,1993)。Chew等(1984)报道猪外周循环中类胡萝卜素浓度很低,而牛和人则能吸收大量β-胡萝卜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能力和β-胡萝卜素吸收作用中表现出的种间差异可归因于转化酶的活性和数量、转运蛋白的有无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如雪貂的转化率约为15:1(Lederman et al., 1998),而蒙古沙鼠为6:1(Christine et al., 1998),奶牛为8:1(严宏祥等,2006)。
[/list][size=12px][b]3.2  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性功能[/b][/size]
[list]
β-胡萝卜素含有两个β-酮芷环和四个异戊二烯侧链,整个分子是对称的,中心断裂可产生两个维生素A链,有多个双链且双链之间共轭(包括环内双键),这么多共轭双键,能够消除动物本身自由基(单线态氧、羟自由基和超氧根阴离子等),减少这些自由基对细胞遗传物质(DNA、RNA)和细胞膜(蛋白质、脂蛋和水化合物)的损伤。在动物体内一旦形成高度活泼的具有损伤能力的自由基后,它们就会靠近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组成细胞的重要组分,并对它们进行强烈破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已经测出机体在衰老、患病及炎症过程中体内自由基增加,β-胡萝卜素能抑制这些自由基的产生,可以延缓衰老和预防癌症。 [*]糖尿病患者其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因,正是这些自由基因破坏了人体内胰岛素的活性,只要能找到一种可清除自由基团的方法,就能阻断糖尿病的发展;而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因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胡萝卜、甘蓝及其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对预防糖尿病有极大的帮助。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的流行病专家曾对1665名年龄在40-74岁的志愿者进行了普查,研究人员测量了受试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同时比较每一个体血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健康人血液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很高,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很低,故提高体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对预防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 [*]Tee(1992)发现β-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Prterka(1993)报道,过多维生素A的摄入会导致胚胎畸形,而用β-胡萝卜素的摄入则可避免胚胎毒的产生;Basu(2000)发现β-胡萝卜素能降低脂类的过氧化作用,提高谷胱甘肽在可移植的鼠类淋巴组织瘤中的水平,从而延长患癌症大鼠的寿命。
[/list]
[/list][size=14px][b]4  β-胡萝卜素的吸收与代谢[/b][/size]
[list]
[*]日粮中的β-胡萝卜素进入并贮存于机体,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日粮中β-胡萝卜素在动物胃肠道中消化酶的作用下,从其蛋白复合物中分离出来,在十二指肠与其他脂类物质一起经胆汁乳化后形成乳糜微粒;2)乳糜微粒向肠道吸收细胞刷状缘靠近以便被摄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3)被吸收的β-胡萝卜素在小肠上皮细胞内立即被转移到细胞的一侧,一部分经15,15’-加双氧酶在中央或一侧裂解后转化为维生素A满足机体的需要;4)肝外组织利用脂蛋白脂酶的作用先于肝脏摄取β-胡萝卜素;剩下的部分和乳糜微粒一起释放进入淋巴和血液,以低密度脂蛋白为载体转运到肝脏;5)被肝脏摄入的β-胡萝卜素贮存于肝脏或者分泌入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中的β-胡萝卜素被肝外组织摄取,并贮存于肝外组织(Castenmiller, 1998)。
[/list][size=14px][b]5  影响β-胡萝卜素吸收因素[/b][/size]
[list]
[size=12px][b]5.1  脂肪和脂肪酸[/b][/size]
[list]
日粮中脂肪的含量会影响β-胡萝卜素的吸收,主要是因为β-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脂肪对β-胡萝卜素起运输作用。食物中的脂肪经胰酶和胆盐作用形成胶粒,β-胡萝卜素溶于其中而被一同吸收。脂肪可刺激胆汁分泌乳化脂肪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肠道内的脂肪酸促进β-胡萝卜素的吸收,其中单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的作用最大,典型的代表是油酸。周光宏(1994)发现,牛体脂肪中油酸含量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在灌注液中添加游离脂肪酸极显著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吸收,而且油酸的促吸收作用最大,添加脂肪酸后血清中维生素A的浓度得到极显著提高,而且油酸的作用最大(周利梅等,2003)。 