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内可能产生之空气污染物,大致有粒状污染物(粉尘)、孢子(Spora)、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内毒素(Endotoxin)、氨气(NH3)及臭气(Odor)等问题。猪舍内臭气之来源分别从新鲜或贮存粪便、饲料及动物本身而来。臭气浓度与猪只体重、地板型态、通风率、季节、管理方式、饲养密度、湿度及温度有关。当畜舍内温度超过25℃则臭气浓度增加,湿度提高亦会提高臭气逸散,有冲洗之猪舍较未冲洗之猪舍具较低臭气浓度。氨气来源为排泄物中之尿酸、尿素、胺和未消化蛋白质中之含氮物分解。影响氨气散发之重要因子为温度、pH、粪便水分含量,根据调查台湾养猪场,猪场环境内氨气与硫化氢分别低于5 ppm 与0.2 ppm,二氧化碳则介于600 ppm 与894 ppm 之间。粉尘之产生亦受众多因素影响,包括风速、温度、湿度、饲养策略、猪床面材质、排泄物之管理及猪只活动情形等。调查报告台湾猪场环境之总粉尘平均浓度介于0.15~0.34 mg/m3。养猪场另一空气污染物产生源为废水处理场及附设堆肥舍,尤其是场内水沟、蓄粪池、厌气酦酵池及堆肥舍等均为臭气逸散之主要来源。
猪场成为民众申诉之主要空气污染问题为臭气,臭气由许多气体及挥发性物质所组成,其成分为猪之排泄物中的有机酸、醇类、酮类、醛类、酚、杂环族、氨及硫化物等,而酸和酮在反应中会产生新的刺激性臭味。氨及醇反应会形成胺,硫化氢与醇反应会形成硫醇,此等物质皆为臭味的主要成分。故臭气中的成分可略分为有机酸、醇类、酮类、醛类、酚、杂环族、胺、硫化物以及上述成分经化学反应后所产生之新物质,其中以硫化氢、氨、挥发性脂肪酸、酚类等为最。民众对臭气的感受十分敏感,直接影响情绪造成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