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30|回复: 5

[第九届] 蛋鸡的饲养管理(一、二、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7 1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bc01 于 2011-7-7 12:56 编辑

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

一)优良鸡种应该具备的特征

1、具有很高的产蛋性能,年平均产蛋率达75%-80%,平均每只入舍母鸡年产蛋16-18千克。

2、有很强的抗应激能力,抗病力、育雏成活率、育成率和产蛋期存活率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3、体质强健,体力充沛,能维持持久的高产。

4、蛋壳质量好,即使在产蛋后期和夏季仍然保持较小的破蛋率。


(二)国内常见蛋用鸡种及其生产性能

国内常见鸡种的分类见图1-1。

1、白壳蛋鸡种都是以白色单冠来航鸡为主杂交育成的,是蛋用型鸡的典型代表。这类鸡的特点是开产早、体型小、产蛋量高、耗料少,适合于高密度饲养。缺点是较为神经质、易受应激。

2、    褐壳蛋鸡种来自蛋肉兼用型鸡,大多羽色为红褐色,最近也有少数为黑色羽。褐壳蛋鸡的最大特点是性情较温顺,无白壳蛋鸡那种神经质,体重较大,抗应激能力较强,在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容易取得较稳定的成绩。褐壳蛋鸡蛋重也较大,近年通过品种选育,产蛋率提高很快。因为体型较大,采食饲料较多,如果营养管理不当,容易在体内沉积脂肪,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


                                    星杂288

                                    伊莎巴布考克B-300

                      国外引入      海兰W-36

                                    罗曼XL

        白壳                        迪卡白

                                    尼克白

                                    京白904

                      国内育成      京白938

                                    滨白584

                                    吉杂312

                                    星杂579

现                                 迪卡褐

代                                 罗曼褐

蛋                     国外引入    海兰褐

用                                 伊沙褐

鸡                                 海赛克斯褐

种             红羽                尼克褐

                                    种禽褐

                        国内育成    种禽褐6号

        褐壳                        农大褐

                        国外引入    星杂566

                 黑羽               黑康

                        国内育成──B-6

                                    亚康

                        国外引入    星杂444

        粉壳                        京白939

                        国内育成    京白939B

                                    B-4


图1-1  国内常见鸡种的分类


3、粉壳蛋鸡种的特点

粉壳蛋鸡种的父母代,一方是白壳蛋鸡品系,一方是褐壳蛋鸡品系,体型大小介于二者之间,蛋壳颜色也介于二者之间,为粉色。这种鸡的优点是产蛋量高,蛋重大,耗料少于褐壳蛋鸡,单位面积的饲养量接近于白壳蛋鸡,抗应激能力比较强。


(三)饲养什么鸡种好

1、根据市场需求。

2、  在饲养经验不足,鸡的成活率较低的地方,应该首选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比较强的鸡种。

3、有一定饲养经验,并且鸡舍设计合理,鸡舍控制环境能力较强的农户,可以首选产蛋性状突出的鸡种。

4、小鸡蛋受欢迎的地区和鸡蛋以个计价销售的地区,可以养体型小、蛋重小的鸡种。鸡蛋以斤计价销售的地区与喜欢大鸡蛋的地区,应选养蛋重大的鸡。

5、天气炎热的地方应饲养体型较小、抗热能力强的鸡种,寒冷地带应饲养抗寒能力强、体重稍大的鸡种。

6、无论选购什么样的鸡种,必须在有生产许可证、有相当经验、有很强技术力量、规模较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购雏。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不高的种鸡场,很难提供具有高产能力的雏鸡。

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期工作的总目标就是要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和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培育出的青年母鸡具备以下特征:

1、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备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

2、骨骼发育良好,骨骼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相一致。

3、鸡群体重均匀,要求75%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的范围之内。

4、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前确实做好各种免疫,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优良鸡种应该具备的特征

1、具有很高的产蛋性能,年平均产蛋率达75%-80%,平均每只入舍母鸡年产蛋16-18千克。

2、有很强的抗应激能力,抗病力、育雏成活率、育成率和产蛋期存活率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3、体质强健,体力充沛,能维持持久的高产。

4、蛋壳质量好,即使在产蛋后期和夏季仍然保持较小的破蛋率。

国内常见蛋用鸡种及其生产性能



国内常见鸡种的分类见图1-1。

1、白壳蛋鸡种都是以白色单冠来航鸡为主杂交育成的,是蛋用型鸡的典型代表。这类鸡的特点是开产早、体型小、产蛋量高、耗料少,适合于高密度饲养。缺点是较为神经质、易受应激。

2、    褐壳蛋鸡种来自蛋肉兼用型鸡,大多羽色为红褐色,最近也有少数为黑色羽。褐壳蛋鸡的最大特点是性情较温顺,无白壳蛋鸡那种神经质,体重较大,抗应激能力较强,在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容易取得较稳定的成绩。褐壳蛋鸡蛋重也较大,近年通过品种选育,产蛋率提高很快。因为体型较大,采食饲料较多,如果营养管理不当,容易在体内沉积脂肪,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

星杂288

                                   伊莎巴布考克B-300

                      国外引入      海兰W-36

                                    罗曼XL

        白壳                        迪卡白

                                    尼克白

                                   京白904

                      国内育成      京白938

                                    滨白584

                                    吉杂312

                                    星杂579

现                                 迪卡褐

代                                 罗曼褐

蛋                     国外引入    海兰褐

用                                 伊沙褐

鸡                                 海赛克斯褐

种             红羽                尼克褐

                                    种禽褐

                        国内育成    种禽褐6号

        褐壳                        农大褐

                        国外引入    星杂566

                 黑羽               黑康

                        国内育成──B-6

                                    亚康

                        国外引入    星杂444

        粉壳                        京白939

                        国内育成    京白939B

                                    B-4

图1-1  国内常见鸡种的分类

3、粉壳蛋鸡种的特点

粉壳蛋鸡种的父母代,一方是白壳蛋鸡品系,一方是褐壳蛋鸡品系,体型大小介于二者之间,蛋壳颜色也介于二者之间,为粉色。这种鸡的优点是产蛋量高,蛋重大,耗料少于褐壳蛋鸡,单位面积的饲养量接近于白壳蛋鸡,抗应激能力比较强。

饲养什么鸡种好

1、根据市场需求。

2、  在饲养经验不足,鸡的成活率较低的地方,应该首选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比较强的鸡种。

3、有一定饲养经验,并且鸡舍设计合理,鸡舍控制环境能力较强的农户,可以首选产蛋性状突出的鸡种。

4、小鸡蛋受欢迎的地区和鸡蛋以个计价销售的地区,可以养体型小、蛋重小的鸡种。鸡蛋以斤计价销售的地区与喜欢大鸡蛋的地区,应选养蛋重大的鸡。

5、天气炎热的地方应饲养体型较小、抗热能力强的鸡种,寒冷地带应饲养抗寒能力强、体重稍大的鸡种。

6、无论选购什么样的鸡种,必须在有生产许可证、有相当经验、有很强技术力量、规模较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购雏。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不高的种鸡场,很难提供具有高产能力的雏鸡。

选购优质雏鸡

1、优质雏鸡应该具备的特性

(1)鸡种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

(2)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确实有效;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这能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的免疫;

(4)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最好是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因而母源抗体比较整齐,也便于管理,一般体重应该在34克以上;

(5)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6)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7)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8)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1%以下;

2、应从种鸡场得到的信息和承诺

为顺利地培育好雏鸡,应尽可能向孵化厂了解以下情况:

(1)了解出雏时间和存放环境。如出雏后存放时间过长、温度过低、通风不良,会严重影响雏鸡质量;

(2)雏鸡接种疫苗情况;

(3)这批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这些指标越高雏鸡质量越好;

(4)种鸡的日龄、群体大小、种鸡的产蛋率,种鸡盛产期的后代体质好;

(5)种鸡的免疫程序,可推测雏鸡母源抗体水平;

(6)鸡场经常使用什么药品;

(7)有可能的话,再了解一下种鸡群曾发生过什么疾病。

如果可能,在购买雏鸡时,应要求种鸡场有以下的承诺:

(1)保证鸡种无掺杂作假;

(2)保证马立克疫苗是有效的,对每只鸡的免疫是确实的;

(3)保证五日龄内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在2%以下;

(4)保证因为鉴别误差混入的公雏在5%以下;

(5)对日常的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等给予免费的咨询服务,

还应得到种鸡场赠送的该品种的饲养管理手册。


雏鸡运输中应注意的事项

应尽可能早地(48小时之内)将雏鸡运回鸡场,以便适时开食。运输途中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又要有新鲜的空气,注意防晒、防雨淋和防风吹。

夏季应该避免在炎热的午后运雏,箱与箱之间还需留出通风道,使各箱雏鸡产生的热量都能及时散出,夏季运输途中一般不允许停车休息,以免影响车内散热造成损失。

冬季最好用保暖性能好的车运送雏鸡,不要将运雏箱盖得过严,以免雏鸡缺氧窒息而死。一般雏鸡对低温有一定的耐受力,但受寒时间过长,会影响初期的生长发育。路途稍远的,途中应该检查一下雏鸡的状况。

雏鸡的生理特点

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

幼雏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所以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

蛋雏鸡一周龄时体重约为初生重的2倍,至6周龄时约为初生重的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其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的消化器官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每次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

4、抗病力差

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多次免疫,自身产生的抗体水平还是难于抵抗强毒的侵扰,所以应尽可能为雏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5、敏感性强

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也很敏感,容易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症,对一些药物和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所以在注意环境控制的同时,选择饲料原料和用药时也都需要慎重。

6、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并且比较神经质,稍有外界的异常刺激,就有可能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育雏需要安静的环境,要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噪音以及新奇颜色入内,防止鼠、雀、害兽的侵入,同时在管理上要注意鸡群饲养密度的适宜性。

7、初期易脱水

刚出壳的雏鸡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份,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雏之后的存放期间、运输途中及育雏初期注意湿度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的成活率。


1、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功的最基础条件

雏鸡采食饮水的多少、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饲料的消化吸收是否正常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而造成大量损伤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软弱,发育缓慢,引起啄癖,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1)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

育雏室温度要求在24℃左右,育雏后期可根据鸡群情况逐渐降低室温,室温的测定应将温度计挂在离育雏器较远的墙上,高出地面1米处。对育雏器温度的要求如表2-1所示,3天之内可将温度控制在33-35℃左右,以后可每周下降3℃,至与室温相同时即可停止供暖。


表2-1   育雏温度


周  龄







育雏温度(℃)


33-35


30-33


27-30


24-27


21-24


(2)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避免因为温度的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温度的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季节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

① 对健壮的雏鸡群育雏温度可以稍低些,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也快。

② 对体重较小、体质较弱、运输途中及初期死亡较多的雏鸡群温度应提高些。

③ 夜间因为雏鸡的活动量小,温度应该比白天高出1-2℃。

④ 秋冬季节育雏温度应该提高些,寒流袭来时,应该提高育雏温度。

⑤ 断喙、接种疫苗等等给鸡群造成很大应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

⑥ 雏鸡群状况不佳,处于临病状态时,适当提高舍温可减少雏鸡的损失。

(3)雏鸡的温度锻炼

随着日龄的增长,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增强,所以应该及时降温,一般温度的控制可如图2-1所示。

适当的低温锻炼能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注意及时降温或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培育的鸡群,常有畏寒表现,也易患呼吸道疾病。秋天的雏鸡即将面临严寒的冬天,尤其需要注意及时降温,培育鸡群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降温的速度应该根据鸡群的体质和生长发育的状况,根据季节气温变化的趋势而定,大致每天降低0.5-0.7℃,也可每周降3℃左右。

图2-1  育雏降温示意图


供暖时间的长短应该依季节变化和雏群状况而定。秋冬育雏供暖时间应该长一些,当育雏温度降至白天最低温度时,就可以停止白天的供暖,当夜间的育雏温度降至夜间的最低温度时,才可以停止夜间的供暖。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白天停止供热后,夜间仍需继续供热1至2周。

(4)怎样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温度是否合适”不能由饲养员自身的舒适与否来判断,也不能只参看温度计,应该观察雏鸡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温度低时,雏鸡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的叫声。过热时,雏鸡远离热源,张翅张口喘息,发出吱吱的鸣叫声。不同温度下的雏群表现如图2-2所示。

图2-2  用伞型育雏器育雏时雏鸡的分布状态


2、适宜的湿度

雏鸡对环境湿度的变化虽然不太敏感,但有时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环境过于干燥,雏鸡绒毛枯脆脱落,脚趾干瘪,体质差,育雏率下降。有人试验,在注意和没注意湿度的情况下,10日龄的成活率分别为98.3%和94.2%。


表2-2   育雏期所需的环境湿度


日  龄


1-10


11-30


31-42


相对湿度


70%


65%


40%-60%


适宜极限高湿


75%


75%


75%


极限低湿


40%


40%


40%



育雏初期,在第一周尤其是三日龄之内特别需要维持环境湿度,其原因如下:

(1)雏鸡呼吸较快,如果过于干燥,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是湿润的空气,体内容易失去大量水分,就会增大饮水量,从而影响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消化吸收。

(2)出雏后如果雏鸡在干燥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体内就会失去大量水分或处于脱水状况。初期维持较高湿度可缓解并改善雏鸡的失水和脱水状况,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育雏期所需的环境湿度见表2-2。