Hollander和Ruble(1978)、周光宏等(1996)分别报道游离脂肪酸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吸收。During也(1998)报道日粮脂肪促进了细胞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提高了细胞内β-胡萝卜素断裂酶的活性,使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虽然多不饱和脂肪酸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但比油酸弱,因为在肠粘膜细胞内存在一种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不饱和脂肪酸比β-胡萝卜素更易与脂肪酸结合蛋白结合,这种竞争性降低β-胡萝卜素的吸收。Hu等(2000)报道,人食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向日葵油时,β-胡萝卜素在小肠的吸收高于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SFA)的牛脂。
[/list][size=12px][b]5.2  胆酸盐[/b][/size]
[list]
[*]胆汁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小的胶粒,易于在小肠的液态环境中吸收,从而促进溶解在脂肪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吸收。Olson(1964)报道,当β-胡萝卜素溶于胶体溶液,在无胆汁存在时β-胡萝卜素既不能被吸收也不能发生断裂生成酯,说明胆汁不仅起肠腔助溶作用,而且参与了β-胡萝卜素的吸收、断裂和酯化的全过程,并且胆汁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无种间特异性。胆汁中起作用的物质是结合性的胆酸和胆盐,促吸收的最佳浓度为0.04~0.008M,浓度过高反而起抑制作用。
[/list][size=12px][b]5.3  维生素A[/b][/size]
[list]
[*]日粮中维生素A的含量也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Gronowska等(1970)用10%蛋白饲料喂小鼠,发现喂低维生素A日粮的小鼠,其β-胡萝卜素的分解活性是饲喂高维生素A日粮的两倍。尽管β-胡萝卜素对许多动物来说是维生素A的一种重要的来源,而对人类来说,是否是缺乏维生素A个体的维生素A来源尚有争议,因为维生素A在上皮细胞的生成中起重要的作用,当维生素A缺乏时可能会破坏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影响β-胡萝卜素的吸收。至今,有关维生素A缺乏时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的研究还没有报道。但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的大鼠会增加β-胡萝卜素的断裂。Moore(1996)亦发现,当沙士鼠缺乏维生素A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β-胡萝卜素下降。但是Christine等(1998)报道,尽管小肠粘膜细胞吸收β-胡萝卜素下降,但总的β-胡萝卜素吸收却上升,这可能与淋巴吸收有关,所以当维生素A缺乏时最终导致β-胡萝卜素的净吸收增加。
[/list][*][size=12px][b]5.4  其它因素[/b][/size]
[list]
[*]许多研究表明,碳氢类β-胡萝卜素与含氧类胡萝卜素如斑蝥黄、黄体素、番茄红素之间存在着拮抗或协同作用,然而机理不十分清楚。Van(1998)研究发现,黄体素阻碍β-胡萝卜素的吸收,但并不明显影响β-胡萝卜素的断裂,当黄体素占优势时,这种阻碍作用非常显著。Gronowska-Senger曾于1970年报道,各种日粮纤维包括果胶,在日粮中高水平(5%~20%)会影响大鼠对β-胡萝卜素的利用率,而且果胶的影响作用大于纤维素、琼脂及谷物糠麸;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影响β-胡萝卜素的吸收,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β-胡萝卜素断裂为视黄醛,从而有利于维持β-胡萝卜素扩散的梯度;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充足可提高β-胡萝卜素加双氧酶的活性,日粮中类胡萝卜素及适宜的Fe2+、维生素E和含SH的物质如谷胱甘肽、硫醇等,均有利于该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list]
[/list][size=14px][b]6  β-胡萝卜素在动物中的应用[/b][/size]
[list]
[size=12px][b]6.1  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b][/size]
[list]
