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02|回复: 36

猪流行性腹泻---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0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529105237.jpg 最近猪场小猪腹泻,母猪产后补吃料,特别厉害,已经损失了1000头小猪了,诊断为流行性腹泻,主要损失在刚生下2-3天的小猪,严重腹泻脱水,使用补液盐盐也来不及,请教大家怎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0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猪场有PED那么还会有TGE吗,这两个会混合感染吗?
再就是本场育成区从昨天也有腹泻的症状了,可是其中有一部分环丙沙星治疗有效,是什么原因呢?1 有的育成猪不是PED感染  2育成猪抵抗好自行恢复。
望高手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0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病毒引起的吧   用一些抗病毒药物  和抗生素   防脱水时必须的   只是建议  仅供参考


      猪的腹泻病是养猪场常见的一类肠道病症候群,即可能是细菌,寄生虫,病毒引起,也可能是日粮,环境引起。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这里就病毒性腹泻病的表现,特点及治疗措施作一分析。


      1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种类
      目前我国流行的病毒性腹泻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猪轮状病毒(PV),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


      2 猪病毒性腹泻的特点
      2.1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共有特点
      2.1.1发病季节多变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有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两种。一般首次感染多呈暴发性流行,某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的猪场,常呈地方性流行。但是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2混合感染严重 主要表现为病毒与细菌疾病的混合感染,病毒性疾病之间的混合感染。一般发生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养猪场,其混合感染率都在50%以上,如猪传染性胃肠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大肠杆菌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等。
      2.1.3水样腹泻和呕吐 猪病毒性腹泻症的共同特点是可见水样腹泻和呕吐,但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多见于各种日龄猪,轮状病毒感染则多见于哺乳仔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2.1.4发病急、传播快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多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1周龄内仔猪出现症状后2~7天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成年猪经3~7天腹泻后,可逐渐康复,但可能形成僵猪。
      2.1.5主要危害幼龄仔猪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危害幼龄仔猪,尤其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可导致1周龄内仔猪大批死亡;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2.2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
      2.2.1猪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可蔓延到全群,各种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以引起7~10日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特征。而同龄较大或成年猪肝只虽然几乎没有死亡,但是生长缓慢,饲料报酬较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小时,长者为2~3天或者说更长。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发病时间和死亡率与猪年龄呈反向关系。不足11日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天死亡。2~3周龄以上仔猪一般可以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也可能形成僵猪。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样,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粪呈喷射状,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腹泻,泌乳停止,这也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
      2.2.2猪流行性腹泻病
      由冠状病毒科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或春季。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肝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
      2.2.3 猪轮状病毒腹泻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仔猪.病猪开始出现厌食,精神迟钝,继而出现下痢,粪色暗黑或黄白色,较腥臭,持续2~4天,个别猪出现呕吐.病猪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超过10%.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充满凝块和乳汁,大小肠黏膜呈弥漫性充血,肠壁黏膜易脱落,肠壁变薄.


      3.临床表现
      3.1猪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仔猪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母猪、公猪和肥育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同,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猪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稀粪。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尤以小肠病变为主,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
      3.2猪流行性腹泻 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粪便水样、黄色或灰黄色。仔猪濒死前体温下降,呕吐多发生于哺乳或采食后;中猪、肥育猪和成年猪精神萎顿,厌食,持续腹泻3~7天,恢复后多呈生长发育不良。剖检病变主要在小肠。表现为小肠粘膜充血,肠壁变薄,充满黄色液体,肠淋巴结充血、水肿。
      3.3猪轮状病毒感染 主要危害哺乳仔猪。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部分仔猪哺乳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腥臭。病猪逐渐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较低。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病猪年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少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症状较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时,可使症状加重。通常10~21日龄后仔猪症状较轻,腹泻数日即可康复,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 剖检病变多与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相似,尤以小肠病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小肠粘膜充血,肠壁变薄,内容物稀薄如水。   4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
      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根据经验,可根据发病猪粪便液的PH值作出初步判断,一般病猪排泄的腹泻液的PH值呈碱性的多为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而腹泻液的PH呈酸性的多为病毒引起的发病。