3、不可疏忽的通风换气

雏鸡对一时缺氧和空气污浊的反应不太敏感,在实际生产中容易被忽视.,但对雏鸡的生长和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通风换气目的有二个:

(1)供给新鲜空气,供给氧气。在寒冷季节的育雏前期最容易出现舍内缺氧现象。一些农户采用舍内生火取暖的育雏方法,而且为了保温很少进行通风换气,这样就加重了舍内的缺氧现象。缺少新鲜空气,会影响雏鸡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生长和抗病能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鸡舍都必须留有适当大小的通风口。

(2)维持舍内卫生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多余的热量、水汽、尘埃及空气中的微生物。为达到这个目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取定时的短时间大换气量通风,如每小时敞开全部门窗1-3分钟。

有人担心这种在短时间内将室内全部污浊空气换成新鲜空气的方法会使雏鸡受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会使雏鸡感冒,反而能增强雏鸡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因为换进的空气虽然是冷的,但舍内四壁、地面顶棚都还是温热的,如取暖设备没有问题,舍温很快就能恢复。只要气候不是特别冷,在育雏的第四天就可以实行这种换气法,换气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这种换气方法还可以大大降低地面平养雏鸡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

4、饲养密度及采食、饮水宽度

在饲养条件不太成熟或饲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太追求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效益。饲养密度过大,可能造成饲养环境的恶化,影响生长和降低抗病力,反而达不到追求效益的目的。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饲养密度见表2-3。

表2-3   蛋用雏鸡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立体笼养




周 龄  


鸡数/平方米


周 龄


鸡数/平方米


周龄


鸡数/平方米


0-6


13-15


0-6


13-15


1-2


60


7-12


10-12


7-12


12-18


3-4


40










5-7


34










8-12


24

















饲养密度与鸡舍结构、鸡舍控制环境的能力、饲养方式、舍内设施、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鸡的品种和季节等有关。表中所列数据应该说是最大限度,要灵活掌握。密度是否适中,最终要看鸡群生长是否均匀、健康。

蛋用雏鸡所需采食和饮水的位置宽度如表2-4所示。

表2-4   蛋用雏鸡所需采食长度和饮水位置宽度


周 龄


食槽种类


饮水器种类


料  槽


料  桶


饮水器


水  槽


1-4


2.5cm/只


35只/个


25只/个


2.5cm/只


5-10


5.0cm/只


20-25只/个


12只/个


2.5cm/只


在饲养中不仅食槽和水槽长度应满足雏鸡的需要,还要注在饲养中不仅食槽和水槽长度应满足雏鸡的需要,还要注意放置合理,便于鸡采食饮水,一般应让雏鸡在不出一米之内即能找到水槽和料槽。

5、适宜的光照

(1)光照强度:为了让雏鸡很快熟悉环境,学习饮水采食,初期应该用较强的灯光,可用60-100瓦的灯泡,三日龄之后夜间可以换成45-25瓦的灯泡。光照稍暗些,鸡群相对宁静,在过强的光照下,鸡烦燥不安、活动量大,易出现互啄的恶癖。

(2)光照时间:6周龄之内光照时间的长短还不会影响雏鸡性成熟的早晚,但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量。育雏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增重过慢,达不到标准体重,给予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鸡增重。一般三日龄之内的光照可定为23小时,之后每周减1-2小时。也可用自然光照,但夜间为了给雏鸡补饲,可以定时开二次灯,每次二小时左右。

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不考虑雏鸡增重情况,在第二、三周就实施8小时光照,二是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黑暗也是雏鸡生长的需要,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降低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雏鸡的标准体重与日采食量

各育种公司都制定了自己商品鸡的标准体重,如果雏鸡在培育过程中,各周都能按标准体重增长,就可能获得较理想的生产成绩。

由于长途运输、环境控制不适宜、各种疫苗的免疫、断喙、营养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干扰,一般在育雏初期较难达到标准体重。除了尽可能地减轻各种因素的干扰,减少雏鸡的应激外,必要时可提高雏鸡料的营养水平,而在雏鸡体重没达到标准之前,即使过了6周龄,也仍然应该使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鸡料。




表2-5   轻型蛋雏鸡的体重标准与日采食量


周龄


周末体重(g)


日采食量(g)


1


75


12


2


125


18


3


195


24


4


275


32


5


365


42


6


450


44



表2-6   中型蛋雏鸡的体重标准与日采食量*



周末体重(g)


日采食量(g)


累计采食量(kg)


1


70


10


0.7


2


140


18


0.2


3


200


26


0.38


4


300


33


0.61


5


380


37


0.87


6


470


41


1.15


*饲料代谢能为2900千卡,粗蛋白为19.0%。


表2-5、2-6是轻型、中型蛋雏鸡的标准体重和采食量,在育雏时可以用来参考。如果饲料营养水平稍低或是在冬季,雏鸡的日采食量应该大于以上数据。

体重增长情况和采食量的变化是饲养管理好坏及鸡群是否健康的一个反应。因此,每日必须记录饲料的采食量,每一、二周必须抽测一次雏鸡的体重。一般在周末的下午二点或在空腹时称重,可将鸡群围上100至200只或抽测鸡群的3%-5%,逐只称重,这样可以随时掌握鸡群的情况。


饲养方式和供暖方式的选择

1、地面平养:需要注意铺上垫料和保持垫料的干燥、干净,垫料含水率在25%-30%较合适,过湿则环境恶化,过干则尘埃多,易感染发生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有条件的应搭上栖架。注意密度不可过大,群体不可过大。

地面平养虽然投资少,但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小,鸡群不易管理,鸡群的整齐度较低,鸡群时时和粪便接触,密度大时易感染疾病。

2、网上平养:优于地面平养的方面是减少了鸡群与粪便接触的机会,但群体不可太大,饲养密度也不可太大。这种饲养方式也不易控制整齐度。

3、立体育雏笼:厂家生产的四层立体育雏笼140厘米宽,420厘米长,各层高20cm,每层育雏200只。使用这种育雏笼时,要注意上下的温差,尤其是在冬季,一般先用上面二层育雏,待雏鸡稍大以后,再将体重大的逐渐移至下面二层。这种育雏笼的缺点是太宽,抓鸡不便,不利于管理,上下温差大。

4、小笼或立体小笼育雏:采取每群在50-100只之内的小群体育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育雏笼的宽度不超过70cm,每笼长度不超过140cm。这种方式便于观察,便于抓鸡做免疫,也便于对鸡群消毒。雏鸡生长快,发育整齐。

农户可以用小格塑料网做底网,购置一些铁丝侧网自己做平养的育雏笼,顶上罩上细尼龙网即可。

5、供暖方式的选择:供暖方式多种多样,可用煤炭、煤气、电热或土暖气。

农村用电热供暖,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常有停电之虑,难以保证育雏所需的适宜温度。煤气供暖虽然卫生、稳定,但成本较高。比较普遍的是用煤给雏鸡供暖,煤比较便宜,但使用方法不当,会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燃煤最粗陋的方法是使用砖砌的敞口炉子,燃烧产生的热量和有害气体一起直接排在舍内,常常使舍内充满污浊空气,影响雏鸡生长。

农户育雏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使用地炕、火墙或地面烟道,由于砖吸热比较多,散热比较稳,所以舍内温度相对来讲比较稳定,一般将燃煤口砌在墙外。用土暖气给雏鸡供暖也是个好方法,可能成本稍大些。此外,比较理想的供暖是舍内局部供暖法,即用保温伞或塑料布制成的小罩棚等等,使热源的主要部分在棚伞之内,让棚伞之内的温度能稳定在33-35℃左右,舍内的其它地方温度能维持在24℃以上即可。雏鸡在伞内休息,在伞外采食饮水和运动。这与把整个育雏舍温度都加热到33-35℃相比,能节省很多加热费用,且有利于提高雏鸡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


育雏前的准备

1、进雏的三周之前应完成育雏舍的清洗、维修与消毒,并准备好使用器具。

2、进雏前应备好饲料、疫苗和常用药品,准备好记录表格,进行育雏人员的培训。

3、在进雏前1-2天开始育雏舍的预热,使雏鸡一开始就能生活在一个温度舒适稳定的环境中。在秋冬季节,墙壁、地面的温度较低,所以必须提前二至三天开始预热育雏舍,只有当墙壁、地面的温度也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舍内才能维持稳定的温度,一日龄时温度不稳定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运来雏鸡后,舍内温度仍不太稳定,可以先让雏鸡仍在运雏盒中休息,待温度稳定后再放入育雏器内。


1、饮水管理

据试验雏鸡出壳存放24小时后可失去体内水分的8%,存放48小时失去体内水分的15%。为防止雏鸡因失水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进雏之后必须先让雏鸡学会饮水。

长途运输和存放过长的雏鸡,应该在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或白糖、补液盐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饮水的温度应接近室温(16-20℃),饮水器每天应刷洗消毒1-2次。

雏鸡的饮水量大至为采食量的1.5-1.8倍,注意不要断水。为让雏鸡尽快学会饮水,可轻轻抓住雏鸡头部,将喙部按入水中1秒左右,每100只雏鸡教5只,则全群能很快学会。

2、  饲喂管理

雏鸡在第一周和第二周体重能增长2倍左右,由于生长迅速而胃肠容积不大、消化机能较弱,所以必须注意满足幼雏鸡营养需要,应该用质量最好、最卫生的原料生产高能高蛋白的雏鸡饲料。一般雏鸡料的代谢能水平应在2900大卡以上,粗蛋白在19.5%以上,赖氨酸水平应超过1%。也可以在第一周用肉鸡一号料饲喂雏鸡。由于雏鸡容易受应激,在第一周要多补充些维生素。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应在雏鸡学会饮水2小时之后进行,在1/3的雏鸡有啄食表现时,即可少量饲喂。开食时可铺干净报纸、塑料布或用开食料盘,均匀地将料撒开。育雏第一周每天分多次喂料为好,第一天白天每二小时喂一次料,平均每次每只鸡喂0.5-1克左右,为了便于雏鸡采食,饲料中应加入30%的饮水,拌匀后饲料捏起来能成团,撒下去能散开即可,这样饲料中的粉面能粘在粒状饲料上,便于雏鸡采食,也比较适口。饲喂量应该逐渐地增加,每次喂料能在25分钟内吃尽为好,一般一、二周内每天喂6次,以后根据发育情况逐渐变为每天喂5至4次,也可以在一周之后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第一天的采食量平均在5-8克,第一周的平均采食量为每天10克。每天必须准确记录雏鸡的采食量,以便随时了解鸡群的情况和发育状况。

在二、三日龄应注意找出不会吃喝的弱雏,及时放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教会他们饮水采食,则大多能存活下来。

3、雏鸡的断喙

(1)断喙目的:鸡在大群体高密度饲养时很容易出现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断喙可以减少恶癖的出现,也可减少鸡采食时挑剔饲料造成的浪费。

(2)断喙时间:断喙一般在6-10日龄进行,此时断喙对雏鸡的应激较小。雏鸡状况不太好时可以往后推迟,一般鸡群在35日龄左右就可能出现互啄的恶癖,所以必须在这之前完成第一次断喙。青年鸡转入蛋鸡笼之前,对个别断喙不成功的鸡再修理一次。

(3)断喙方法:一般使用断喙器断喙,断喙时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使压力,使鸡缩舌,以免断喙时伤着舌头。幼雏用4.4毫米的孔经,在上喙离鼻孔2.2毫米处切断,应使下喙稍长于上喙,稍大的鸡可用直径为2.8毫米的孔。断喙时要求切刀加热至暗红色,为避免出血,断下之后应烧灼二秒左右。

(4)注意事项:①断喙的长短一定要准确,留短了影响雏鸡采食,造成终生残废,切少了又有可能再生长,需再次断喙。②断喙对鸡是相当大的应激,在免疫或鸡群受其他应激状况不佳时,不能进行断喙。③断喙后料槽应多添饲料,以免雏鸡啄食到槽底,创口疼痛。为避免出血,可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毫克维生素K。④注意观察鸡群,有烧灼不佳,创口出血的鸡应及时抓出重新烧灼止血,以免失血过多引起死亡。

4、雏鸡的卫生管理

雏鸡幼弱,抗病能力低,一定要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严格实行隔离饲养,坚持日常消毒,适时确实地做好各种免疫,注意及时预防性用药。创造舒适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就可以减少和杜绝疾病的发生。

5、日常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鸡群是否宁静。鸡群在舒适时是很安静的,环境不适或受到某种因素侵害时,鸡群处于紧张状态,叫声不宁,易惊恐扎堆。

(2)注意鸡群的精神状态,感染疾病或食物中毒等时,雏鸡精神不振,为一种亚疾病状态。

(3)注意观察雏鸡的粪便干湿和色泽,判断鸡群的消化吸收和健康状况。雏鸡受凉时,粪便变稀,感染传支时会拉稀,患新城疫时粪便呈黄绿色。

(4)夜间注意倾听是否有异常呼吸音。雏鸡易患呼吸道病,早发现、早采取措施,可避免或减少损失。

(5)注意记录每天的采食量和饮水量,气候的变化、环境控制的失误以及感染病原微生物等,都会引起雏鸡饮水量和采食量的变化。

(6)注意检查白天和夜间的通风换气,特别要注意夜间留的通风口大小是否合适;注意记录鸡舍的最低最高气温,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7)注意水槽或乳头饮水器是否漏水、缺水,注意水槽的清洁程度和水面的深度是否合适。