给母猪补充β-胡萝卜素能明显提高其受胎率、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Czarneckz等(1991)在妊娠100天至泌乳35天青年经产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300mgβ-胡萝卜素,结果使母猪初乳中维生素A含量显著提高,出生窝活仔数增加,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降低,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缩短,且随日粮中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窝产仔数、仔猪断奶体重明显提高,断奶前死亡率也明显下降。Jacyno(1994)报道,当日粮中含充足维生素A,于配种前、后14天,妊娠100-110天和泌乳40天向饲料中添加200mg和100mgβ-胡萝卜素,母猪繁殖性能明显提高。 Herrick等(1993)在15个商品猪场共5000多头母猪中做了注射β-胡萝卜素的试验,处理组的母猪在断奶时先肌注5ml非离子乳化剂(含200mgβ-胡萝卜素),配种时再注射5ml。注射过β-胡萝卜素的母猪受胎率提高12.5%(由82.3%增加到92.6%),产活仔数增加了12.3%(每窝增加1.2头)。Coffey等(1993)向长白猪颈静脉注射0、50、100或200mg的β-胡萝卜素,来研究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和胎次的相互作用对产活仔数(p<0.01)及仔猪死亡数(p<0.05)有影响,对经产母猪注射β-胡萝卜素,使产活仔数线性增加(p<0.05),但对初产母猪影响不大。注射50mgβ-胡萝卜素的母猪的死仔数下降(p<0.01),但当注射剂量增加,产死仔猪数没有进一步下降。Cottey和Britt(1993)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母猪断奶时、配种当天、配种后7d天时,给其注射200mgβ-胡萝卜素或5000IU维生素A棕榈酸酯,产活仔数显著增加,可提高18%。 [*]另外,β-胡萝卜素用于种公猪也有很好的作用,如Jacyno等2002年在青年公猪从70日龄到180日龄的每吨全价料中添加20gβ-胡萝卜素,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种公猪每次射精量增加,精子密度提高,活加增加,精子畸形率也随之下降。多数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的供给量以200-300mg/天头为宜,肌肉注射或饲料添加均有效(卢建军,1999)。
[/list][size=12px][b]6.2  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b][/size]
[list]
β-胡萝卜素是奶牛维持生理功能及繁殖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由于β-胡萝卜素是黄体细胞微粒体膜的组成成分,可刺激黄体细胞合成孕酮而维持妊娠,因此在奶牛妊娠后添加β-胡萝卜素,将减少胚胎死亡和早期流产。母牛体内β-胡萝卜素不足将延长发情时间、延期排卵、增加流产机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发情迹象不明显、增加卵巢囊肿、胎衣滞留和子宫炎的危险、提高运输死亡率、牛犊体弱、生产力下降;在奶牛血浆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必须维持400ug/L的水平(Aksakal et al., 1995;Dunn and Moss, 1992;Graves-Hoagland et al., 1988;Hurley and Doane, 1989)。田允波(1991)试验表明,血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高,则繁殖机能旺盛,含量低则会导致胚胎时期死亡,不发情,受胎率降低及胎衣不下。但也有试验结果表明产后胎衣不下与奶牛体内的β-胡萝卜素水平关系不大(李宏全和刘迎碰,1995)。 王九峰等(1999)以乳牛为实验,第1周每头口服β-胡萝卜素23.0g,以后每周每头口服β-胡萝卜素11.5g)和对照(3头,不做任何处理)两组。整个试验周期共8周,分为前期(开始前)、中期(第5周末)和后期(第8周末)。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乳牛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均于中期时最高,血清维生素A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血清钙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无机磷水平逐渐下降。据此可以表明,β-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其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在不同的吸收阶段是不同的,并且于初期时效率最高。同时,研究证实大剂量的β-胡萝卜素进入机体,不是通过转化为维生素A起作用,而是直接影响骨骼钙磷吸收和代谢,但由于吸收阈值的作用,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 边四辈等(2005)在日粮补充β-胡萝卜素对奶牛血液β-胡萝卜素浓度、产后发病率、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受胎率及一次配种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mg/头?天的β-胡萝卜素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前7天、产后10天和产后60天的血液β-胡萝卜素浓度(p<0.05),降低产后胎衣不下和乳腺炎的发病率,提高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和配种受胎率,但对一次配种受胎率和配种天数无明显影响。而Lotthammer等(1979)的研究结果显示日粮补充β-胡萝卜素能显著提高一次配种受胎率,饲料中的β-胡萝卜素在瘤胃中约破坏35%,奶牛摄取的β-胡萝卜素在进入小肠粘膜细胞后,被存在于小肠粘膜细胞液中的二加双氧酶催化分解成两分子的视黄醇。这一催化反应需要氧与Fe2+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维生素E、胆盐及卵磷脂的存在,每1mgβ-胡萝卜素转化为120μg维生素A,转化效率为8:1(严宏祥等,2006)。 [*]持续β-胡萝卜素不足会对垂体和卵巢功能造成损害,使母牛初情延期(周虚,2001);在春夏季节,奶牛若以放牧为主,青草中有充分的β-胡萝卜素,因此不会造成β-胡萝卜素缺乏症;冬天如果以干草为饲料,则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不足,加上储藏条件对β-胡萝卜素的影响,更有必要给奶牛补充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每头奶牛每天200~300mg为宜。
