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后熟期 小麦种子有较长的后熟期,有的需要经过1~3个月的时间。后熟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通常是红皮小麦比白皮小麦长。一般是春性小麦有30~40d,半冬性小麦有60~70d,冬性和强冬性小麦在80d以上。其次,小麦的后熟期与成熟度有关,充分成熟后收获的小麦后熟期短一些;提早收获的小麦则长一些。通过后熟作用的小麦种子可以改善麦粉品质。但是麦种在后熟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合成作用不断释放水分,这些水分聚集在种子表面上便会引起“出汗”,严重时甚至发生结顶现象。有时因种子的后熟作用引起种温波动即“乱温”现象。这些都是麦种贮藏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小麦种皮颜色不同,耐藏性存在差异,一般红皮小麦的耐藏性强于白皮小麦。
由于麦种很容易回潮并保持较高的水分,为仓虫、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害小麦种子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象、米象、谷蠹、印度谷螟和麦蛾等,其中以玉米象和麦蛾为害最多。被害的麦粒往往形成空洞或蛀蚀一空,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麦种的贮藏特别应注意防回潮,防害虫和防病菌等“三防”工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