(8)注意检查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是否合适。

(9)及时挑出病弱雏鸡单独处理,及时检出死雏,剖解分析死亡原因。

6、育雏成绩的判断标准

(1)育成率的高低是个重要指标。良好的鸡群应该有98%以上的育雏成活率,但它只表示了死淘率的高低,不能体现培育出的雏鸡质量如何。

(2)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标准体重,能大致地反应鸡群的生长情况。良好的鸡群平均体重应基本上按标准体重增长,但平均体重接近标准的鸡群中也可能有部分鸡体重小,而又有部分鸡超标。

(3)检查鸡群的均匀度。每周末定时在雏鸡空腹时称重,称重时随机地抓取鸡群的3%或5%,也可圈围100-200只雏鸡,逐只称重,然后计算鸡群的均匀度。计算方法是先算出鸡群的平均体重,再将平均体重分别乘0.9和1.1,得到二个数字,体重在这二个数字之间的鸡数占全部称重鸡数的比例就是这群鸡的均匀度。如果鸡群的均匀度为75%以上,就可以认为这群鸡的体重是比较均匀的,如果不足70%,则说明有相当部分的鸡长得不好,鸡群的生长不符合要求。

鸡群的均匀度是检查育雏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鸡群的均匀度低则必须追查原因,尽快采取措施。鸡群在发育过程中,各周的均匀度是变动的,当发现均匀度比上一周差时,过去一周的饲养过程中一定有某种因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可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4)鸡群健康,新城疫等疫病的抗体水平较高。


育雏失败原因分析

1、第一周死亡率高的可能原因

(1)细菌感染:大多是由种鸡垂直传染或种蛋保管过程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

(2)环境因素: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温度过低鸡群扎堆,部分雏鸡被挤压窒息死亡,某段时间在温度控制上的失误,雏鸡也会腹泻得病。一般情况下,刚接来的部分雏鸡体内多少带有一些有害细菌,在鸡群体质健壮时并不都会出现问题。如果雏鸡生活在不适宜不稳定的环境中,会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抗病能力下降,部分雏鸡就可能发病死亡。

为减少育雏初期的死亡,一是要从卫生管理好的种鸡场进雏,其次要控制好育雏环境,前三天可以预防性地用些抗菌素。

2、体重落后于标准的原因

(1)现在的饲养管理手册制定的体重标准都比较高,育雏期间多次免疫,还要进行断喙,应激因素太多,所以难以完全按标准体重增长。

(2)体重落后于标准太多时应多方面追查原因,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① 饲料营养水平太低。

② 环境管理失宜。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采食量,活动正常的情况下,温度稍低些,雏鸡的食欲好,采食量大。舍温过低,采食量会下降,并能引发疾病。通风换气不良,舍内缺氧时,鸡群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增重。

③ 鸡群密度过大。鸡群内秩序混乱,生活不安定,情绪紧张,长期生活在应激状态下,影响生长速度。

④ 照明时间不足,雏鸡采食时间不足,影响生长。


3、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

饲养密度大,鸡群社会混乱,竞争激烈,生活环境恶化,特别是采食、饮水位置不足,会使部分鸡体质下降,增长落后于全群。

(2)饲养环境控制失误

如局部地区温度过低,部分雏鸡睡眠时受凉,或通风换气不良等,产生严重应激,生长会落后于全群。如保温伞内有10%地方雏鸡休息不好,则会使30%以上的雏鸡生长受阻。

(3)疾病的影响

感染了由种鸡传来的白痢、支原体等病或在孵化过程被细菌污染的雏鸡,即使不发病,增重也会落后。

(4)断喙失误

部分雏鸡喙留得过短,严重影响采食,增重受到影响,所以断喙最好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

(5)饲料营养不良

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缺乏或某种成分过多,造成营养不平衡,由于鸡个体间的承受能力不同,增长速度会产生差别。即使是营养很全面的饲料,如果不能使鸡群中的每个鸡都同时采食,那么先采食的鸡抢食大粒的玉米、豆粕等,后采食的鸡只能吃剩下的粉面状饲料,由于粉状部分能量含量低、矿物质含量高,营养很不平衡,自然严重影响增重,使体力小的鸡越来越落后。

(6)未能及时分群

如能及时挑出体重小、体质弱的鸡,放在竞争较缓、更舒适的环境中培养,也能赶上大群的体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2: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01 于 2011-7-7 12:55 编辑

蛋鸡饲养管理(二)

转群

一些鸡场在鸡群满6周龄后,需要转入育成鸡舍。在转群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育成鸡舍除应该提前做好清洗消毒外,还需注意温度,特别是在秋季、冬季和开春时节,必须将舍温升到与当时育雏舍相当的程度,不得低于育雏舍4℃以上,否则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病和其他疾病。

2、转群可以用转群笼,或用手提双腿转移,用手提时一次不可抓提太多,每只手里不应超过5只。动作一定要轻缓,不可粗暴。

3、为减少应激,夏季应在清晨开始转群,午前结束。冬季应在较温暖的午后进行,避开雨雪天和大风天。

4、为避免刚转群的鸡互啄打架,转群后的2天内,应使舍内光照弱些,时间稍短些,待相互熟悉后再恢复正常光照。

5、转群后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不熟悉的伙伴,对鸡来说是个很大的应激、采食量的下降也需2-3天才能恢复。如果鸡群状况不太好时,不要同时进行免疫断喙以免加重鸡的应激,必要时可饲喂些维生素和抗生素防止鸡群发病。


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育成期工作的总目标就是要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和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培育出的青年母鸡具备以下特征:

1、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备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

2、骨骼发育良好,骨骼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相一致。

3、鸡群体重均匀,要求75%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的范围之内。

4、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前确实做好各种免疫,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要把管理落实到每一只鸡

雏鸡长到育成阶段,抗逆抗病能力增加,肠胃容积增大,消化能力增强。因为比较容易饲养而又不在产蛋阶段,容易出现以下情况:

1、饲养密度过大,过小的空间虽然对鸡群的影响一时不明显,但严重影响鸡群的均匀度,使部分鸡发育不良。

2、饲料营养水平过低,增重严重落后于标准,影响鸡群性成熟,这是夏季特别容易发生的问题。所以要求育成期必须每一、二周称重一次,始终掌握鸡群的增重和均匀度状况。产蛋期长期维持90%以上产蛋率的高产基础,是培育出百分之百优秀的青年母鸡群。鸡群长期93%-95%的高产率,并不是只有93%-95%的鸡在下蛋,而是所有鸡都在长期下蛋,只不过每天都有部分鸡息产而已。所以虽然是大群饲养,但管理仍应该落实到每一只鸡,要尽可能地使每一只鸡都健康成长。

育成期管理的注意事项

1、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抓住营养和其他各方面的管理,使鸡群的体重和骨骼都能按标准增长。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骨骼和体形的大小。

2、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由于体内脂肪沉积与生产性能成负相关,所以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避免沉积过多脂肪而影响生产性能发挥。

3、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为满足这种生长需要,从16周之后,就应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而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不同季节培育的雏鸡性成熟日龄不一样,10月至2月引进的雏鸡由于生长后期处在日照时间逐渐延长的季节,容易早产;4月到8月引进的雏鸡生长后期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鸡群容易推迟开产。鸡群过早或过晚开产都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如果鸡体还没长成就被催促开产,常使小母鸡采食的饲料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营养需要, 结果导致体重增长迟缓、瘦弱,蛋重也长期不见增大,脱肛和被啄肛的现象很多。由于体质差,缺乏维持长期高产的体力,一般产蛋高峰维持的时间不长。同时,在产峰期鸡体负担沉重,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种种疾病而使产蛋率不稳定或突然下降。开产过早的鸡群死淘率一般都要超过正常鸡群数倍,所以鸡群不是越早开产经济效益越高。相反,如果到了该下蛋的日龄仍不开产,推迟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育成费用。要有计划地让鸡群在适当的日龄开产,控制性成熟就成了育成鸡管理中的一个重点。现在的鸡群在150-160日龄开产较为合适,技术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稍晚一点开产较为安全。对不同季节的育成鸡采取不同的光照程序,可以使鸡群都在适宜的日龄开产。一般原则上要求在育成期,特别是育成后期的2-3个月内每天光照时数稳定或光照时间逐渐缩短。

光照管理与性成熟

不同条件的鸡舍需采取不同的光照程序:

1、能利用自然光照的开放或鸡舍:对于从4月至8月间引进的雏鸡,由于育成后期的日照时间是逐渐缩短的,可以直接利用自然光照,育成期不必再加人工光照。

对于9月中旬至来年3月引进的雏鸡由于育成后期日照时间逐渐延长,需要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的方法来防止其过早开产。具体方法有二种:一是光照时数保持稳定法,即查出该鸡群在20周龄时的自然日照时数,如是14小时,则从育雏开始就采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一直保持每日光照14小时至20周龄,再按产蛋期的要求,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二是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法:先查出鸡群20周龄时的日照时数,将此数再加上4小时,作为育雏开始时的光照时间。如20周龄时日照时数为13.5小时,则加上4小时后为17.5小时,在4周龄内保持这个光照时间不变,从4周龄开始每周减少15分钟的光照时间,到20周龄时的光照时间正好是日照时间,20周龄后再按产蛋期的要求,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2、密闭式鸡舍:密闭鸡舍不透光,完全是利用人工光照来控制照明时间,光照的程序就比较简单。一般一周龄为22-23小时的光照,之后逐渐减少,至6-8周龄时降低到每天10小时左右,从18周龄开始再按产蛋期的要求增加光照时间。


体重与性成熟

1、同一品种的鸡,大致都在一定体重时开产,所以体重大的青年鸡先开产,体重小的鸡后开产。

2、鸡的体重大小大致在12-15周时已经定型,在这之后无论怎样努力,体重小的鸡也难于以改变其在鸡群中体重小的位置。所以必须在育成前期注意鸡群的体重,及时分出体重小的鸡单独组群,给予优良待遇。

3、体重小的鸡不仅开产晚,体质也差,一般产蛋也少。体重大的鸡易提前开产,过肥的鸡身体负担重,一般产蛋也不会持久,所以维持鸡群的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具有重要意义。

4、轻型蛋鸡、中型蛋鸡的体重标准与饲料消耗(见表3-1)。


表3-1  中型蛋鸡生长期的体重及大致饲料采食量

年龄

周末体重(1)

笼养采食量

周龄

日龄

(g)

每天(g)

累计(kg)

7

43-49

570

45

1.47

8

50-56

660

48

1.81

9

57-63

750

51

2.16

10

64-70

830

54

2.54

11

71-77

910

56

2.93

12

78-84

990

58

3.33

13

85-91

1070

60

3.76

14

92-98

1150

63

4.20

15

99-105

1230

67

4.67

16

106-112

1320

72

5.17

17

113-119

1410

78

5.2

(1)体重值是在下午喂料后测得。空腹体重大约低8%。


鸡群均匀度与产蛋性能

对每只鸡来讲,开产的第一周是产蛋的练习阶段,第二周开始就进入高产期。如果鸡群体重很均匀,大多数鸡能在相近的日龄开产,开产之后产蛋率上升很快,几乎在二、三周内就能达到产蛋高峰。体重差异大的鸡群,有些鸡开产很早,而体重小的鸡开产又很晚,因此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高峰不高,高峰也很难维持长久。所以在育成期每周或至少二周抽测鸡群的体重,了解鸡群均匀度的变动,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这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工作。


育成鸡的限制饲养

育成后期应采取限制饲养,特别是对中型蛋鸡,目的是防止育成鸡在12周龄之后体内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蛋能力的发挥。是否采取限制饲养,明智的措施是每周抽测体重。寒冷季节气温低,鸡的热量损耗大,食欲比较好,不加控制就可能造成育成鸡过肥。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饲料,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杂饼、粕的利用量较大,饲料的能量水平比较低,本身就已经起到限制饲养的作用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饲喂量维持在鸡熄灯前能吃尽就可以了。

当然,重要的还是根据每周称测的体重情况来调整饲喂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


防止开产推迟的方法

实际生产中,5、6、7月份培育的雏鸡,容易出现开产推迟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雏鸡在度夏期间采食的营养不足,体重落后于标准。

针对这些容易推迟开产的鸡群,在培育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育雏期夜间适当开灯补饲,使鸡的体重接近于标准。②在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持续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料。③在高温的夏季,鸡食欲不佳,为达到一定的增长速度,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水平。④适当提高育成后期饲料的营养水平,使育成鸡16周后的体重略高于标准。⑤在18周龄之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

产蛋高峰在夏季的青年母鸡,因为天气炎热采食量受影响,摄入的营养难以满足需要。除了应当提高营养水平外,在育成后期稍超点体重,多贮备点营养有利于安全渡过夏季的高温期。



育成期温湿度管理与通风换气

育成期的鸡对温湿度的变动有了很大适应能力,但应该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日温差的变化最好能控制在8℃之内。适宜温度为20℃-21℃,温度稍高些能节省饲料,实际生产中舍温13-26℃的范围内,不会有多大影响。如果舍温在10℃以下、30℃以上,会对育成鸡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一定范围之内的舍温变化对鸡是一种有益的刺激,有利于提高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表3-2    育成期对饲养密度等的要求