[/list][size=12px][b]6.3  在禽类中的应用[/b][/size]
[list]
β-胡萝卜素对禽类繁殖机能的作用也有不少报道,添加β-胡萝卜素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孵化率和受精率均有良好作用。在蛋鸡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30-60mg/kg,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蛋黄色泽、蛋的外观品质均有良好作用,在种鸡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mg/kgβ-胡萝卜素,结果种鸡上述三个指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1、5.02、2.73个百分点,且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有提高趋势(柏占勇,1997)。 [*]用β-胡萝卜素添加到日粮中,可提高肉仔鸡增重率、成活率;蛋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孟妤和单志萍,2002);β-胡萝卜素对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降低血脂、增强腿胫色、抗氧化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以添加45.75mg/kg的β-胡萝卜素效果较好(韩瑞丽,2003)另外,在鹌鹑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可提高其产蛋率,添加量以30mg/kg较好(张玉海等,1999)。
[/list][*][size=12px][b]6.4  在水产中的应用[/b][/size]
[list]
[*]一些报道指出尼罗罗非鱼、金鱼和大西洋比目鱼能够将β-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Katsuyama and Matsuno, 1988;Del Tito, 1983;Moren et al., 2004;Katsuyama and Matsuno, 1988)。Hu等(2006)通过饲喂不同β-胡萝卜素水平,测定杂交罗非鱼的生长与肝脏中维生素A水平的实验,更加证实了罗非鱼可以将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饲喂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和低含量的,对罗非鱼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肝脏中维生素A的水平随着β-胡萝卜素的增加而提高,这意味着β-胡萝卜素转变成了维生素A;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A需要量为5850-6970 IU kg-1,当饲料中有84 IU 维生素A/kg、28.6-44.3 mg/kgβ-胡萝卜素时也能满足罗非鱼幼鱼的正常生长,β-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率大约为19:1(15-23:1)(1mgβ-胡萝卜素相当于158IU)。这相比人的转变率6:1、雪貂15:1来说是一个较低的数字。(Institute of Medicine, 2000;Lederman et al., 1998).
[/list]
[/list][size=14px][b]7  小结[/b][/size]
[list]
[*]总之,β-胡萝卜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对于动物营养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作为维生素A原,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更重要的一面,它具有抗氧化功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动物生长和繁殖性能。所以,β-胡萝卜素的应用将会有效地推动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其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list]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经典的资料!  发表于 2012-6-1 17:5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8-4 0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详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的供给量以200-300mg/天头为宜,肌肉注射或饲料添加均有效(卢建军,1999)。

好的使用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4 03: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