      5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5.1免疫预防接种
      在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流行季节前20~30天进行全群免疫接种,一般灭活苗接种后14天,弱毒苗接种后7天产生免疫力,接种后20~30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免疫期为6个月。
      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疫苗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既可接种母猪保护哺乳仔猪,也可直接免疫接种仔猪使其获得免疫保护。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弱毒苗在母猪分娩前5-6周和1周给期各肌注或鼻内接种一次后,对哺乳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率在95%以上。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的免疫,可用于妊娠20~30天母猪后海穴接种。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为哺乳期至断乳后7日内。猪轮状病毒弱毒的免疫,可在母猪产前15天和产后7天进行两次免疫。
      5.2紧急防制措施 凡发病猪场首先应采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般7天即可平息疫情。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淘汰母猪或育肥猪制备高免血清(必须无菌,56℃30分钟灭活),用于口服或肌肉注射,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可采用对症治疗(补液)或用抗生素控制各种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5.3药物治疗
      采取对症疗法,解除酸中毒和脱水 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如给发病猪注射5%碳酸氢钠及葡萄糖生理盐水以解除酸中毒和脱水。应用肠道抗菌药如氟派酸、新诺明、庆大霉素等预防继发感染也有一定作用。用猪用干扰素每天注射一次,连用三天。每头猪不论大小注射2毫升。同时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止继发感染。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毫升(含恩诺沙星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6 综述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混合感染占主要病例,而又缺乏商品化的快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没有针对性的注射疫苗,同时对新病原的研究不够,再加上这些病发生的无季节性,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这就出现了免疫失败,诊断失误,治疗无效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尽管存在以上问题,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都是冠状病毒,福尔马林、氢氧化钠都可有效将其杀灭。就是说,还是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防疫,消毒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09: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没有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1:55:29
哺乳母猪:10%葡萄糖500ml;生理盐水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50ml;西咪替丁注射液10ml;ATP注射液10ml;50%葡萄糖100ml,静注,输液末期添加缩宫素20单位,一天一次。
只要母猪不吃料,就输液,只要仔猪出现呕吐或腹泻,母猪也要输液!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6-3 1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xinlq 于 2011-6-3 14:11 编辑

既然楼主不用,就删除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4: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iudenyuan 的帖子

           肥猪也腹泻吗?还只是在产房?
如果是流行性腹泻。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
如果会喝水的仔猪,可以在水中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
保持栏舍干燥。
看图片好像是水泥地面的产房。
可以在栏里垫点稻草之类。
                                                    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住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极为相似。1971年首发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发生本病。

病原  猪流行腹泻病毒 (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本病毒有不同的血清型。本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粒子呈现多性性,倾向圆形,外有囊膜。从患病仔猪的肠灌液中浓缩和纯化的病毒不能凝集家兔、小鼠、猪、豚鼠、绵羊、牛、马、雏鸡、和人的红细胞。 流行病学  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约为15—90%。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等而传染。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不少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的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在这种繁殖场内,猪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的断奶期顽固性腹泻。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通过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的复制是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进行。其他脏器内未发现病毒增殖。由于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细胞,器的损伤,继而出现细细胞功能障碍。肠绒毛萎缩,造成了吸收表面积的减少,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这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属于渗透性腹泻。严重腹泻引起脱水,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5—8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8—24小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最高的死亡率达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肥育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都发生腹泻,一周后康复,死亡率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病变  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组织学变化,见空肠段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表皮脱落,肠绒毛显著萎缩。绒毛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的比值有正常的7:1降到3:1。上皮细胞脱落最早发生于腹泻后2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4: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片,仔猪是直接睡在水泥地面上,上面还挂了保温灯,这样保温的效果不好。
如果人生病了,睡在水泥地面上,就算盖了棉被,还是冷啊!
最好能垫稻草之类的,脏了就清除。
成本还低
反正不要仔猪肚子着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6: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肚子着凉了!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说是有一种病叫< 无名腹泻病》,不知道跟这个有关系不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6: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说流行什么“博克”病毒

点评

是博卡吧  发表于 2011-8-14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06: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