6-10周龄

10-18周龄

笼养饲养密度
鸡数/平方米

35

28

平方厘米/

285

350

平养饲养密度
鸡数/平方米

10-12

9-10

供料
料槽厘米/

4

4

供水
鸡数/饮水乳头

10

10

饮水乳头/

2

2

水槽厘米/

2

2


6-10周龄

10-18周龄

笼养饲养密度
鸡数/平方米

35

28

平方厘米/

285

350

平养饲养密度
鸡数/平方米

10-12

9-10

供料
料槽厘米/

4

4

供水
鸡数/饮水乳头

10

10

饮水乳头/

2

2

水槽厘米/

2

2

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70%范围之内都能适应。但地面平养时应尽力保持地面干燥。

育成鸡舍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通风换气量,尽可能地减少舍内的氨气尘埃,即使在冬季,也应设法保持舍内的空气新鲜。


购买青年小母鸡时应注意的事项

购买青年小母鸡时应了解以下情况以便于产蛋期的管理:

1、鸡群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

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方法,以便制定光照程序;

3、鸡群的育成率和健康状况;

4、育成期免疫程序及当前的抗体水平;

5、育成鸡的病历及用药状况;

6、育成期喂料、供水的方法及所用饲料的营养水平。


产蛋前期的管理(2)

3)光照管理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需根据育成阶段光照情况来决定。

① 饲养于非密闭鸡舍的育成鸡,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即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转入蛋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人工照明予以补之。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亦有每周只增加15分钟的。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为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

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蛋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虽有10小时,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当光照总时数达16小时,维持恒定即可。

② 饲养在密闭鸡舍完全人工控制光照的育成鸡,18周龄转入同类鸡舍时,按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一小时的进度增加光照时数,增加到每天16小时的时候,维持恒定光照时数即可。

③ 产蛋鸡的光照强度。产蛋阶段鸡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育成阶段强约一倍,应达到20勒克斯。

鸡获得的光照强度和灯间距、悬挂高度、灯泡瓦数、有无灯罩、灯泡清洁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用自然光照时则和窗户大小、窗间距、窗台高低和窗户数量等有关。

人工照明的设置:灯间距2.5-3.0米,灯高(距地面)1.8-2.0米,灯泡功率45瓦。行与行间的灯应错开排列,呈“∵∴”状,这样能获得较均匀的照明效果。每周至少要擦一次灯泡,断了钨丝的灯泡要及时更换。

(4)产蛋高峰期的管理。本期管理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① 长期的高产是和健康、体力充沛密不可分的,所以在管理上必须以维护鸡群健壮的体质为中心。

② 注意在营养上满足鸡的需要,给予优质的蛋鸡高峰料。根据季节变化和鸡群采食量、蛋重、体重以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

③ 尽可能地维持鸡舍环境的稳定,尽可能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干扰。

④ 注意鸡舍内外卫生,坚持日常消毒工作。注意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必要时追加免疫。

⑤ 根据鸡群情况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投药,或每隔一个月投3-5天的广谱抗菌药。

(5)季节管理。鸡对能量的需求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当环境温度高于适宜温度区上限时,鸡的能量需求量降低。据测定,环境温度每上升1℃,鸡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4%。鸡舍环境温度低于适宜温度区下限时,鸡对能量需求量增高,温度每下降1℃,维持需要的能量增加0.6%。产蛋鸡的适宜温度区为10-25℃。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里要根据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以及鸡群自身的情况,调整日粮并采取综合性措施来管理鸡群,这样才能保证产蛋高峰期里鸡的优良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① 春季管理

春季气候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增长,是鸡群产蛋的好季节。预产期和产蛋高峰前期的鸡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满足其产蛋和增重的需要,据测定鸡在这期间平均日增重仍在3-5克左右,而此阶段鸡的采食还不是最多,平均日采食量仅90-95克。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要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否则难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此季节日粮能量应达到2.75-2.85兆卡/公斤,粗蛋白17.5%-18.5%。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应根据情况逐渐地撤去防寒设施,要注意避免鸡群受寒。

春季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蚊蝇等昆虫也开始滋生繁殖,而多风多雨的气候特点又利于疾病的传播,搞好环境卫生和加强防疫应列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入春以后,应对鸡舍内外和整个鸡场内外彻底地清扫消毒一次,以减少疾病的威胁。

② 夏季管理

高温高湿的夏季是一年之中鸡群最难过的季节。酷暑使鸡群长时间的喘息,饮水量大增而食欲下降,采食不足,很容易造成产蛋率和体质的下降,并影响抗病能力。因此本季工作的重点在于防暑,创造条件让鸡群安全度夏。可以把鸡喘息看作鸡受热应激的标志,鸡每天热喘息的时间越长,对生产和体质的影响越大。

入夏之前应做好防暑的准备工作:

a.设法增强屋顶和墙壁的隔热能力,减少进入舍内的太阳辐射热。

b.在窗外搭遮阳棚,或利用黑色编织袋在窗口挡光。

c.舍间绿化和种植高大树木。

d.入夏前清除舍内累积的鸡粪,减少鸡粪在舍内的产热。

e.改善通风条件,有条件的鸡场可采用纵向通风。自然通风的鸡舍应尽可能地加大通风口,如能加大屋顶天窗的面积,会有较好的效果。

尽可能地加强防暑措施:

a.增大鸡舍内的风速能带走鸡体的产热,如能使舍内风速达到1-1.5米/秒,就可以减轻鸡的热应激。

b.舍内具有一定风速后,可以在舍内喷雾,利用水的蒸发来降低舍温,一般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舍内风速不大时,切忌喷雾,此时喷雾很不利于鸡的体热散发。有条件的鸡场,采用纵向通风并在进风口安装湿帘,基本上可以保证鸡群安全度夏。

c.让鸡喝上清凉的饮水,温度较低的饮水可以减轻鸡的热应激,可以利用清凉的地下水,白天应使水槽中的水长流不断。使用乳头饮水器的鸡舍,应该隔2小时即在水管末端放一次水,使水管内的水有较低的温度。

在改善鸡群体况上下大功夫:

a.为使鸡群能采食较多的饲料,应尽可能地提早给料时间,可在早晨4:00-5:00开始喂料。

b.酷暑期间,鸡的采食量少,为满足鸡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等的营养需要,应该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可在饲料中添加吸收利用率高的油脂。单单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并不有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质、多余的氨基酸在转换成能量利用时,会增加鸡体的产热,准确的方法不是提高粗蛋白质的含量而是提高蛋白质的质量,通过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c.为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可在饲料中倍量使用维生素并在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150毫克的量补充维生素C。

d.酷暑期鸡的长时热喘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量不足,影响了血液的酸碱平衡,并影响蛋壳的质量。为改善这种状况,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碳酸氢钠。酷暑期鸡大量饮水,水排泄量也很大,并带走了消化道的盐分。为维护消化道的电解质平衡,可以在饲料中经常补充些补液盐,或在饲料中添加0.2%左右的氯化钾。

e.因为暑热鸡群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消化和防卫功能减弱,所以此时定期地添加抗菌素预防消化道疾病或使用益菌素维护消化道的菌群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f. 暑热期间是各种微生物繁衍的好时机,很容易因卫生问题影响生产成绩。所以每天必须清刷水槽,要加强舍内环境的消毒和注意料槽内的卫生。如因水槽漏水使料槽内饲料受潮结块时,应该立即清除掉。在炎热的夏季,饮水中添加1210等消毒药可以减少饮水中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注意必须按消毒药的使用说明以正确的比例添加,随意估摸着添加是容易出问题的。饮水中消毒药的浓度过低就可能达不到消毒效果,如浓度过大则可能很影响口感,使鸡减少饮水量,影响采食量直至影响生产。

g.夏季的饲料容易霉变和被氧化,轻者因为一些营养成分失效而影响生产成绩,严重时则可能会伤及鸡的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将饲料放在通风的地方。配制或购入的饲料,存放时间不应该超过一周,这可以减少饲料中有效成分的损失。

h.在酷暑期间,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给鸡接种疫苗等造成鸡的应激。确实需要实施时,则尽可能在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

③ 秋季管理

秋高气爽,天气凉快,鸡的精神、食欲都大有改观。为此人们常常容易放松对鸡群的管理。俗话说“多事之秋”,秋天也是鸡群容易出问题的季节,应该根据季节和鸡群情况注意管理。

a.秋天昼夜的温差增大,时有冷空气由北方南下,使气温骤然下降。所以必须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夜间的保暖,避免鸡群因着凉而引发呼吸道病。

b.夏至之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要注意在早晨和夜间补充光照,维持鸡舍的光照时间,一般可在早晨五点开灯补光,晚上在九点关灯,保持每天16小时的光照。

c.根据鸡群情况注意饲料营养。鸡食欲好转,在饲料营养上是否可以马上降低些水平,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在夏季饱受煎熬的鸡,体质需要一个恢复时期,为了让鸡群能安全度过冬季,秋季正是鸡群恢复体力,养精蓄锐的时机。为了使鸡群有充沛的体力,能持久地高产,进入秋季之后,仍应该根据鸡群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对于还在产蛋高峰的鸡与体况不大理想的鸡,在注意饲料营养浓度、营养平衡的同时,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还是有必要的。

d.在自然状态下,秋季正是鸡停产换羽、准备过冬的时节。虽然我们采取了对环境控制的办法改变了这种状态,但这种影响多少仍是存在的,特别是对日龄较大的鸡,本身就存在产蛋率下降的趋势,在低温等应激因素的冲击下,就会出现较多的停产换羽的鸡,加速产蛋率的下降。所以秋季管理要在稳定环境上下功夫。

e.秋季应做好越冬的准备。对场区环境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入冬之前应清理净舍内鸡粪,以减少冬季舍内的氨气。应提前做好防寒准备,特别要注意让鸡群免受第一次寒流的冲击。

④ 冬季管理

a.冬季管理重点在防寒,要尽可能地将舍温维持在8℃以上,蛋鸡舍饲养密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可以靠鸡的体温来维持舍温,但在寒流侵袭的几天之内,采用一些取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减少因为寒冷引起的生产波动。对于背部和颈部羽毛损失较多的老鸡,在低温下容易因散热过多而影响生产成绩,并有可能因此而增加15-20%的采食量,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的维持鸡舍较高的温度。从20℃以下舍温每降一度,鸡的采食量就可能增加1.2%,提高舍温,有利于节省饲料。

b.在管理中还要注意直接吹到鸡身上的“贼风”。通风口应该设置挡风板,一般冬季的通风口应设在鸡舍上方,并利用挡风板使进入的冷空气先吹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再降到鸡身上。

c.冬季容易出现的管理失误是只注意鸡舍的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这是冬季发生呼吸道病的主要原因。由于通风换气不足,很有可能造成舍内氨气浓度过大,空气中的尘埃过多。氨气浓度过大,会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失去正常的防卫机能,成为微生物理想的繁衍地,而吸入气管内的尘埃又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寒流的袭击、鸡的感冒会使这种情况变得更为严重。所以冬季的管理中,一是要保持鸡舍内有比较稳定的适宜的温度,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为使舍内污浊有害空气能迅速换成新鲜空气,应该每隔1-2小时开几分钟风机,或大敞门窗2-3分钟,待舍内换上清洁新鲜的空气后再关上门窗。

d.冬季鸡的能量需要增加,鸡的采食量增大,通常可以提高些饲料的能量水平,降一些粗蛋白水平,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可在178左右。一般的中型蛋鸡每天大致需1.38×106-1.42×106焦耳代谢能和18克左右的蛋白质。



3、日常管理

(1)生产记录

每天都应填写生产记录表格。生产记录主要内容有:鸡群变异及原因、产蛋数量、饲料消耗量、当日进行的重要工作和发生的特殊情况等,详见表4-4。


表4-4  生产记录表


日龄

日初鸡数





耗料

产蛋数



累计蛋数

备注








































































(2)饲喂次数及方法

鸡的消化道长度(相对长度)比其他家畜短,饲料在消化道停留时间仅3个小时。从理论上讲每隔3个小时就应该喂一次料,实际上不需要这么频繁。生产实践中常常是每天投2-3次料,多次匀料就行了。

第一次喂料时间一般在7-8点钟,投料量占全天计划喂料量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喂料时间一般在下午1点钟左右,投料量为全天计划喂料量的四分之一。第三次喂料时间在下午6点钟左右,投料量为全天计划喂料量的三分之一。余下的料在晚上关灯停止光照之前1小时左右补给缺料的地方,使生产性能高、需料多的鸡不致于空槽。

每次投料时应边投边匀,使投入的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投料后约20分钟左右就要匀一次料。这是因为鸡在投料后的前10分钟内采食很快,以后就会“挑食勾料”。这时候槽里的料还比较多,鸡会很快的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使槽里的饲料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常常将料勾到槽外,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又影响了其它鸡的采食,所以要早些匀料,还要经常检查,见到料不均匀的地方就随手匀开。

