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即将限制或禁止使用抗菌剂(至少在某些特殊的生产体系中),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来保护并提高畜禽健康、维持较高的生产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或使用所谓前营养物质如益生菌、益生素,有机酸、日粮纤维及利用率高的营养成分或药用植物来实现。将这些营养物质定义为:以较小剂量混于饲料中,可提高动物日粮中营养成分利用率的微量饲料。作为取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以多种途径影响畜禽健康并(或)提高养分的利用率。这些饲料添加剂主要在消化道起作用,是增强养分的利用率并为畜禽提供营养物质。 1
酶制剂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是一种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没有毒害作用,不影响动物产品的品质,被称为“绿色”饲料添加剂。饲用的酶制剂主要是从微生物中提取所得。目前所用的酶制剂大致可分为消化性酶和非消化性酶两类。消化性酶主要是用于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或起强化作用;非消化性酶主要是用来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使用效果,常使用复合酶饲料加酶能够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降低动物发病率和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2 抗茵剂 作为饲料添加剂,抗菌剂是在消化道发挥作用(主要在小肠),它们竞争性抑制那些消耗寄主营养并产生不良或有害物质的有害微生物,最终使肠粘膜处于最佳环境,使其更有效地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改善养分的利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并促进生长,可以改善处于较差饲养环境中动物的健康状况。一般认为抗生素对幼龄动物,尤其是饲养环境和管理较差的幼龄动物有效,随着体重增加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逐渐降低,到上市阶段基本无效。 3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也叫活菌制剂或益生素,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选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制成的可直接饲喂动物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通过在数量上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增强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有益菌的促生作用,从而达到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保持优势菌群的目的,使动物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直接饲喂动物可有效刺激肠道局部免疫反应,提高巨嗜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根据微生态制剂中菌的种类可以分为乳酸杆菌类、芽孢杆菌类和酵母类三种类型。 4 益生菌和益生素 很多微生物以益生素或益生菌的形式用于动物饲料中,如乳酸菌用于青贮发酵,其它微生物可用做蛋白源或开发利用以产生氨基酸、维生素及高利用率微量元素等。由于饲用抗生素被逐渐禁用,做为益生菌的乳酸菌(用于单胃动物)和酵母培养物(用于复胃动物和马)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益生素一方面刺激胃肠道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另一方面竞争性排出病原菌,随后这一适宜的pH调节剂叉抑制了乳酸产生菌的活动。 5
中草药制剂 中草药添加剂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辅以动物饲养和饲料工业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而制成的纯天然饲料添加剂。它具有功能性强、毒副作用小、药物残留量低、不易产生抗药性、资源丰富等优点,是一类具有防治疾病与保健功能特殊效应的天然物。中草药含许多活性物质,复杂的内部成份使得其功能多样,主要有:①抗菌和促生长作用。一些中草药含有抗菌有效成份可直接作用于菌体,而大多数抗菌作用机理则是激发调动机体内在抗菌因子的功能活性和数量,降低菌毒力和消除菌对组织细胞的破坏作用,从而促进动物康复,进而促进动物生长。②激素样作用。中草药本身不含动物激素,但有些可以起到激素样作用。③增强免疫作用。天然植物中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④代谢调节作用。天然中草药多为有机复合物,成份极其复杂,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作用不仅有直接作用,而且多有间接作用和整体调节作用。⑤改善饲粮风味、提高畜产品品质的作用。中草药多为天然植物。许多含有丰富的植物色素,可作为皮肤颜色的改良剂,如野菊花、栀子、红辣椒等的色素能很好地在畜禽的皮肤、脚趾、蛋黄中沉积,改善皮肤及蛋黄的颜色,从而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