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代替玉米地优点:
一是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麦13.5%,玉米8.5%),可以节省昂贵的增加蛋白质原料的费用; 二是小麦的非植酸磷含量高(小麦0.21%,玉米0.10%),可以节省磷酸氢钙的使用量; 三是就本身的能量来说,玉米和小麦相差不是很大,但畜禽对玉米和小麦的能量消化率有所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 四是小麦的粗脂肪含量低(小麦1.70%,玉米3.60%),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胴体品质。 缺点:玉米中的非淀粉多糖含量很低,在配方中可大量使用。而小麦中的非淀粉多糖的含量很高,其中主要是木聚糖,需要加外源复合酶,尤其是木聚糖酶。另外,小麦中叶黄素含量低于玉米,对于三黄鸡等着色需要考虑。 注意问题: (一)由于不同厂家的复合酶在产品的稳定性和效果方面差异较大,所以要选择国内知名厂家或国外厂家的产品。复合酶的组成要选择含有以木聚糖酶为主,并含有葡聚糖酶、果胶酶等非淀粉多糖酶的复合酶,添加量按照厂家的指导用量。 (二)用玉米替代小麦要先以较小的比例替代,如果没有拉稀或生产性能下降现象,再逐渐增加小麦用量。 (三)小麦要进行粉碎。小麦加工问题:用作粉料时不能粉碎太细,过细的小麦因为太粘而影响采食量,在母猪阶段还容易造成胃溃疡等不良影响。小麦喂猪,加工后适宜粒度为700~900微米,一粒小麦粉碎成4~5碎粒为宜。这样既可获得较高的消化率,又可获得较高的饲料报酬,还会具有较好的饲料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