(3)饮水的管理

在气候温和的季节里,鸡的饮水量通常为采食饲料量的2-3倍,寒冷季节约为采食饲料量的1.5倍,炎热季节饮水量显著增加,可达采食饲料量的4-6倍。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都会使饲料采食量显著降低,从而影响产蛋性能,甚至影响健康状况,因而必须重视饮水的管理。

用深层地下水供做饮用水是最理想的,一是无污染,二是相对“冬暖夏凉”。

笼养蛋鸡的饮水设备有两种:一是水槽,另一是乳头饮水器。用水槽供水要特别注意水槽的清洁卫生,必须定期刷拭清洗水槽。通常冬季隔2-3天,春秋隔1天,夏季每天清刷一次水槽。水槽要保持平直、不漏水,长流水的水槽水深应达1厘米,太浅会影响鸡的饮水。使用乳头饮水器供水要定期清洗水箱,清洗水箱的次数与水槽相同。每天早晨开灯后须把水管里的隔夜水放掉。在鸡下笼后要彻底冲洗供水管,清除管内水垢等沉积物。要经常检查供水状况是否良好,因为乳头饮水器供水系统里有没有水,不象水槽那样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4)注意观察鸡群,加强管理

喂料时和喂完料后是观察鸡只精神健康状况的最好时机。有病的鸡往往不上前吃料,或采食速度不快,甚至啄几下就不吃了。健康的鸡在刚要喂料时就表现出骚动不安的急切状态,喂上料后便埋头快速采食。

发现采食不好的鸡时,要进一步仔细观察它的神态、冠髯颜色和被毛状况等,挑出来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下笼。

饲养人员每天还应注意观察鸡只排粪状况,从中了解鸡的健康情况。例如:黄曲霉毒素中毒、食盐过量、副伤寒等疾病排水样粪便;急性新城疫、禽霍乱等疾病排绿色或黄绿色粪便;粪便带血可能是混合型球虫感染;黑色粪便可能是肌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或溃疡;粪便中带有大量白色尿酸盐,可能是肾脏有炎症或钙磷比例失调、痛风等。

在观察鸡群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笼具、水槽、料槽的设备情况,看看笼门是否关好,料槽挂钩、笼门铁丝头会不会刮鸡等,以防跑鸡或刮伤鸡只。

(5)环境卫生管理

① 保持清洁、定期消毒。要保持鸡舍内外和场地的清洁卫生,清除杂草、杂物。鸡舍内每周做1-2次带鸡空气消毒,常用的有5%-10%的漂白粉上清液,0.1%-0.5%的过氧乙酸液。

鸡舍、生产区的门口常用3%火碱液做消毒池的药液。冬季结冰季节可用生石灰与漂白粉。场内道路、鸡舍周围每周1-2次用3%的火碱液、5%-10%漂白粉上清液或10%-20%生石灰液消毒。

② 消灭蚊、蝇、鼠、雀。鸡舍、料库需设防鸟网,防止鸟雀从窗户进入。定期投施敌鼠钠盐等灭鼠药毒杀鼠类。在蚊蝇孳生的季节可用敌敌畏液喷杀。

③ 管好鸡粪、死鸡。清粪后要立即打扫鸡舍、道路,然后喷洒消毒。粪便要集中堆放于专用场所,雨季要特别注意防止粪便流溢。死鸡要挖坑深埋,剖检死鸡的场所要及时清除血污、胃肠内容物、羽毛等,并和尸体一起深埋掉。剖检现场清理干净后还需泼洒消毒药物。

④ 其他。免疫之后清洗消毒注射器的污水、疫苗瓶(活苗)、棉球等要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产蛋率上升缓慢的可能因素

良好的后备鸡在正确的饲养管理下,22-23周龄时产蛋率即可达50%,2-3周内便上升到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上升的速度很快。实际生产中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滞后,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才达到80%,以后的最高峰值达不到90%,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 后备鸡培育得不好,生长发育受阻,特别是12周龄之前的阶段内体重没有达到品种标准,鸡群体重大小参差不齐,均匀度不好。

② 转入蛋鸡舍后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是产蛋率达5%时仍使用“蛋前料”,没有及时更换成高峰期用的饲料。

③ 饲料品质不好。譬如棉籽饼、菜籽饼等杂饼用量太多;饲料原料掺假,特别是鱼粉、豆粕、氨基酸等蛋白原料掺假;饲料配方不合理,限制性氨基酸不足或氨基酸比例不恰当;维生素陈旧或保管不当而降低效能,甚至失效。

④ 鸡群开产后气候不好,天气炎热,鸡只采食量不足。

⑤ 后备鸡曾得过疾病,特别是传染性支气管炎。

⑥ 鸡群处于亚疾病状态以及非典型性新城疫干扰等。

(7)为什么没有产蛋高峰

① 品种有假。现代蛋用品种的商品代都是由若干个具有高产基因的原种纯系通过严格的数级繁育体系繁殖培育而来的。如果不是按照良种繁育体系繁殖的商品代,不仅不具备杂交优势,甚至会造成杂交劣势,这样的商品代鸡就是伪劣产品,不大可能有产蛋高峰期。用商品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繁殖、出售鸡苗的现象,在一些私人鸡场和孵坊并不鲜见,买了这样的雏鸡来养,产蛋时不出现高峰期就不足为奇了。

② 长期过量使用未经脱毒处理的棉籽饼、菜籽饼,使生殖机能受到损害。

③ 药物使用有误。譬如在后备鸡阶段较常使用磺胺类药物,使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受到抑制。

④ 后备鸡阶段生长发育受阻,体重离品种要求相差甚多。兰州种鸡场曾对伊莎褐父母代种按体重分组转入产蛋期饲养,其生产记录资料表明,体重在转群时未达到标准80%的两个组的鸡整个产蛋期没有上过高峰。体重达标的鸡高峰期维持了25-30周。

⑤ 长期使用劣质饲料。

⑥ 疫病影响。譬如育成阶段鸡群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群内会存在为数较多的输卵管未发育的鸡,通常称为“假母鸡”。

⑦ 鸡舍内饲养环境恶劣,氨气尘埃多,通风不良或光照失误,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难以发挥生产潜力。

(8)产蛋突然下降的可能原因

鸡在连续产蛋若干天后会休产一天。高产鸡连产时间长,寡产鸡连产时间短,因此鸡群每天产蛋数量总有些差别。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曲线呈锯齿状上升或下降。在产蛋高峰期里,周产蛋率下降幅度应该在0.5%左右。如果产蛋率下降幅度大,或呈连续下降状态,肯定是有问题,这种现象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的。

① 疾病方面。鸡感染急性传染病会使产蛋量突然下降。如减蛋综合症侵袭时,鸡只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产蛋量急剧下降和蛋壳变薄、下软蛋等。产蛋率下降的幅度通常会达到10%左右,严重的会达到50%左右。再如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会造成产蛋率较大幅度地下降(图4-1)。



图4-1   各种疾病引起鸡产蛋下降示意图

② 饲料方面

a.饲料原料品质不良,例如熟豆饼突然更换为生豆饼,进口鱼粉突然换成国产鱼粉,使用了假氨基酸等等。

b.饲料发霉变质。

c.饲料粒度太细,影响采食量。

d.饲料加工时疏忽大意,漏加食盐或重复添加食盐。如某饲料厂加工饲料时在一个批次的配合料中忘记添加食盐,造成该公司使用这批饲料的一个鸡场平均产蛋率由80%以上突然下降,最低时降到30%多,停用这批饲料后产蛋率才停止下降并逐渐上升,多方查找才发现原因。

③ 管理方面

a.连续数天喂料量不足。如某地种鸡场因饲料供应发生问题,连续三四天减少了约20%的喂料量,鸡群产蛋率平均下降了15%。

b.供水不足。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经常不能正常供水,也会引起鸡群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c.鸡群受惊吓。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了广州白云山鸡场附近工地爆破时石块飞到鸡场,砸坏了鸡舍屋顶,致使该场鸡的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软壳蛋大量增加,这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d.接种疫苗,连续数天投土霉素、氯霉素等抗菌素或投服驱球虫药,都会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

e.夏季连续几天的高温高湿天气,鸡群采食量锐减,产蛋率也会显著下降。

f.光照发生变化,例如停电引起的光照突然停止,光照时间减少。

g.初冬时节寒流突至,沿海地区台风袭击,也会造成产蛋率下降。

(9)长期下小蛋的原因分析

小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蛋黄,蛋重明显低于各阶段品种标准;另一种是无蛋黄,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这是畸形蛋类中的一种。其原因各不相同。

① 蛋重小的产生原因:

a.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过低。长期使用这种饲料会引起能量、蛋白质供应不足,以致蛋重偏小。

b.饲料摄入量不足。某农民咨询这一问题时,作者抽样测量了当时为196日龄白壳蛋鸡的蛋重,194个蛋平均蛋重仅49.2克。经调查鸡的耗料量27周龄前每只每天仅为80.7克,之后才达到92.8克,鸡群产蛋率接近90%。显然这是长期饲料摄入量不足而造成的“小蛋”。

c.体重过小。前述兰州种鸡场两组体重不到标准体重80%的鸡没有产蛋高峰期,蛋重也小,32周龄时平均蛋重只有55.8克(体重最小组)和57.0克(体重次轻组),比标准蛋重低7%和5%。

d.光照增加过早过快,致使鸡群开产过早。

② 畸形的小蛋的产生原因:经常产无卵黄小蛋主要是输卵管有炎症引起的。输卵管炎痊愈后畸形小蛋就不会再产生了。

(10)蛋壳变色、破蛋增加的原因及如何减少破蛋率

① 疾病影响。如减蛋综合症、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致使蛋壳变薄、表面不平、蛋形不正,软壳和无壳蛋的数量增加,导致破损率升高,也会引起褐壳蛋的蛋壳颜色变浅。

② 饲料影响

a.饲料中钙的含量不够,钙磷比例不当,或是维生素D3不足,都会引起蛋壳变薄,无壳软蛋明显增加,导致破蛋率上升。

b.饲料中使用了金霉素渣等生产抗菌素的副产物会使白壳蛋外壳颜色变黄。

③ 笼具的影响。滚蛋网变形,角度过大或过小。角度太大时,蛋滚出的速度快,撞击力增大,壳薄一些的蛋就会被滚蛋网前缘碰破。滚蛋网角度太小时,蛋常常留在笼内,增加了被踩破和啄破的机率。

④ 产蛋后期鸡的蛋壳会变薄而易破。

⑤ 高温高湿也会使薄壳、软蛋增加。

⑥ 检蛋、装箱时手重,用蛋盘拣蛋时蛋没放正,或是大蛋没单独放,当几盘蛋摞在一起时,一些蛋就会被硌破。人工捡蛋,正常的破蛋率为1%左右。

分析情况,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降低破蛋率。


11)如何预防啄肛等的发生

引起啄肛、啄羽或啄趾等互相啄食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饲料营养方面。蛋白质、含硫氨基酸、食盐、硫、镁、锰等矿物质不足,维生素A、B族缺乏,或者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蛋重过大,致使产蛋时肛门脱出而诱发啄肛。

② 环境方面。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过高,光线太强等。

③ 疾病方面。体表寄生虫侵袭,肠道疾病以及泄殖腔炎症引起脱肛,外伤出血都会引起啄肛。

④ 管理方面。鸡群密度大,喂料不定时,空槽时间太长,跑鸡抓住后未放入原笼,以及调笼时打乱群序引起争斗,外伤出血和脱肛鸡未及时处理等。

预防啄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断喙。一旦发现有啄癖的鸡,必须立即抓出隔离饲养,甚至不惜予以淘汰,以防啄癖蔓延,然后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密闭式鸡舍采用红色光照,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开放式鸡舍投喂“啄肛灵”、“啄羽灵”、石膏等会收到一时性效果,却难避免啄食现象的反复。对虽经断喙但又长出呈尖锐状喙的鸡再次断喙,是防止啄癖最有效的方法。

(12)如何防止鸡腹泻

鸡腹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 疾病方面。新城疫、禽霍乱、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疫病。

② 饲料方面。饲料变质发霉,饲料中盐分含量过高引起鸡只大量饮水。

③ 环境方面。高温季节鸡饮水量大,水质不良,如水中硫酸盐含量高,水被病原微物生污染等。

对腹泻症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日常要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防疫制度,扑灭蚊蝇等传染媒介,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因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要用免疫的方法防患于未然。药物治疗只适用于细菌性疾病,常用的有各种抗菌素、呋喃类和沙星类药物。平时可用肠道消毒药,如高锰酸钾、威力碘、百菌消等定期投入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喹诺酮类(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予以预防。

(13)如何预防笼养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蛋鸡特有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高产母鸡更多发生此病。其原因主要是饲料中钙磷不足,钙磷比例不适宜,或维生素D不足。肠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炎症也会导致上述营养物质吸收受阻而引发。鸡初期表现为腿软无力,站立困难,继而蹲卧不起,两腿麻痹,最后因脱水、衰竭消瘦而死亡。

防止该病的发生首先应从饲养管理着手,保证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3的含量与适宜的比例。钙和有效磷的合理比例在产蛋高峰期为8.3:1,饲料中的含钙量为3.5%、有效磷0.35%-0.42%、维生素D3至少为3000国际单位。

对于已发病的鸡要及早护理治疗。发病早期站立不稳的鸡捉置于户外晒晒太阳(需经足够的饮水和饲料),多数会很快痊愈。若已瘫痪不起者往往难以治愈。

如能将添加钙量的三分之一以0.2-0.3厘米直径的颗粒状添入饲料中,会有助于维持夜间血钙的浓度。夜间血液中较高浓度钙可以被利用于蛋壳的形成,鸡体就不必从骨骼中分解许多钙质来维持血钙的浓度,使骨骼得到保护,从而防止本病的发生。从18周龄开始增加饲料钙含量至2%,使鸡在产前储备充足的钙也是个重要措施。

(14)如何预防蛋鸡脂肪肝症

脂肪肝是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大量沉积于肝细胞内,导致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代谢病。主要发生于笼养产蛋母鸡。

当营养良好的鸡群产蛋下降,群中出现冠与肉垂大而苍白的鸡,就可能是该病的迹象。病鸡常因肝脏破裂出血而突然死亡。剖检时可见肝脏肿大呈黄褐色,质地脆弱,肝包膜破裂,肝脏表面和腹腔中有血凝块,腹下部、肠表面、心房和心尖部形成较厚的脂肪层。

日粮能量过高,蛋氨酸、胆碱、VB12和VE不足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此外,机体内分泌不平衡,毒素积累等产生代谢紊乱,也可导致本病。

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是饲料配合合理,能量不能太高。发霉的原料不得使用,因为霉菌及其毒素会诱发本病。当鸡群中发生脂肪肝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缓病情:


① 每吨饲料中添加

硫酸铜63克

胆碱550克

维生素B123.3毫克

维生素E5500国际单位

DL-蛋氨酸500克

②将日粮中粗蛋白水平提高1%-2%。

(15)如何节省饲料费用

① 饲料品质方面。科学的配方和优质的原料是生产优质饲料必不可少的条件,品质优良的饲料是鸡只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才能降低料蛋比,料蛋比越低,经济效益就越高。这方面的具体途径因养鸡条件而异。

a.农户自己配制饲料时首先要根据鸡只各阶段营养需要和原料情况制定饲料配方,选用质量好的原料,加工时粒度不要太细,混合搅拌要均匀。

b.购买饲料时首先要考虑饲料的质量,其次才是价格。购买浓缩料,自己添加玉米等能量饲料,与购买全价配合饲料相比大约可节省5%-10%的费用。

② 饲料使用方面

a.制定合理的日耗料量,也就是群众俗话说的“要算了吃,不要吃了算”。轻型鸡在气候温和的季节只日平均耗料105-110克,中型品种110-115克。寒冷季节轻型鸡日耗料115-120克,中型品种125-130克。

b.每次喂料时添加量不要超过槽深的三分之一,要勤匀料。

c.添料时要防止抛洒。

③饲料保管方面

a.建立进出库制度。

b.注意防止各种原因引起饲料霉败变质现象的发生。

c.注意防鼠防鸟。

④ 选用料槽要合理。经验表明,不同形状、深度的料槽对防止鸡将饲料弄到槽外的效果差别很大。产蛋鸡用的食槽深度不要少于8厘米,底宽10厘米。内外槽壁直立,但外槽壁还要有向外上方斜伸出的一部分,呈形。这种料槽能有效防止鸡把饲料弄洒到槽外。

⑤ 使用乳头饮水器供水。据测定,使用乳头饮水器供水比水槽能节约0.5%-1%的饲料。

⑥ 要及时淘汰寡产鸡。



当鸡群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时,就转入了产蛋后期的管理阶段。

鸡群产蛋率由高峰期降至80%的周龄,各鸡种间虽有差异,但大多在40-50周龄左右。这时的鸡群只生产出了60%左右的蛋,另有40%左右的蛋仍未产出,此时的鸡群仍有很大价值。因此,加强鸡群产蛋后期的管理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产蛋后期的管理目标和鸡群特点

(1)产蛋后期的管理目标

产蛋后期管理的总原则是力争全部得到还未产出的40%的蛋。具体目标有以下几项:

① 确保鸡群能如标准生产曲线那样缓慢地降低产蛋率,不出现大幅度下降现象,尽可能地延长其经济寿命。

② 减少鸡蛋的破损率,尽可能地提高蛋的商品率。

③ 控制鸡的体重增加,防止体重过肥而影响产蛋,同时节省饲料成本。

(2)产蛋后期鸡群的特点

① 鸡群产蛋性能逐渐下降,蛋壳逐渐变薄,破损率逐渐增加。

② 鸡群产蛋所需的营养逐渐减少,多余营养有可能变成脂肪使鸡变肥。

③ 由于在开产后一般不再进行免疫,到产蛋后期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对疾病抵抗力也逐渐下降,并且对各种应激比较敏感。

④ 部分寡产鸡开始换羽。

以上现象出现得早晚与高峰期和高峰期前的管理此应对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加以调整,以适应鸡的营养需求并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1)营养调整的方法

① 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轻型蛋鸡(白壳)代谢能降低到每只鸡每日1.21×106-1.25×106焦耳,粗蛋白质降低到每只鸡每日16克。中型蛋鸡(褐壳)代谢能降低到每只鸡每日1.30×106-1.39×106焦耳,粗蛋白质降低到每只鸡每日18克。

② 增加日粮中的钙。每只鸡每日摄取钙量提高到4.0-4.4克。

③ 限制饲料摄取总量。轻型蛋鸡(白壳)产蛋后期一般不必限饲。中型蛋鸡(褐壳)为防止产蛋后期过肥,可进行限饲,但限饲的最大量为采食量的6%-7%。

(2)营养调整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 适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当鸡群产蛋率下降时,不要急于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排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产蛋下降。鸡群异常时不调整日粮。正常情况下,产蛋后期鸡群产蛋率每周应下降0.5%-0.6%。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应在鸡群产蛋率持续低于80%的3-4周后开始。

② 营养调整应逐渐过渡。因为高产蛋鸡对饲料营养的反应极为敏感,换料过程应逐渐过渡,不可突然更换。换料时应将新的产蛋后期饲料与原有产蛋高峰期料混合饲喂2-3天,逐渐过渡到全部饲喂产蛋后期饲料。

③ 注意日粮中钙源的供给形式。每日供应的钙源至少应有50%以3-5毫米的颗粒状形式供给,这样能增加鸡对钙的吸收率。

④ 在炎热的夏季不可轻易降低日粮营养水平。夏季气候炎有关。没有出现高峰期的鸡群,其后期生产成绩也不可能好。

2、产蛋后期的营养调整

产蛋后期由于产蛋性能逐渐下降,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多余的能量和蛋白质有可能变成脂肪存积于体内,导致鸡变肥。另外,鸡对钙的利用能力也逐渐降低。因热,鸡本身的采食量下降,如果在此时降低营养水平,必然加重营养不足,引起产蛋快速下降。

⑤ 产蛋后期的限饲要慎重进行。产蛋后期的限饲要在充分了解鸡群状况的条件下进行,每四周抽称一次体重,称重结果与本品种《饲养手册》的标准体重进行对比,体重超重了再进行限饲,直到体重达标。

3、及时剔除病弱、寡产鸡

饲养蛋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鸡蛋。如果鸡不再产蛋应及时剔除,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费用。同时部分寡产鸡是因病休产的,这些病鸡更应及时剔除,以防疾病扩散,一般每2-4周检查淘汰一次。据我们调查,病弱、寡产鸡在产蛋后期可占全群的3%-5%,差的鸡群可超过10%。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挑出病弱、寡产鸡。

(1)看羽毛。产蛋鸡羽毛较陈旧,但不蓬乱,病弱鸡羽毛蓬乱,寡产鸡羽毛脱落正在换羽,或羽毛新洁已提前换完羽。

(2)看冠、肉垂。产蛋鸡冠、肉垂大而红润,病弱鸡苍白或萎缩,寡产鸡已萎缩。

(3)看粪便。产蛋母鸡排粪多而松散,呈黑褐色,顶部有白色尿酸沉积或呈棕色(由盲肠排出),病鸡有下痢且颜色不正常,寡产鸡粪便较硬呈条状。

(4)看耻骨。产蛋母鸡耻骨间距(竖裆)在2指(35毫米)以上,耻骨与龙骨间距(横裆)4指(70毫米)以上。

(5)看腹部。产蛋鸡腹部松软适宜,不过分膨大或缩小。有淋巴白血病、腹腔积水或卵黄腹膜炎的病鸡,腹部膨大且腹内可能有坚硬的疙瘩,寡产鸡腹部狭窄收缩。

(6)看肛门。产蛋鸡肛门大而丰满,湿润,呈椭圆形。寡产鸡肛门小而皱缩,干燥,呈圆形。

4、减少破损,提高蛋的商品率。

鸡蛋的破损给蛋鸡生产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特别是产蛋后期更加严重。

(1)造成产蛋后期蛋破损的主要因素

① 遗传因素。蛋壳强度受遗传影响,一般褐壳蛋比白壳蛋蛋壳强度高,破损率低,产蛋多的鸡比产蛋少的鸡破损率高。

② 周龄。鸡开产后随鸡的年龄增长,蛋逐渐增大,随着蛋的增大,其表面积也增大,蛋壳因而变薄,蛋壳强度降低,蛋易破损,后期破损率高于全程平均数(见表5-1)。

③ 某些营养不足或缺乏。如果日粮中的维生素D3、钙、磷和锰有一种不足或缺乏时,都会导致蛋壳质量变差而容易破损。磷在日粮中的含量不宜过高,钙磷比例不平衡也会使蛋壳强度下降。不同鸡种在上文中对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都有要求,可作为参考。

④ 疾病。鸡群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新城疫

等疾病之后一段时期蛋壳质量下降,软壳、薄壳、畸形蛋增多。产蛋后期鸡群抗体水平低时更应注意。

⑤ 鸡笼设备。当笼底网损坏时,易刮破鸡蛋,滚蛋网角度过大时,鸡蛋易滚出集蛋槽摔破;角度较小时,鸡蛋滚不出笼易被鸡踩破。鸡笼安装不合理也易引起蛋被鸡啄食。

⑥ 蛋的收集。每天捡蛋次数过少,常使先产的蛋与后产的蛋在笼中相互碰撞而破损。

4-5  笼养鸡不同周龄蛋的破损率
周龄阶段

蛋破损率

23-27

0.94

28-32

1.23

33-37

1.70

38-42

1.48

43-47

3.03

48-52

2.35

53-57

2.82

58-62

3.00

63-67

3.67

68-72

5.30

73-77

5.54

78-82

5.74

平均

2.83

(2)减少产蛋后期破损蛋的措施

① 查清引起破损蛋的原因,掌握本场破损蛋的正常规律。发现蛋的破损率偏高时,要及时查出原因,以便尽快采取措施。

② 保证饲料营养水平。买饲料时认真选择好的供应商,自己配料时保证饲料营养水平。

③ 加强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对鸡群有关病的抗体水平定期监测,抗体效价低时应及时补种疫苗。尽量避免场外无关人员进入场区。

④ 及时检修鸡笼设备。鸡笼破损处及时修补,底网角度在安装时要认真按要求放置。

⑤ 及时收捡产出的蛋。每天捡蛋次数应不少于2次,捡出的蛋分类放置并及时送入蛋库。

⑥ 防止惊群。每日工作按《一日工作程序》进行,工作时要细心,尽量防止惊群引起的产软壳蛋薄壳蛋现象。



鸡群为什么会发病

鸡群发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①由新引进的鸡带进场内,如从病鸡场引进鸡雏、幼鸡或开产的小母鸡等;②污染的鸡舍,如过去曾饲养过病鸡而未彻底消毒又装进新鸡;③日常工作中消毒不够或防疫安全措施不严,以致病菌经饲料、用具、人员往来和其它动物而传给场内鸡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01 于 2011-7-7 12:49 编辑

蛋鸡饲养管理(三)

如何控制鸡病的发生

1、消毒防疫工作:各鸡场可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内外环境、鸡舍、孵化厅、进入鸡舍人员以及饲养工具、饮水、种蛋、车辆等的消毒防疫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消毒方法,把病原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2、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由于目前尚无治疗病毒病的有效药物,所以必须根据本地区及本场鸡病发生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并用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新城疫等疫病还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根据抗体效价选择免疫时机,对免疫效果欠佳的鸡群要进行重免。

3、药物预防:诸如大肠杆菌、鸡白痢、禽霍乱、枝原体等疾病,在鸡群不同的饲养阶段(如育雏前期)或产生各种应激(断喙、转群、疫苗接种、气候骤变、环境太差)时容易发生流行,此时投放适当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时,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如何控制鸡病的发生

1、消毒防疫工作:各鸡场可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内外环境、鸡舍、孵化厅、进入鸡舍人员以及饲养工具、饮水、种蛋、车辆等的消毒防疫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消毒方法,把病原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2、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由于目前尚无治疗病毒病的有效药物,所以必须根据本地区及本场鸡病发生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并用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新城疫等疫病还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根据抗体效价选择免疫时机,对免疫效果欠佳的鸡群要进行重免。

3、药物预防:诸如大肠杆菌、鸡白痢、禽霍乱、枝原体等疾病,在鸡群不同的饲养阶段(如育雏前期)或产生各种应激(断喙、转群、疫苗接种、气候骤变、环境太差)时容易发生流行,此时投放适当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时,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如何消毒鸡舍

简单地说可分以下四步:①清除鸡舍内所有废弃物包括粪便、存留饲料、垫料等;②用高压喷水枪彻底清洗鸡舍和设备,并将可移动设备移至舍外,放在日光下;③应用消毒剂进行喷洒和熏蒸消毒,注意熏蒸时要紧闭门窗,常用的熏蒸剂是福尔马林;④消灭老鼠,同时应用杀虫剂在地墙的夹缝和柱子的底部涂抹,以保证杀死进入鸡舍的昆虫,然后关闭鸡舍,空闲3-4周后,才能进鸡。



对鸡群的免疫接种,必须根据本地区及本鸡场的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与免疫时机。在此仅提供建议免疫程序(见表1),注意不可生搬硬套。

建议免疫程序

表1    建议免疫程序



免疫疫病

疫苗种类

免疫方法



1

鸡马立克氏病

HVT

皮下注射

种鸡可用二价或三价苗

5-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MA5H94

滴鼻、点眼

检测NDIBD抗体效价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

B87D78

饮水

最好根据抗体监测确定首免日龄

12

新城疫

clone-30+灭能苗

滴鼻、点眼、肌肉注射

最好根据抗体监测确定免疫日龄

15-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MA5+组织灭能苗

滴鼻、点眼、注射


22-24

传染性法氏囊病

B87

饮水

检测ND抗体效价

30

鸡痘

鸡痘鹌鹑苗

刺种

检测ND抗体效价,决定是否免疫

42

传染性喉气管炎

弱毒苗

滴鼻、点眼

只在发生过喉炎的鸡场免疫,间隔6周二免

60

新城疫

clone-30

气雾


90

禽脑脊髓炎

弱毒苗

饮水

种鸡用

120-130

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症

灭能苗

肌肉注射

种鸡还要注射IBD灭解苗

产蛋高峰后

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

灭能苗

肌肉注射

种鸡用

免疫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鸡群免疫要在确保所用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雏鸡新城疫首免最好使用clone-30疫苗,其后注意与Ⅳ系交替使用,以提高免疫力。

2、滴鼻、点眼免疫:必须确保鸡将疫苗全部吸入后,方可放鸡。

3、注射、刺种免疫:及时更换针头,至少每100只鸡换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并注意注射部位,防止打空针、飞针。

4、饮水免疫:停水时间必须在4小时以上(夏天3小时),使用蒸馏水或凉白开水稀释疫苗,请勿使用金属器皿,同时间隔45分钟后,再补充免疫一次为好。

5、气雾免疫:要求雾滴粒子在60-100微米之间,以免继发霉形体等疾病。

6、抗体检测取样,以10只为基础数,再按1/1000比例递加取样。

7、微量元素硒对免疫很重要,在缺硒地区建议雏鸡每周、育成鸡每两周、成鸡每月各补硒一次,其方法是用1ppm的亚硒酸钠饮水


鸡群发病后应该怎么办

1、鸡群发生疫情时要及时确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尽早扑灭疫病,同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兽医部门。

2、尽快隔离病鸡,专人管理,以便更好预防和治疗疾病。

3、对所有鸡舍、活动场所及一切被污染的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将病死鸡深埋或焚毁处理。

4、饲槽及饮水盆等每天洗刷消毒,饮水用0.1%高锰酸钾溶液,每天3次。

5、针对疫病对假定健康鸡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疫苗或注射高免血清(卵黄)抗体。


鸡群常见疾病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产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蛋的质量变差。病变可见气管、支气管和鼻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②肾型:产蛋母鸡的卵泡充血,早期感染可见输卵管萎缩,形成“假母鸡”,肾肿大、苍白。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①严格执行检疫、隔离、消毒等卫生防疫措施;②加强环境控制,供给优质饲料,增强鸡体的抵抗力;③接种疫苗,弱毒疫苗采用滴鼻、点眼或饮水方法,灭活苗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

5、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而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重症病鸡抬头伸颈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萎糜,下痢,咳出血样粘液。病情较轻的鸡患结膜炎,流泪,流鼻汁,眶下窦肿胀,很少死亡,但产蛋率下降。主要病变在喉头和气管上端有出血和粘液,严重时堵塞气管,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

防治:①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注意通风换气;②尽快接种疫苗,采用点眼或滴鼻方法接种,不要采用气雾或饮水方法接种;③注意控制继发霉形体、大肠杆菌等疾病。

6、鸡痘(pox)

由痘病毒引起。病鸡或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皮肤型:首先出现灰白色小丘疹,相互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结痂;②粘膜型:可见喉头和气管粘膜上出现干酪(熟蛋黄)样伪膜,逐渐扩大增厚,使口腔咽喉部堵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③混合型:皮肤和口腔粘膜上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防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有效手段是作预防接种。

7、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

鸡产蛋下降症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不表现明显症状,主要是鸡群产蛋率急剧下降。本病可通过种蛋传染给雏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蛋体畸形,褐壳蛋颜色变浅,蛋品质下降。有的鸡表现羽毛蓬松、贫血、腹泻。

防治:①加强卫生消毒工作;②注射疫苗;③可适当添加维生素、钙和蛋白质。

8、禽流感(AI)

禽流感曾一度称为“鸡瘟”,是感染多种禽类的呼吸道、肠道或神经系统的病毒性疾病,根据病毒血清型的不同有低致病型和高致病型之分。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有罗音,流泪,产蛋下降,下痢,眼睑水肿,并有神经症状。典型病变是面部发绀和水肿,卵巢充血、出血破裂。腹部脂肪、各粘膜、浆膜以及腿、爪鳞出血。内脏器官可能有坏死灶。

防治:该病尚无可靠疫苗,主要靠综合防治及加强检疫,避免鸡群感染。

9、禽脑脊髓炎(AE)

禽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幼鸡的一种病毒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特征。产蛋鸡可出现一时性产蛋急剧下降。

主要症状和病变:自然发生通常见于1-2周龄,起先表现精神不好,眼睛稍为迟钝,接着头颈震颤,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最后动作失控,不能运动,但仍有食欲,直到因饮食不足而衰竭死亡。肉眼病变不明显,严重时可见肝脏肿大,肠炎。

防治:①免疫种鸡是最有效的方法,90-100日龄饮水免疫。②注意饲养管理,保证各种维生素的供给。

10、鸡白痢(SP)

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糜,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11、大肠杆菌(E.Coil)

大肠杆菌是无处不在的条件性细菌,该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鸡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差、饲养管理不善,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嗜睡,体温升高,羽毛逆立且常被粪便污染。剖检可见脾脏、肝脏充血和肿大,肝脏、心脏发炎,即肝周炎和心包炎,并常与霉形体等混合感染造成气囊炎和腹膜炎。有时常伴发呼吸器官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

防治:①改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②最好作药敏试验,选择灵敏药物预防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新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等;③分离本场大肠杆菌,做成灭能苗免疫注射;④也可从雏鸡开始运用微生物制剂。

12、传染性鼻炎(IC)

本病是一种急性细菌性呼吸道病,主要发生于鸡,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体温升高,食欲减小,眼肿胀、发炎、流泪,严重时导致失明。鼻流出大量水样鼻液,脸部肿胀,打喷嚏,出现张口呼吸和异常呼吸音,母鸡患病后产蛋率急剧下降。

防治:①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注意鸡舍通风换气;②接种疫苗预防;③治疗药物有红霉素、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等。

13、禽霍乱(FC)

禽霍乱是一种细菌性疾病,所有家禽都能感染此病。尤其在饲养条件差、体内寄生虫病严重、天气突变、阴雨潮湿等情况下,更易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精神萎靡,离群,不爱吃食,口渴,呼吸急促,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稀粪。鸡冠和肉髯水肿变成青紫色。有些慢性病鸡可见关节肿胀、化脓,分泌物增多。主要病变是腹膜、皮下脂肪、心脏、肌胃、十二指肠等出血,肝肿大,色变淡,质地变脆,表面有许多灰白色坏死点。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场地,从无病场购进健康鸡;②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菌苗预防注射;③可用下列药物治疗:磺胺嘧啶、磺胺喹恶啉拌料,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但鸡对链霉素较为敏感,注意中毒反应。

14、葡萄球菌病

雏鸡主要通过脐带感染,育成鸡及成年鸡主要是创伤感染,一年四季均见发病,但夏秋季更为多见。

主要症状和病变: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停食,胸部皮下或翅膀内侧皮肤呈紫红色或黑紫色,破溃后流出淡红色带粘性臭味的液体。

防治:①搞好鸡舍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皮肤损伤;②患鸡痘病后,容易继发葡萄球菌病,因此在本病流行的鸡场,必须接种鸡痘疫苗;③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6-甲氧嘧啶(利菌磺)等。

15、败血性霉形体病(MG)

该病的病鸡和带菌鸡为主要传染源,可经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带菌种蛋传染给孵出的雏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病初流出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气管发出声音,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停滞,眼睑肿胀,眼球突出,成年鸡一般呼吸症状不明显。产蛋鸡表现性成熟推迟,成活率和产蛋率下降。主要病变是气囊内有干酪性渗出物,造成严重的气囊炎。

防治:①建立无霉形体病的种鸡群,在产蛋前或产蛋期间肌注链霉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②注意鸡舍通风换气。

16、鸡性病衣原体

衣原体分为两大属,即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鸡性病衣原体被认为是沙眼衣原体属的一种。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表现“企鹅”状站立,腹部增大,肚皮伸到地面,喜卧,行走困难,用手挤压腹部有水样波动感,产蛋停止,病变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输卵管水肿、肥厚,里面积有大量浆液,外观呈大球状,卵巢系膜水肿出血,卵泡萎缩。

防治:本病尚无可用疫苗,为了减少感染,可在鸡群进行预防性投药。敏感药物有四环素、青霉素G、磺胺嘧啶钠等,链霉素对其无效。

17、曲霉菌病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发霉的饲料、垫草、过度拥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雏鸡易感性最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种蛋表面的霉菌也可穿透蛋壳使胚胎感染,孵出的雏鸡即出现病状。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雏初期表现减食,不吃食,口渴,精神呆滞,羽毛松乱,呈睡眠状,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气喘,呼气发出特殊沙哑声音。雏鸡角膜中央形成溃疡,后期腹泻。

防治:①及时发现和消除感染霉菌的来源,饲料中可加入防霉添加剂;②注意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③药物防治,用制霉菌素、青霉素、酮康唑、克霉唑具有较好效果。

18、鸡球虫病

主要危害雏鸡,死亡率高,每年春、夏时节多发。感染方式是鸡食入感染性卵囊,环境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成鸡感染多表现为一种慢性过程。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亡。慢性病例的症状不典型,病初排下痢便,粪便中含未消化物,采粪便镜检可见虫体及大量卵囊。主要病变表现为盲肠或小肠后端及直肠肿胀出血,变成暗红色,肠壁变厚、发炎,内容物大部分为血液。

防治:①遵守卫生法规,加强饲养管理;②药物防治,优素精、抗球王、莫能霉素、常山酮、痢特灵、敌菌净等均有效。

19、黄曲霉毒素中毒

是家禽的一种常见中毒病,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在被污染的谷物中生长繁殖产生,家禽中以幼鸭、鸡最敏感。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表现衰弱,食欲减少,生长不良,贫血,鸡冠发白,拉白色稀粪。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肿大,色苍白,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大,肾苍白、稍肿大,骨骼肌出血并有白色条纹。

防治:①不喂发霉饲料;②对中毒鸡可投给盐类泻剂,排除肠道毒素,补充VA;③病死鸡要深埋或烧毁。

20、磺胺类药物中毒

主要症状和病变:食欲减退或消失,精神沉郁,贫血,黄疸,血凝时间延长。蛋鸡产蛋明显下降,蛋壳变软、变薄、粗糙,甚至产无壳蛋。剖检可见鸡冠、眼睑、面部、肉髯、胸部、腿部出血,肠道粘膜可见点状和斑状出血,肝脏、脾脏肿大有出血,颜色变黄。

防治:①发现中毒立即停药,供给充足饮水;②低剂量连续用药可减轻毒性,饲料中0.05%、饮水中0.025%对鸡无影响。

21、食盐中毒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食欲减少或废绝,强烈口渴,嗜唾,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痉挛和不能起立,下痢。病变可见病鸡出现全身水肿,腹水,心包积液,心肌肥大、出血,肺水肿,肠炎,肾炎。

防治:①严格控制饲料中食盐含量,对雏鸡尤为重要;②供给足够无盐水。

常用的消毒剂和应用方法

1、氢氧化钠(火碱):对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都有杀灭作用,常用2%浓度的热溶液消毒鸡舍、饲槽、运输用具及车辆等,鸡舍出入口可用2%-3%溶液消毒,注意对人的皮肤、铝制品、棉毛织品和油漆面有损害。

2、氧化钙(生石灰):一般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液,粉刷鸡舍的墙壁,寒冷地区常撒在地面或鸡舍出入口作消毒用。

3、苯酚(石炭酸):常用2%-5%水溶液消毒污物和鸡舍环境,加入10%食盐可增强消毒作用。

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含甲醛40%的溶液称为福尔马林,0.25%-0.5%甲醛溶液可用作鸡舍用具和器械的喷雾与浸泡消毒。熏蒸消毒要求室温不低于15℃,湿度70%-90%,其用量如下:

① 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1ml,高锰酸钾10.5克,鸡舍污染特别严重时,福尔马林的用量可以加倍。

② 种蛋: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1ml,高锰酸钾10.5克,20分钟后通风换气。

③ 孵化器内种蛋:在孵化后12小时内进行,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ml,高锰酸钾7克,20分钟后,打开通风口换气。

④ 雏鸡:在刚出壳毛未干时进行,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7ml,高锰酸钾3.5克,半小时后打开通风口。

5、过氧乙酸(过醋酸):市售商品为15%-20%溶液,有效期6个月,应现用现配。0.3%-0.5%溶液可用于鸡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喷雾消毒,0.1%可用于带鸡消毒。

6、次氯酸钠:含有效氯量14%,可用于鸡舍和各种器具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带鸡消毒,常用浓度0.05%-0.2%。

7、百毒杀、1210:均为季铵盐类,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对多种细菌、霉菌、病毒及藻类都有杀灭作用,且无刺激性,可用于鸡舍、器具表面消毒。常用量0.1%;带鸡消毒常用量为0.03%。饮水消毒可用0.01%剂量。

8、漂白粉:有效氯量为25%,鸡场内常用于饮水、污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消毒。饮水消毒常用量为每立方米水加4-8克漂白粉,污水池每立方米水加8克以上漂白粉。

9、威力碘:1:200-400倍稀释后用于饮水及饮水工具的消毒;1:100倍稀释后用于饲养用具、孵化器及出雏器的消毒;1:60-100倍稀释后用于鸡舍带鸡喷雾消毒。

10、高锰酸钾:0.1%溶液用于饮水消毒;2%-5%水溶液用于浸泡、洗刷饮水器及饲料桶等;与甲醛配合,用于鸡舍、孵化室、种蛋库的空气熏蒸消毒。

11、酒精、碘洒、紫药水及红汞等:用于鸡局部创伤消毒。


常用药物及其使用

1、青霉素G

用途:为窄谱抗生素,适用于鸡的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坏死性肠炎、禽霍乱、螺旋体病、丹毒病、李氏杆菌病,也常用于病毒及球虫病所引起的并发、继发感染。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成年鸡每只每次1万-2万国际单位,每天2-3次。拌料或饮水,雏鸡每只每天2000-3000国际单位,1-2小时内用完,连用2-3天。饲料添加剂,每吨饲料添加100-20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磺胺类等药物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注射剂遇高锰酸钾、碘酒、高浓度甘油及酒精、重金属盐失效。

2、氨苄青霉素

用途:广谱抗菌素,常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联合使用,对大肠杆菌病、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眼结膜炎等有效,对鸡白痢有一定疗效,对沙门氏杆菌有高度抗菌作用。

使用方法:内服,每千克体重用5-20毫克,每日2-4次,连服2-3日。

注意事项:与青霉素G相同。

3、红霉素

用途: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还用于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溃疡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传染性滑膜炎、链球菌病、丹毒病及呼吸道炎症等。

使用方法:饲料中每吨料加100-200克,连用5-8日。饮水中每千克水加0.07-0.14克,连用5-8日。投服每日每千克体重15毫克,分2次投服。注射育成鸡每千克体重10-40毫克,每日2次。

4、高力米先

使用方法:水溶性粉剂1千克饮水中加2.2-2.5克,连饮3-5天。预混剂1千克饲料中混入0.9-1.8克,连用3-5天,注射剂育成鸡每只每次1毫升,初出壳雏鸡每只每次0.1毫升,每日2次。

注意事项:遇酸性物质以及硫酸链霉素、盐酸四环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琥珀酸钠、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会失效。

5、泰乐菌素

用途:对枝原体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特别有效,还用于治疗鸡溃疡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并能缓解应激反应。

使用方法:每吨饲料加入200-500克,连用5日。每千克饮水中加0.12-0.3克,连用5日。缓解应激反应和促进生长,每吨饲料加入5-10克。防治枝原体病,8周龄以上的鸡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日1次。

6、枝原净

用途:对枝原体和厌氧菌作用较强,对螺旋体、球虫也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滑膜炎、传染性鼻窦炎、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使用方法:雏鸡1-3日龄、1千克饮水中加本品纯药粉0.125克,或1千克饲料中加入纯药粉0.2克,到3周龄时,再在1千克饮水中加入0.25克纯药粉或1千克饲料中加入0.4克纯药粉,用药1天,治疗量加倍。病重鸡也可按每千克体重10毫升皮下注射,并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枝原净,连用3-5天。

注意事项:不能与莫能菌素、拉沙霉素、盐霉素等多醚类抗生素混合应用。

7、北里霉素

用途:广谱抗菌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呼吸道病。

使用方法:预防量每千克饲料加入本品0.11-0.33克,治疗量每千克体重每只每日口服25-50毫克,或每千克饲料加入纯品0.33-0.5克,连用5-7天,或每千克饮水中加入纯品0.2克,连用3-5天。

8、链霉素

用途:常用于防治禽霍乱、鸡沙门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弧菌性肝炎、溃疡性肠炎及枝原体引起的关节炎和慢性呼吸道病。

使用方法: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0.5-1万单位,每日2次。口腔投服,每千克体重1-2万单位,每日2次。每千克饮水0.2-0.3克,连用3-5天。喷雾每立方米空间用20-30万单位,让鸡吸入30-40分钟。

注意事项:本品遇酸、碱或氧化剂、还原剂易被破坏而失效,与两性霉素、红霉素、新生霉素钠、磺胺嘧啶钠在水中产生混浊沉淀。

9、庆大霉素

用途: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和败血症,对鸡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慢性呼吸道病有较好疗效。

使用方法:预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5千-1万单位;或每升饮水中加2-4万单位,连饮3天。500-1000ppm(即1升水中加0.5-1克)庆大霉素溶液浸泡种蛋,可预防雏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

10、卡那霉素

用途:广谱抗生素,主要对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有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和枝原体也有作用。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10-30毫克,每日2次。每千克饲料加入150-450毫克,每升水加入90-260毫克。

11、氯霉素

用途:用于治疗鸡伤寒、副伤寒、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鸡霍乱、坏死性肠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日2次,1千克饲料加入0.5-1克,1升饮水中加入1-2克,连用3-5天。

注意事项:该药品不能与青霉素、头孢菌素及红霉素同时使用,与硝基呋喃类药品合用时毒性会增强,遇强酸性、强碱性溶液易破坏失效。

12、土霉素

用途:广谱抗生素,用于防治鸡白痢、鸡伤寒、禽霍乱、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葡萄球菌病、螺旋体病、球虫病等,还具有减轻应激反应、增加产蛋率、提高孵化率的作用。

使用方法:逐只投服,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每日1次,连用3-5天。每千克饲料加入0.2-0.8克。每升饮水加入0.15-0.46克。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25毫克。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本品后可引起继发感染,也会造成肝脏损伤而发生脂肪变性。

13、金霉素

用途:广谱抗生素,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滑膜炎、大肠杆菌、鸡副伤寒、坏疽性皮炎等。

使用方法:防治慢性呼吸道病,每千克饲料加入0.5-0.6克;治疗鸡霍乱,每千克饲料加入0.7-0.8克;防治鸡白痢、鸡副伤寒、传染性滑膜炎,每千克饲料加入0.05-0.1克。

注意事项:与土霉素相同。


14、四环素

用途和使用均与土霉素相似。

15、强力霉素

用途:与土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比土霉素强2-10倍,在体内作用的时间较长。常用于治疗鸡霍乱、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杆菌病。

使用方法:每千克饲料加入0.08-0.15克,连用3-5天。每千克饮水加入0.05-0.1克,连用3-5天。逐只投服,成鸡每次10-15毫克,每日1-2次。

16、磺胺类药物

用途:包括磺胺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异恶唑、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及磺胺脒等。可治疗鸡白痢、鸡伤寒、禽霍乱、传染性鼻炎等,对各种球虫病也有较好效果。

注意事项:如果长期使用或使用的剂量过大,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液体剂型的磺胺药不能与酸性药物、碳酸氢钠、维生素B1合用,固体剂型的磺胺药不能与普鲁卡因合用,不能与铁盐、重金属盐类配伍使用。

17、抗菌增效剂

用途:包括三甲氧苄氨嘧啶和二甲氧苄氨嘧啶,是较新的广谱合成抗微生物药,与磺胺药并用后,能显著增强磺胺药的疗效,扩大抗菌范围,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抑菌作用转化为杀菌作用,与抗生素合用后,也能增强抗菌效果。

18、呋喃唑酮(痢特灵)

用途:抗菌谱很广,用于治疗鸡白痢、鸡伤寒、球虫病,及由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及枝原体病所致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使用方法:预防量,1千克饲料加0.1-0.2克,治疗量为预防量的2倍,一般疗程不得超过7天。

注意事项:家禽对呋喃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

19、吡哌酸

用途:用于防治鸡白痢、鸡伤寒、大肠杆菌病及绿脓杆菌病等。

使用方法:1千克饲料加0.5-1克。逐只投服,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每日分2-3次投服。

注意事项:与喹乙酸、呋喃唑酮有拮抗作用,不宜配合使用。

20、氟哌酸

用途: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绿脓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及链球菌病。

使用方法:1千克饲料加0.2-0.5克,1升饮水加0.1-0.2克。

注意事项:与吡哌酸相同。

21、喹乙醇

用途:主要用于防治禽霍乱,禁止用于肉仔鸡。

使用方法:预防量,每千克饲料加0.05-0.06克;治疗量,每千克饲料加0.1-0.2克,逐只投服,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2次。

22、制霉菌素

用途:用于治疗雏鸡的曲霉菌病、白色念珠菌病及禽冠癣,也可用于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真菌性二重感染。

使用方法:治疗雏鸡曲霉菌病,每只每次口服5千单位,每天2-4次,连用2-3天。治疗禽念珠菌病,每千克饲料加50万-100万单位,连用1-3周。

23、盐霉素

用途:防治鸡球虫病药效较高,并有提高饲料报酬和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功效。

使用方法:1吨饲料加优素精(含盐霉素10%)600-700克。

注意事项:不要与枝原净合用。拌料浓度每吨饲料不要超过90克纯品,否则会出现中毒现象。不能与羟硝苯砷酸的复方制剂混饲,否则抑制增重。

24、莫能霉素

用途:对多种球虫有抑制作用,球虫对本药很难产生耐药性。

使用方法:拌料,1吨饲料加80-125克。

注意事项:浓度达到每吨饲料150-200克时,会出现厌食、麻痹等中毒症状。雏鸡每千克体重投服150-200毫克时,可造成大批死亡。与二甲硝咪唑合用会有中毒现象,与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氧嘧啶或红霉素合用,会出现不利的相互拮抗作用。

25、球安

用途:对鸡的多种球虫有抑制作用。

使用方法:拌料,每吨饲料加37.5-70克。

注意事项:在饲料中的浓度超过每吨75克时,会抑制鸡的免疫力。雏鸡口服每千克体重52毫克或每吨饲料中超过150克时,会出现中毒现象。

26、氨丙啉

用途:本品是种鸡和蛋鸡的主要抗球虫药。

使用方法:预防量为每吨饲料加入65-125克,每吨饮水加入40-60克,连用2-4周;治疗量为每吨饲料加入250-500克,每吨饮水加125-200克,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

注意事项:氨丙啉为硫胺素(维生素B1)的拮抗剂,使用本品期间,维生素B1的含量每千克不宜超过10毫克,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27、氯苯胍

用途:对鸡的各种球虫均有明显药效。

使用方法:预防量为每吨饲料加入30-33克,连用数日。治疗量加倍,连用3-7日后改预防量再投数日。

注意事项:本品以治疗用量长期服用后可使鸡肉、鸡蛋带来异味,蛋鸡产蛋期不宜使用本药。

28、常山酮

用途:用于防治鸡的各种球虫感染。

使用方法:预防量为每吨饲料加3克,蛋鸡可从1日龄喂至上笼前。治疗量为每吨饲料5-6克,连用1周后改预防量。

注意事项:当饲料中的浓度超过每吨9克时会抑制鸡只增重。

29、尼卡巴嗪

用途:对鸡的多种球虫病都有预防作用。本品使用后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可用于蛋鸡和种鸡。

使用方法:预防量为1吨饲料加125克,育雏期可连续用药。

注意事项:当饲料中本品的浓度达到1吨料含800克时,鸡只会出现贫血等症状,产蛋期的鸡会降低产蛋率。


蛋鸡饲养关键点

1、蛋鸡饲养的关键是使后备母鸡达到标准体重。因为,在性成熟时,体重能达到或稍高于标准的后备母鸡才会成为最高产的母鸡。性成熟体重不足,产后往往会出现许多麻烦的问题,如啄肛、啄毛、产小蛋,高峰期时间短等。

2、饲喂后备母鸡应按照鸡群的体重和体况提供配方,而不是年龄。一般饲养方案:

育雏期:1日龄—目标体重;生长期:目标体重—成熟体况;预产期:成熟体况—产第一枚蛋。

3、应注重各阶段的疾病防疫,以防影响生长,蛋壳品质。

4、提供充足的新鲜饮水,禁止使用霉变饲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0 2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如果将以上的事情都做好了,养鸡也就不会被大家理解的那么难了!
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7: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3 1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6 13: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